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在节假日深圳的朋友们坐在一起时,聊聊去哪玩,都会聊到珠海这个很亲海、绿草菌菌的海滨城市,都想去逛逛,但是聊到塞车,个个都会发出“唉,还是不去了,虎门大桥塞S人”还是选择去其它周边,由是有句口头禅“爱你珠海,但你拒我八千英里外,太难了”。
二个同时上世纪80年代差不多前后设立的经济特区,深圳一跃千里,与珠海在GDP、信息、科技产业等等拉开距大距离。
这种距离不是现在才发现,在二十几年前一些经济分析人士都发现了,于是提出在香港、珠海、深圳间架起座丫型桥梁让香港、澳门、珠海、深圳四个城市互通。千呼万唤,梨花是开了,但是把深圳给撇下了。撇开原因,香港不带深圳玩,广州不想让深圳参与玩。
湾区经济是种通过海陆相通从而产生点面经济,从达到拉片面经济的发展方式。观察世界极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各城市海陆相通是湾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基础,基本条件。
南海珠江口湾区经济,现只是一初步模型,交通互通还是处于初级水平,远没有起到融合经济发展、产业链发展的作用。
君可能说,现在不是深中通在建,建好后不就行了。但是太低估了深圳、中山经济发展后劲,这条8车道大桥永远支撑不了,轰轰隆隆的托车,密密麻麻的私家车。
不要低估了我们是基建狂魔的力量,只要敢下决心将现有港珠澳大桥变成丫联通深圳,明天就会有大批建筑设计师在弄图纸,大批测绘人员潜海里搞数据,只要敢干,我们没有干不成的。
湾区经济发展不但需要深中、港珠澳深大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大桥,才能支撑起湾区大发展,让湾区带动整个华南地区经济。如果你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青人,来吧,来吧,这里仍然充满了机会,是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的地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