今天这涨幅,月饼钱都没有。呸!抠门的A股
医疗etf要爆发了吗?今天上来就拉5个点,涨得很酣畅淋漓。
01
9月15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引起关注。
视频显示,江苏南通三名身着城管制服的人收缴了一老年摊贩的秤砣,随后老人追上与三人交涉。
其中一名工作人员用腿折断秤砣,并拎起老人摔在地上。
城管粗暴执法的行为,引发了众怒。
说实话,看了这视频,谁看了都生气。
南通那边暴力执法的热度还没过,柳州又出现城管将摊贩的蔬菜扔进垃圾车。
城管驱逐摊贩,这没错。
摊贩无证经营,随地摆摊,影响城市交通,确实不对。
但把这些摊贩赶走了,这些老人拿什么养活自己?
你以为这些老人想出来摆摊卖菜的吗?
他们卖完这框菜,收入也就二三十块钱。
有时候为了省钱,徒步从农村走到集市,也是为了省钱,在自带口粮,不敢在城里消费。
我是从小镇出来,这些老人的辛苦,我从小就看在眼里。
一般菜行的价格,在早上是最好的,因为新鲜,买的人也多。
所以他们需要一大早就去地里摘菜,从村里赶到集市,这个过程,比在北上广深早起通勤的打工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让他们开心的,就是早上就把菜卖完,这样还有点时间逛下集市,然后下午就回到村里。
如果菜一天没卖完,这些菜就需要扔掉,老人们没有保鲜技术来保存这些菜。
去年总理说过,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很多人不相信。
其实如果你去到中西部,或者是东部落后一点的县和小镇,看看那里的农民,中国真没你想得那么富裕。
当然,富裕和幸福是不划等号的,卖菜的农民如果不是被城管赶的话,卖菜挣到二三十块,就能开心一天,比在北上广深996的社畜要幸福多了。
城管和菜贩,这关系,如果你要我说,我肯定支持对菜贩网开一面。
他们没偷没抢没让国家养,他们靠自己的劳动一天挣二三十块钱,怎么就妨碍地方文明建设了?
一个地方最低的文明体现,不是道路干净、没摊贩,而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城管把菜贩赶跑了,这些老人的生计就解决了吗?
你以为这些老人想出来卖菜啊,你以为这些老人不想像大城市里的大爷大妈去跳广场舞啊,你以为这些老人不想安享晚年过退休生活啊。
没办法啊,这卖菜的二三十块,就是他们的保命钱,他们在努力地生活着,没抱怨国家不养他们,没埋怨社会对他们不公,他们比那些尸位素餐、拿工资混日子的公务员,更值得尊重。
02
当然,我在这里搞批评是没意义的,关键是给出对策。
其实对策很简单,那就是给农民建立退休制度。
这绝对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正事。
2020年,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
只要一个家庭有劳动力,脱贫是大概率的事情,只要那人不懒不傻,做什么都能有收入。
但老年人呢?
农村里的老年人,一来不可能再去城市当农民工,二来也下不了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渠道会越来越窄。
而老农民并不像城里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到了年龄就可以每个月领钱安享晚年。
青壮年,你还能扶一下,老年人,就只能给补贴了。
所以为老农民建立退休制度,才能确保农村地区不会因老返贫,也不会出现为了二三十块钱徒步到集市卖菜还被城管打的现象。
03
给农民建退休制度是肯定他们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城乡“剪刀差”,广大的农民50年如一日地补贴城镇,这才有现在强大的工业。
新中国的工业是一穷二白,工业产品根本没有竞争力,为了让工厂保持利润,农产品被人为地压价。
农产品价格被压低卖到城里,然后农民高价购买城镇生产的工业品,通过这样的“剪刀差”,来榨取农民的利益。
中国工业化积累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这个没必要遮遮掩掩,每一个工业化国家都走这条路。
农业补贴工业,是农业国转换成工业国的必经之路。
而在当时的中国,唯一能换取外汇的,也只有农产品。
从苏联引进的全套工业体系所需的设备,全都是用农产品支付的。
是农民托起了新中国整个工业的建立,可以说,没有农民的牺牲,就没有“两弹一星”。
改革开放初期,突破口也是在农村。
家庭承包联产制度建立后,农民手里有了闲钱,需求增加,但城市的工业品满足不了,乡镇企业应运而生。
你别看这些小作坊,现在中国的工业产业链能做得又细又全,全靠它们。
全国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是中国现代工业化的雏形。
直到1998年,国家才开始在财政上反哺农业。
2004年,国家彻底取消农业税。
农民补贴了国家50年,当年再年轻的小伙子,现在也是白发苍苍了,给予他们有保障的晚年,天经地义。
04
虽然于情于理都要给农民建退休制度,但落实下去,还是要真金白银,没钱,一切都是白搭。
我们知道,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是职工在工作时就一直缴纳养老金,退休后逐月领取。
这笔养老金,国家是有专门账户来打理的。
农民虽然也一直缴税,但缴的税都进到一般财政预算中,国家并没有预留一笔钱来给他们养老。
所以,这钱怎么来,是农民退休制度成败的关键。
不能光凭一腔热血,得算好账,才能办好事。
给农民建立退休制度,需要多少钱呢?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香港的做法。
在香港,只有公务员有退休金。
可以这样说,长期以来,香港是没有针对普通人的退休制度的。
直到2000年,才推出“强积金”制度,即雇主和雇员各自供款5%,存在个人户头中交给第三方基金公司打理,并由雇员向其交纳管理费,到65岁时雇员可以一次性支取自己的本金及其收益。
那些不是公务员,又没有“强积金”的老人怎么办呢?
特区政府有专门针对老人群体发放的“生果金”,和长者生活津贴。
“生果金”是高龄津贴的俗称,取意为这笔钱是给长者用于购买水果之用。
政府对65岁至69岁的老人申请生果金设立了资产限额,资产高过限额就不能领,70岁以上,则可无条件领取。
而在2013年,特区政府又推出了长者生活津贴制度,作为扶贫措施。
生果金是每月1325元;长者生活津贴是2565元。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生果金是人人有份,而长者生活津贴更多是针对更穷的老人,两者只能选其一。
举个例子,你是李嘉诚,但是你70岁以上了,政府还是每个月给你一千多块水果钱。
但长者生活津贴你就领不到了,因为有资产要求。
说实话,这点钱还是挺少的,哪怕你领取的是长者生活津贴,每天也不到100块,在香港,随便吃碗面都要几十块,这点钱,只能维持温饱,别说下馆子了,去沙县都不能太频繁。
05
在内地,有不少城市也推出了高龄津贴,符合年龄的老人,每个月无条件领几十块钱,和香港的生果金一样,只够买点水果。
而真正农民退休制度,当然不能也只是每个月几十块。
必须得像香港那样,生果金和长者生活津贴配合实施。
那么如果给农民发放基本生活保障的退休金,需要多少钱呢?
下面我们就算下账吧。
目前,我国有14亿人,其中农民大约是5.5亿。
65周岁及以上人口是1.7亿,而老农民差不多就是5千万
香港人均GDP是4.8万美元, 长者津贴是2565港币/月。
如果内地也按这个比例来发钱,现在内地人均GDP是1万美元,那么退休金差不多就是550人民币/月。
五千万老农民,并不是全部都发,他们有些人本身有退休金,有些人哪怕没有退休金也家底殷实,尤其是在大城市,农民是土豪另外一个代名词。
所以,我们打个折吧,80%的老农民需要建立退休制度,那就是4千万。
4千万 乘以 550元,就是220亿/月,一年就是2640亿。
当然,中国每个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地级市为范围,根据当地的人均GDP,适当调整数额,或高或低,计算出每年应该拨付的金额。
2640亿多吗?
看数字挺多的。
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是18万亿,三公支出再压一压;举办的国内国际会议赛事场面再节省点;或者机关职工养老金增加慢一点,从中分点出来给没有养老金的人群,这点钱就能凑齐了。
并不会带来太大的财政负担。
06
中国老百姓,尤其是农民,都是特别会感恩的一群人。
给他们建了退休制度,给的钱虽然不多,但让他们心里知道国家一直惦记着农民,没有忘记他们对国家的贡献。
其实每年国家在基层维稳方面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建立农民退休制度,可以极大地避免社会事件的发生。
可以说是花小钱,办大事。
这笔账,划得来。
给农民建立退休制度,应做,能做,一定要做。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狐狸先森几点钟
我们一起涨知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