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则新闻第一感觉是这竟然不是一个刑事案件。然后去裁判文书网搜了一下判决书原文,想看看民事案由是什么,结果没搜到判决书。那就根据现有的信息简单的分析下这个案子吧。
首先,这件纠纷之所以会发生还是利益使然再加上轻易的相信了他人。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本案中的原告姚先生就是因为轻信了他人,委托彩票店主帮忙打印彩票,结果得知中了1000万的时候,却被人调换。店主也是因为利益足够大才会铤而走险,让自己亲人兑换了奖金。没有什么比利益更能考验人性的了。
其次,从法律层面分析,这更像一个刑事案件,也更像是一个诈骗犯罪。诈骗的表现为:行为人向被害人实施欺骗行为,被害人产生认识错误进而处分自己占有的财产,最后导致财产损失。
从报道来看,姚先生付费委托彩票店主帮忙打印彩票,双方达成了民事合同。理论上,在姚先生微信转账以及店主打印出彩票的时候,合同就生效了,即使姚先生未取得彩票也不影响合同效力。因此,这张彩票是属于姚先生的。那么在中奖的时候,店主欺骗姚先生彩票搞错了并与姚先生签订了补偿协议是属于欺骗的。店主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目的,欺骗姚先生彩票弄错了,使得姚先生陷入错误的认识进而签订了协议,店主用15万骗取姚先生处分了1000万的财产,进而将1000万非法占有。从构成要件上来看构成了诈骗罪,应当追究店主的刑事责任。不知道姚先生有没有报案或者追究店主的刑事责任,如果要追究店主的刑事责任的话,1000万构成了数额特别巨大,刑事责任最高可判无期。
退一步来说,即使本案不按照刑事案件处理,从民事的角度分析,该份协议明显存在欺诈情节,属于无效协议,是可以撤销的,彩票店主也应当返还不当得利。至于评论中网友担心的店主表哥转移或者挥霍财产,在诉讼之前是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的,法院是可以冻结保全的财产的。姚先生已经聘请专业的律师参加诉讼,相信不会忽略这个风险的。
最后,因为此案二审尚未完结,所以故事待续。相信法律是公正的,一定会有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