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卫健委10月1日发布
黑龙江省卫健委1日发布消息,9月30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0例,其中哈尔滨市香坊区1例、阿城区1例、巴彦县8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1例。
截至2021年9月30日24时,黑龙江省现有本土确诊病例84例,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例。
哈尔滨市新增3处中风险地区
新华社报道,记者从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获悉,自2021年9月30日24时起,将哈尔滨市香坊区文政街道和兴路65号院、阿城区金都街道金源世家小区、巴彦县巴彦镇公园丽景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哈尔滨市通报全员核酸检测情况
9月30日,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疫情防控第三十六场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市一级巡视员王彦怀就哈尔滨市全员核酸检测情况进行通报。
据介绍,本轮疫情发生后,哈尔滨市委迅速成立核酸检测工作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仅用不到8天就完成了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哈尔滨市对前三轮核酸检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经专家组会商,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于9月29日8时启动了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截至目前,前三轮全员检测共检出阳性结果15例。
据了解,哈尔滨市组建数据统计、分析研判、快速反应3个工作专班;向全市所有检测机构派出质控督导员,由纪检监察干部担任,以“驻点”形式监督保障各检测机构饱负荷运转。全市紧急抽调1805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下沉道里、道外、南岗、香坊、松北等区、县(市)疫情防控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坚强防线。
同时,哈尔滨市卫健委组建应急采样小分队,根据区、县(市)应对混检阳性病例采样等突发状况,启动应急机制,及时予以支援;结合疫情形势,实时调配各区、县(市)检测能力,统筹使用医疗资源,提前做好划片、采样、送样匹配及准备工作。
工作组定期组织市卫健、疾控、工信、公安、交通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应急供电、运输保障、方仓建设等实际问题。并统筹使用哈尔滨市迪安等多家检测机构力量,充分利用吉林、辽宁、河北、广东等地派出医疗机构的230余名医疗支援队员、核酸检测设备车等资源,全市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近一倍。
在几轮核酸检测过程中,哈尔滨市坚持发动群众,确保全民参与。定期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报纸、电视等全媒体途径,全方位通报每轮核酸检测结果、确诊病例行动轨迹以及物资调配等情况。同时,统筹调配医务工作者、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各类群体力量,利用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区、街、社区、小区、楼栋、单元全覆盖,片不漏栋、栋不漏户、户不漏人。
哈尔滨市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向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战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公布核酸检测具体时间安排,争取广大市民的支持理解。
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哈尔滨市坚持科技助力,确保检测高效。依托核酸检测信息化系统,以手机扫描身份证方式取代手工记录,对被采集人员进行身份登记,大幅提高登记效率,有效缩短待采时间,减少人员聚集。被采集人身份信息以条形码形式锁定,一箱一码,对转运接收全程记录、实时跟踪、轨迹可溯,实现精准匹配、动态调度。将核酸检测所有过程数据实时传送至信息系统,同步推送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时对未进行核酸检测人员实行“龙江健康码黄码”政策;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和检测者推送相关信息,方便广大群众查询检测结果。
同时,王彦怀对市民进行核酸检测做出提醒:请广大市民要顾全大局,积极配合,按规定参加检测,力求全覆盖、无遗漏;做好个人防护,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交谈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完成检测后立即洗手或用酒精擦拭双手,戴上备用口罩,并立即离开;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特别是老人和儿童要格外注意。【来源: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