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发布一下 2308 0

“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领导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人才发展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铿锵乐章,响彻中华大地。

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日益完善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回收卫星”概念提出者陆元九、高原医学事业开拓者吴天一、“大国工匠”艾爱国等多位顶尖人才颁授“七一勋章”。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

每一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亲自为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发国家科技大奖。逢年过节,习近平总书记会委托中央领导同志看望德高望重的科技专家。每当党中央、国务院邀请专家学者到北戴河休假时,习近平总书记会委托中央领导同志前往看望,表示亲切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对专家人才的关心重视,为全党全社会作出了表率。各地普遍制定了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多地省委书记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形成“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高度自觉。

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日益完善。

各省区市党委以及地市级、县级党委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一些省区市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创新开展省、市、县三级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一些地方成立人才工作局、招才局、引才办等专门的人才工作机构。

密切思想联系,加强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这些年来,开展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国情考察、咨询服务、休假体检等活动,已经形成制度性安排。有关部门累计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130余期,参与人数达1万余名。切实帮助专家了解国情,增强报效祖国、奉献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

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对专家人才的团结、引导、服务工作。提升国防科工特殊一线骨干人才激励保障水平,在薪酬待遇、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方面出台政策,将党中央对特殊人才的关心关爱落实落细。

2017年,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各级党委(党组)分层分类确定联系服务专家对象,常态化地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有效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育凝聚人才

2021年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会上展出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509所副所长王伟介绍,卫星计划今年发射,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卫星的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中国太阳物理研究的发展,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步伐,推动我国人才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根据“一带一路”建设,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支持上海、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自贸区建设以及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量身打造人才政策;编制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着手研究制定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人才举措;鼓励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国防事业,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围绕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育、凝聚人才,使得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密集回报期。

全国人才资源总量快速壮大。专业技术人才从2010年的5550.4万人增长到2019年7839.8万人,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人才素质整体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2010年的12.5%提高到21.2%,专业技术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由35.9%提高到48%。

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大幅提高。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相互成就,从“嫦娥”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天眼”探空到“墨子”传信,从北斗组网到神威超算,从5G商用全面推进到新冠疫苗加速研制……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喷涌而出,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节节攀升,人才优势更多更好地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引导人才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建功立业

史尉利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治医师。近几年,史尉利所在团队围绕软骨损伤修复这一国际前沿课题,建立软骨损伤早期诊断及损伤修复微环境创新理论体系,相关专利已经获得临床转化,越来越多患者将从这项创新成果中受益。

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强大科技,离不开高端人才。

2020年除夕刚过,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就出发奔赴浙江省疾控中心P3实验室。心无旁骛,争分夺秒……首支疫苗研发团队在这里与病毒展开正面对抗。

如今,我国正在推进最大规模的新冠疫苗接种。中国的新冠疫苗已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

当“中国号”巨轮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加速航行,人才发展对于国计民生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也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体现。

人才是时代的翘楚,人才也肩负着时代的使命。

2015年5月26日,初夏的浙江杭州,到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正在浙江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察看产品展示和研发中心。

考察临近结束时,他对簇拥在身边的年轻科研人员们说: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只要用好人才,充分发挥创新优势,我们国家的发展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靠人才、靠创新、靠科技。在实现中国梦“关键一程”上,各类人才日益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人才引擎持续释放出澎湃动力。一个“万马奔腾”的人才春天,正扑面而来。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罗旭)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1433.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