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万物皆有价,农村遍地无人拿,老百姓想搞钱难难难

发布一下 0 0

引言:我已经回到了农村,但是老父母很不理解,总是愁容满面。我都不敢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在他们的眼里,这个世界,想要搞到钱,只能去城里,乡下除了空气好,什么都不好。我知道,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在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习惯了用老的思想来想办法赚钱,对于我这种行为是相当不能理解的。确实,如果我是他们,我觉得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这篇文章,我们来说说这些问题。因为问题太多,所以这里就挑一些说吧。

----------------------无聊的分割线

生活在城里,没有一天不花钱,吃穿住用行,少了一样都不行。

今天我们主要来讲,吃的吧。

先来看看城市里,是这样的:

无论你去菜市场,还是超市,你能看到的食材,没有一样不是几块钱以上的。在上海,我们进到超市里面去,你会发现,很少有价格便宜的蔬菜。先不考虑健康的问题,只考虑解决食物的问题,那你就需要各种买。

最便宜的蔬菜是大白菜,超市做活动的时候,处理价格是0.9元一斤。其他蔬菜,就没有那么便宜了。小青菜2.99元一斤。小白菜2.5元一斤。南瓜3元一斤。胡萝卜1.99元1斤。甘蓝1.99元每斤。豆芽2.5元一斤。最低价的大米2.99元一斤。长粒大米4.99元一斤。等等。好了,不细说了,生活在城里的人都知道,可能我记住的这些食物的价格,还可能低了,事实上,要是去了稍微有一点档次的菜市场,或者超市,更贵。

农村的另一番景象(贵州农村,其他平原地区的农村应该是很好的吧)。

我回到农村后,发现,农村很多物产,农民都懒得去捡了,烂掉了也懒得去收,因为它不值钱。农民种的东西,因为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种植方式,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因为种植面积大,所以产量也是不小的。一般来说,只有在每样蔬菜时令开始的时候,才有一点价格优势。但是,农民们也比较盲目,看着别人卖什么东西好卖,也跟风做什么东西,导致同样类型的东西动不动就过剩,而且,农产品无法销售到很远的地方,所以就导致了大量农产品只能超低价出售,价格太低,不如让他烂在地里。

下面我们来看看,农村那些在城里面受欢迎,但在农村只能烂掉,或者拿来喂猪的农产品。

玉米,农村的玉米,都是成熟后收的,非常饱满,如果用来做玉米粥,玉米面,玉米糕,都非常不错,营养价值一定要比那种批量种植的高,但是因为销路没有,所以最后就拿来喂猪,做成玉米面粉,养牲口。

黄豆。农村的黄豆,也是非常好的农作物。因为每家每户都在种,所以家家都有黄豆。单独卖黄豆,也不值钱,一两块一斤,所以农民也很少卖,干脆少种一点,自家做豆腐就行了。你在外面买豆腐,一两块钱能卖多少你心里清楚,在农村一两碗豆,做出来的豆腐能吃两三天。

水稻。在贵州,水稻采用的是精耕细作。亩产量在1400斤左右,有的地方更高由。由于处在高原地区,日照充足,又加上精耕细作,所以,水稻的米穗都非常的大,跟上海的比,上海的4个米穗能够当贵州的一个。而且,贵州的米,跟上海的比,就是长粒米了。你在超市看到的那种很短很圆的白米,那都是平原地区产的水稻。水稻价格很便宜,谷子一块多钱,就算加工成白米,也就两块钱左右。但是,你在外面打工,你发现,很少有低于2.99的白米,而且都是那种成年老米。

......

因为没有价格,所以很多农田撂荒了,再也没有人去理会了,因为去城里面打工,一个月赚到的钱,好像买的米,就够吃一年了,种田那么麻烦,所以逐渐被抛弃了。

--------------------------

此文,并不是抱怨什么不平等。只是反映一种现象。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更关注个人的收入问题,但是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普遍是忽略的。农村人想到城里去,由于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所以物价自然快速上涨。而在乡下,因为物流不畅,所以便宜的农产品,无法流入城里,所以也无法抚平城市里面快速上涨的物价。

有很多事情,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其实大家都无解,或者熟视无睹了,所以在农村,还是比较艰苦。

好了,今天暂时写到这里吧。

感谢大家观看,请帮我收藏,点赞,关注一下哦!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