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杜母、郭父举办了一个小规模的充满温馨的家宴。磊磊进行了现场直播。
我们看郭父家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郭父有一兄、一姐、一弟,因此,家宴中郭父侄子、侄女和外甥们众多,办了三桌宴席。
磊磊说:家里真的是很热闹。
这也让抑郁病缠身的磊磊欢快的像个孩子。
家宴一开始,杜母作了一个简单的即兴发言。
杜母的发言的确让人感慨万千。我们今天就简要地说一说吧。
一、广大网友的爱心接替了郭威成为杜母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杜母说到:
有了广大网友的陪伴,才有了我们的今天。要不然很多坎坷,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过去。每次我想要去自杀的时候,想到有这么多人对我们的关心、帮助和鼓励,我才有勇气活下来。
所以这一路走来,幸亏是有你们的关心,(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虽然,由于这些网络上的声音让我们的家庭、我们(与郭威)的亲情越走越远,但大家对我的爱,对我们一家的爱,却是(我)最大的一个精神支柱。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杜母也曾经称郭威为:
我的儿子、我唯一的儿子、我视如珍宝的儿子,我的精神支柱。
然而,到了今天,杜母与曾经的过个精神支柱越走越远。
昨天,杜母的发言表明,杜母重新找到了新的精神支柱,就是广大有爱心的网友,使这位一生辛勤付出的母亲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
二、网友对姚策的关爱是我最感动的事
杜母还专门说了一些关于姚策的往事,这里杜母提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
一个故事是:
当姚策在上海治病时,有一位远郊的上海老阿姨,把自己家里养的鸡杀好,坐上地铁辗转长途跋涉来到姚策的病房,把鸡带过来,让姚策炖着吃,一定要给姚策补补身子,让杜母照顾好姚策的身体。
另一个故事是:
当时杜母在上海租的房子,有一位老太太来到姚策的病房,见到姚策时候说:阿姨等了你有两天了,今天终于见到你了。这位老太太拿出200块钱要给姚策,当时姚策说不要不要。老太太说:你一定要拿着,孩子,阿姨就这一个心愿。
杜母说,遇到这样的人心里真的是非常的温暖。
当谈及姚策时,杜母又哽咽着流泪了。
三、磊磊亲切地喊着杜母“妈妈”,还偎依在杜母身边劝她不要激动
杜母极少参与直播,上次直播还是6月2日,这次直播时,提及姚策,提及网友的关心,杜母数度哽咽,不能自持。
磊磊看到后,关心地劝杜母:“妈妈,你别激动,别激动。”磊磊还一直偎依陪护在杜母的身边。
我们知道,磊磊称杜母为妈妈,我们还是这两天才头一次听到。以前磊磊对杜母的称谓也不少,比如:
河南父母、河南妈妈、河南婆婆、杜妈、杜妈妈。
近日改口称杜母为“妈妈”,足可见磊磊与亲婆婆之间的关系又走近了一步。
也反映了磊磊在公婆家能够感受到大家庭给予的温暖。
四、杜母欢快地提到:节日的味道和浓浓的乡情
杜母直播时给大家看了看参加晚宴的亲人并说:你们看看,我们老家的人多不多,现在人还没有到齐呢,能够感受到节日的味道和浓浓的乡情。今天(提前)过个八月十五,和大家欢聚一堂。
大家其实都知道,所谓礼尚往来。
即使是很近的亲戚,如果长时间不来往,长时间不照应,感情也都是很淡的。
同样,虽然郭父兰考老家有这些亲戚,但如果没有郭父、杜母长期以来的顾恤,感情也不会如现在这么浓烈。
郭父、杜母勤俭持家,家境较好。郭父没有忘记老家的亲戚,常常照顾着老家的亲人,才有了今天大家的欢聚一堂。
郭父的外甥,策策的表哥说:从小还拾过郭威穿过的旧衣服穿。
五、全天下的妈妈谁也不会自己生了孩子拿去给别人换
杜母发言时,她深情地说:
我想,全天下的妈妈,谁也不会说,自己生了孩子(拿)去给别人换。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别的什么(东西),也许是别人家的好,但是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好。哪怕自己的孩子少胳膊断腿儿,也不会说去(拿)给别人换孩子。所以说,这种(偷换的)说法本是就是一个非常荒唐的说法。作为一个善良的人,谁都不会往这方面想。
说实话,杜母说到这一段话时,确确实实让人感慨万千。
特别是那一句:哪怕自己的孩子少胳膊断腿儿,也不会说(拿)去跟别人换孩子。
为什么说这句话深入人心?
哪位妈妈不是这么想的?
就我本人而言,我相信在上世纪90年代,有人遗弃孩子,有人偷换孩子,但是将自己的孩子故意置换为别人的孩子,遗弃自己的孩子偷别人的孩子来养,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六、网络上没有什么许粉啊、杜粉啊(之分别)
杜母有一段话还是比较思辨的。
她说:“如果说,没有调查,就在网络里说话,我相信永远不会还我们清白的。清白是要靠法律给予的,而不是说要靠网络给予的。我觉得网络里没有什么许粉啊、杜粉啊(之分别)。我们都是生活一个国度里,我们爱我们这个国家,因为只有国家才能给我们正义。所以说,网络里面(的人),我们都是一家人。我相信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因为他们受到网络的(声音)带偏了,对事物的看法不一样。”
这一段话确实说得比较思辨的。
现在网络上关心错换人生事件的网友似乎分成了三大类:许粉、杜粉和中立粉,而以抖神为代表的中立粉宝贝们看起来又更靠近杜粉。
但是细想想,绝大多数网友都是善良的。他们只是接受到了不同的信息,从而对这个事件认识是有差异的。
为什么会接受到不同的信息呢?因为,我们过度依赖网络了。
网络上的信息,特别自媒体提供的信息往往是断章取义的、以偏概全的、掐头去尾的、夹杂着个人感情的,很难中立、客观。
那么这时我们相信谁呢?
只能相信政府、相信司法部门给出的权威结论,才是一种正常的逻辑。
七、结束语
杜母的一席发言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人间自有温情在。
我想,正如那句歌词说的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完)
(喜欢笔者从人性角度客观、中立、理智、思辨分析的网友,记得关注流水华年镌,笔者将为您呈现更加多元的视角和维度,且会从人性的方方面面深度分析社会热点现象和背后伦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