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已至,庭前的合欢树叶子稀稀落落,偶尔有几朵花儿恋恋不舍留在枝头。
这几天正好在翻看了《纳兰容若词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词: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时光如同彩云飞逝,一去不复返,像那天人永隔的爱人,不免让人徒然惆怅,曾经两个人的恩爱甜蜜,犹如在昨天,而今变成一个人的悼念。
也许,树上这几朵花是在等中秋的那轮圆月吧……
书中纳兰容若妻子卢氏临终时那句: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意思是只恨自己不是天上的月亮,至少每次月圆的时候可陪着你。
都说是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但就是这样“当时只道是寻常”,装进了记忆,入了人心。
后来,纳兰容若在《蝶恋花》中悼念妻子,“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在这首词中纳兰容若将亡妻比作天上的明月,我最怜爱的就是天上的月亮,一个月里只那么一两天是圆满的,其他时候,夕夕都不圆满。
月亮无言,只能默默地看着人世间一切悲欢离合,月光温柔地洒向每一个角落,也轻柔地抚慰这些伤心的人。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是纳兰公子对妻子的回答。如果你是明月,能够像天上的圆月那样夜夜明亮,长圆不缺,那么,我作为冰雪,将不惜为你融化。
这是美好愿望,但这终不是事实,纳兰容若最后只能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给死后,希望他们死后能化作花丛的一对蝴蝶,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纳兰容若在八年后的五月三十一日,也是卢氏逝世的同一月中的同一天,告别尘世。
这是巧合还是天意,也许这个时间对纳兰容若来说刚刚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他的心中,发妻卢氏是无可替代的。
纳兰容若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里,给亡妻写下了五十多首悼亡词,也是纳兰词中公认成就最高的诗词。
纳兰词里的圆月是些悲情的,我们仿佛看到了在月光下的纳兰公子,独自和合欢树诉说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故事。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中秋花好月圆,今年是谁陪我们赏月,又是谁走进了你的思念里……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