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天真地认为,过去受的所有委屈以及挫败,最终都会过去的。可是长大后才发现,原生家庭里“培养”的脾气和秉性,需要用尽全部去磨合,最终换来的却是遍体鳞伤。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言而喻的,如果家里子女多,就一定会有一碗水端不平的现象。幼年时期孩子都是脆弱的,自尊心极其强烈的时候。当女孩子不是被父母偏爱的那个,甚至说是排挤的。这样的女孩子未来多半会为了生活忍气吞声,辛苦过活。可见原生家庭对孩子的重要。尤其是在婚恋关系上,如果是父强势自私,母亲胆小怯弱,孩子非常有可能长大后很恐婚。原生家庭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自己受过伤害的人才知道伤口的深度,所以他们才更喜欢独处,才更喜欢喜欢沉默与发呆。
我们可以不与原生家庭和解,但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亲人总是以他们的方式来“爱”我们,用他们的标准来评判与定义我们,从未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想问题。有时候他们给的爱太过于沉重,沉重到无力承受,沉重到变成了一种束缚、一种绑架甚至是一种威胁,成为了一种变态的爱,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有调查显示大多数成年人心中,都曾想过,父母健在却好似父母双亡。原生家庭给的爱有多沉重,就有多少人想要拼命逃离。
当曾经幼小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觉得自己有过经历,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这种家庭的“”迫害”,却不曾想长大的自己也在潜移默化中充满了“爹”味儿。于是,这种氛围得以“历代延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想法,欢迎评论在下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