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洁篪在瑞士会晤的沙利文,既是拜登特使,也是白宫救火队长

发布一下 0 0
与杨洁篪在瑞士会晤的沙利文,既是拜登特使,也是白宫救火队长

布林肯、沙利文

与杨洁篪在瑞士会晤的沙利文,既是拜登特使,也是白宫救火队长

文/冯虚

据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月6日发布的消息,根据中美元首9月10日通电话达成的共识,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将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

华春莹说,双方将就中美关系及有关问题交换意见。有媒体分析指出,本次会晤的目标是重建沟通管道,并落实中美领导人一个月前在通话中达成的共识

与杨洁篪在瑞士会晤的沙利文,既是拜登特使,也是白宫救火队长

今年2月,拜登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视频会晤。图中左一为沙利文

年轻的外交安全“二把手”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曾对媒体表示,从外交级别上说,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的地位不如国务卿布林肯,但在实际工作中,总统可能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视为自己的左右手,“你真不能说哪个更有影响力”。

美国媒体认为,沙利文在上任后刻意保持低调,将自己隐藏在布林肯的光芒之后,不发表任何和国务卿相左的言论,主要是出于资历的差距。44岁的沙利文比布林肯年轻14岁,进入民主党外交政策核心团队也晚了十多年。

和布林肯这样的外交官世家子弟不同,沙利文出身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凭借出色的学习成绩先后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士、牛津大学哲学硕士(罗德奖学金得主)和耶鲁大学法律博士学位。又因为是法学院最优秀的毕业生,获得了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助理的机会,随后进入政界,因辅佐参议员克洛布彻胜选有功,被克洛布彻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希拉里。

直到十年前,沙利文还只是“司长级官员”,因希拉里的提携进入政府,担任国务院政策办公室主任。但2016年总统选举时,他已是希拉里竞选团队的外交政策首席顾问。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华盛顿到处都是“没有背景的学霸”,沙利文能在其中脱颖而出,一是靠战略定力,一是靠“年轻的身体”

沙利文后来回忆道,他不是职业外交官出身,又身处动荡时代,刚刚进入国务院时就遇到“阿拉伯之春”,大量决策都必须在48小时内做出。身为政策办公室主任,他选择将自己的前辈乔治·凯南作为榜样。凯南曾在华盛顿主流圈层尚未注意到“苏联威胁”时,就递交了提出遏制苏联战略的“长电报”,一战成名。对此,沙利文学到的是:“我只关心两三个需要长期关注的领域,保持定力,给出决策建议。”

沙利文不曾透露他自2008年以来长期关注的到底是什么“领域”。但在2017年卸任华盛顿职务后,他到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佛中心担任研究员,和所在项目的主任尼古拉斯·伯恩斯一起制订了民主党全新的印太战略,目标直指中国。今年8月,尼古拉斯·伯恩斯已被拜登提名为新任美国驻华大使。

在长期聚焦特定领域的同时,沙利文也作为希拉里的副幕僚长,陪同她出访了112个国家和地区。他后来回忆,这意味着自己每天平均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觉时间,有时几天加起来也就睡上五六个小时,这还是在旅途中靠着“短暂打盹”积攒起来的总时长。他不做瑜伽,也没有什么健身计划,因为那些“试过,(对缓解疲劳、调整时差)都没有用”,他只能靠着“不要把事情搞砸”的意志坚持打起精神。

在耶鲁读书时,沙利文曾在几个通宵之后连睡21.5小时,创造了他此生“最长连续睡眠纪录”。但2017年,他差点打破了这个纪录:随着特朗普上台,沙利文结束了在华盛顿的任期,然后花了几个月时间补觉,常常一睡就是12个小时以上。

2020年底,当拜登选择自己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会长威廉·伯恩斯、前国务卿赖斯都是沙利文的竞争对手,但他们的年纪都比沙利文大了十多岁以上。对于一个“全年全球飞”的职位而言,沙利文的年轻意味着他身体健康、能连续工作和谈判,这是巨大的优势。

当然,沙利文成为拜登政府的外交安全事务“二把手”,还有其他因素。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拜登在平衡希拉里派系的利益,也有人指出,沙利文在辅佐希拉里时也参与过国内事务决策,不像布林肯等人职业就是做外交官,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工作正是协调国务院和国防部、财政部等其他部门的意见,和国务卿角色不同。

与杨洁篪在瑞士会晤的沙利文,既是拜登特使,也是白宫救火队长

沙利文、希拉里

总统特使+救火队长

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则是本次中美高级别会谈由他担任美方代表的原因。和布林肯通常与各国外长会晤不同,沙利文很少和外国外长进行双边会谈,而是作为拜登总统的“助理”,代表总统发声。对于“小国”,他往往直接和该国政府首脑对话,代表总统表达美方声音;对于“大国”,他则和对方地位相当的官员会晤,主要工作就是落实首脑对话的成果

仅今年9月以来,沙利文就先后与安哥拉总理、苏丹总理等政府首脑举行会面对面或者视频会晤。在拜登和法国总统马克龙9月22日通话之后,沙利文在9月30日和法国驻美大使艾第安会晤,商讨落实两国领导人通话事宜。此前,法国政府因美国向澳大利亚出售核潜艇、破坏法国原有军售协议,召回了驻美大使。拜登和马克龙通话后,艾第安刚刚回到华盛顿,会晤的第一个美国高官就是沙利文。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拜登政府的外交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沙利文也在布林肯的光环之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方面是深度参与中美、美俄、美欧关系事务,长期聚焦拜登政府最重要的外交战略问题;一方面是作为总统的“特使”和“救火队长”,处理美法关系突变这样的棘手问题。

与杨洁篪在瑞士会晤的沙利文,既是拜登特使,也是白宫救火队长

沙利文

为什么是瑞士苏黎世?

既然沙利文现在的本职工作就是“落实总统通话内容”,他出现在苏黎世和杨洁篪会面,议题自然也就围绕9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的通话。

这次持续90分钟的通话,是中美两国元首自今年2月11日首次通话后,时隔7个月再度直接交流。通话由美方发起,在华盛顿时间夜间进行。白宫官员称,中美元首的对话语气“熟悉又坦率”。

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一致认为,中美元首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沟通对引领中美关系正确发展非常重要,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并将责成双方工作层加紧工作、广泛对话。

包道格曾指出,一般而言,高级别对话不会选择“留下不好记忆的地方”。中美之间能找到相向而行的“中间点”会面地并不容易,而苏黎世在今年6月刚刚承接过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谈,双方成功就“战略稳定”达成了新协议,双方外交对话也在此后全面重启。

在9月10日的通话中,习近平强调,两国有关部门可以推进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复苏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同时挖掘更多合作潜力,为两国关系增添更多积极因素。拜登则表示,美方愿同中方开展更多坦诚交流和建设性对话,确定双方可以开展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避免误解误判和意外冲突,推动美中关系重回正轨。

“尊重彼此核心关切、妥善管控分歧”是中方在通话中提出的两国继续接触对话的基础。近期,美国部分政界人士在台湾问题等“底线问题”上多次进行颇具危险性的试探。不过,拜登在通话中强调,美方从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

沙利文在苏黎世高级别对话中是否会做出更多尊重中国核心关切的承诺,特别是对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在“天津会晤”中向美国副国务卿舍曼提出的两份美方需要落实整改的“清单”,是否会给出更多解决方案,都值得关注。

分析指出,由于华盛顿的行政体系原因,中美可能展开合作的领域,需要由美国政府不同部门参与。作为负责协调各部门外交、安全政策的官员,沙利文在过去一个月可能忙于和部门长官们协调,确定美方认为可以合作的“清单”,以便在苏黎世会晤中向中国提交

自美国总统拜登6月欧洲之行后,沙利文本次也将访问布鲁塞尔。路透社报道称,他将向欧洲盟友通报中美对话的最新进展,并再次寻求在对华政策上和欧洲进行协调

沙利文本次出访也是“打前站”。G20峰会将于10月30日在意大利罗马开幕,这将成为拜登执政首年最重要的一场首脑峰会。但和6月时相比,欧洲局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德国大选后,新政府组阁情况尚不明朗,鉴于绿党、自由民主党等此前执政联盟之外的左翼、右翼政党大概率将进入新政府,默克尔时代的德国外交政策面临变动。另一边,法国总统马克龙也面临明年初的大选,而当前选战最重要的议题恰是与美国利益紧密关联的北约问题,有分析甚至认为法国可能在近期宣布冻结北约合作等政策,以推动欧洲战略自主。这些都是白宫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地球相对论】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