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载有50人的通勤班车,沿着每天熟悉的道路前进,行至一座桥上时遇到暴涨的河水。瞬间,这辆通勤车发生倾覆,司机与50名工人,共计51人,全部栽进了滹沱河。
灾难突如其来。2021年10月11日6时20分许,河北省平山县钢铁路王母桥,14人遇难。
惊魂一刻 数十人爬到车顶等待救援
作为土生土长的王母村人,张华(化名)或许是最先知道通勤车发生倾覆的人之一。
王母村距离事发地两公里左右,事发当天早上,张华正骑着电动车,准备下地做农活,当他走到王母桥附近时,看到河水已经漫过桥面,一辆大巴车已经坠河,不少人从车里出来,拼命地爬上了车顶,远远地他就听到了呼救声。
与此同时,远处呼啸而来的救援车辆赶往现场,最先来的是一辆挖掘机,对被困在车顶上的人员予以施救,随后不少村民找来渔船等,也加入到了救援行列。
10月11日6时30分许,曙光初起,张华从家里出门的同时,王燕(化名)还和在敬业集团上班的姐姐通了电话,她的姐姐当时就在这辆通勤车上,一切都像往常一样。
10时许,王燕看到了通勤车倾覆的消息,她赶忙拿起手机与姐姐联系。
“当时我还不确定姐姐就在那辆车上,我赶紧问情况。”王燕说,刚开始姐姐没接电话,她心里非常担心。但后来,她得知姐姐获救了。
姐姐没事,即便这样,对于十几名姐姐的工友命丧滹沱河,王燕也感到非常难过。现如今王燕的姐姐情绪比较稳定,但关于事发经过,她不愿提及,只觉得车晃了一下,然后就是河水倒灌,大家拼命往外爬,有的试图砸窗,有的想要破门。
另一名幸存者吴冰(化名)的亲属告诉记者,通勤车倾覆后,不少人都是从车窗爬出去的,车顶上呼救的人,就是最先爬出去的人。
而在往外爬的过程中,车里就已开始进水,几十秒的时间,车里的水已经1米多深,这次爬出去的被困者,部分就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
吴冰就是在爬出窗户时,被冲到了下游很远的地方,所幸她被渔船救起,上岸后吴冰感觉非常寒冷,随后她被送医治疗。
在记者拿到的一段通勤车倾覆瞬间的画面显示,通勤车在桥上行驶10余秒后侧翻坠河。坠河瞬间,通勤车仍处于行驶状态。发生倾覆的过程也就三五秒钟,大巴车顺势翻到了滹沱河中。
10月12日,事发现场已经被封锁,通往王母桥的各个入口均有人把守,除相关救援车辆外,其余的一律禁止通行,最远的封锁线甚至被设在了3公里之外。
而倾覆事故通勤车已被拖至道路一侧,蓝色的车身破损非常严重,车皮近乎剥离、散落一旁,车辆内部结构暴露在外,车窗尽数损毁。
环境复杂有人在水下9米被发现 最后一名失联者被找到
张华说,这条河名叫滹沱河,河面宽度约300米,没涨水的时候,河水常年深度约五六米。
张华从小在这里长大,他对滹沱河的“脾气”再熟悉不过,“往年汛期河水也会涨,但几乎没有涨过这么多。前几天我们这里一直在下雨,能有两三天,我们还在聊天说,滹沱河水位肯定大涨。”张华说,滹沱河水域面积挺大,并且水下情况比较复杂,高低不平,水流也大,河底有很多水草。
这也就意味着,通勤车倾覆之后,救援难度极大。
不断扩大搜救范围
事发第二天搜救现场
滹沱河北岸一个村庄的村支书介绍,事发地附近正在修建大桥,班车坠河地点是去年临时启用的桥,由于河水上涨,近几日水面已经高过桥面。也就是说滹沱河大桥正在修建中,发生事故的桥目前为一处便道。
张华看到人们逐一被救援上来,但那些没有上来的人,想必生还的机会不大。果然,在事发当天下午,多人被打捞上岸,但全部没能幸免于难。
张华说,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在河里被发现的,有的人已经下沉到水下9米深的地方。“他们被打捞上来时,几乎都是保持着水下求生时的状况,双臂弯曲,四肢僵硬,脸色苍白。”
直到10月12日14时30分许,最后一名失联者被找到,但早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据救援人员介绍,发现最后一名失联者的是当地消防救援力量,最后一名失联者被发现的位置距远处新建大桥100米左右,距事发地千余米,根据发现位置及姿势,初步分析最后一名失联者在临死前曾尝试游上岸,但还是没能逃过此劫。
遇难者家属殡仪馆外排队 等待见亲人最后一面
河风袭来,张华的双腿有些发抖,目睹了生死瞬间,张华说自己的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然而,比张华更加痛心的,是那些遇难者的家属。10月12日16时许,在河北省平山县殡仪馆的门前,数十名遇难者家属都聚在殡仪馆的大门外。
遇难者家属等待见亲人最后一面
遇难者家属在默默等待
一道高四五米的黑色大铁门,将这些家属与事故中遇难的亲人阻隔,就在杂草丛生的路旁,他们三五成群地蹲坐在路旁,凉凉秋风中不时还会传来他们低声的哀嚎。
“我现在感觉身体像被突然掏空似的。”遇难者家属李娇(化名)已经没有力气过多说话,一屁股坐在路边的边石上,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脸色苍白。
据家属们介绍,他们亲人都是在敬业集团工作,大多数都是一线工人,他们所乘坐的班车,是集团给员工的福利,也确实方便了大家上下班。
不过,当时大巴车里的员工,也并不是都是一个车间或者一个部门的,而是按照车间划分,比如一、二、三车间乘坐一辆,四、五、六车间乘坐一辆。
这些遇难者平均年龄40多岁,其中有一名36岁的男子,他的父母已经60多岁,看儿子最后一眼时,老人家痛哭流涕,从殡仪馆出来时,他的母亲连路都走不稳,任由眼泪肆意流淌,凌乱的花白头发遮住了一侧额头。
遇难者家属们来到殡仪馆门前,就是为了见逝去的亲人最后一面。据了解,此次遇难者中,并非都是本地人,还有一些外地人,所以很多家属在事发后还没能及时赶到。
其中一名40多岁的遇难者就是河南人,事发后他70岁的双亲连夜赶到了现场,他的父亲头发已经全白,母亲体弱,两位老人就这样站在殡仪馆的门前等候着见儿子最后一面。
这名遇难者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如今一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母亲的眼里已经再也哭不出泪,因为之前过度伤心,她的眼睛异常红肿。
目前,这些家属们都在积极与相关责任方进行商谈,关于具体理赔事宜尚未敲定。
涨水了还过桥 是司机执拗还是管理不当?
在采访中,不少家属表示其实他们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这么大的水,为什么这辆通勤车非要从这里走?
“我认为涨水可能是一方面,但听说下雨时已经对这里进行管控了,为什么这个车还能过去?”一位家属表示,连日来大家都在围绕这个问题在纠结,他们也不知道问题是出在司机身上还是哪个环节?还有就是桥为何没有防护设施?
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平山县交通运输局曾发布通报称,钢城路滹沱河大桥工程是连通滹沱河南北两岸区域的控制性工程。项目全长1.26公里,包括主桥一座长817米,引道443米。计划于2020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计划工期18个月。
经县政府批准,钢城路滹沱河大桥工程采取全断交施工,断交时间为2020年12月15日至2022年6月15日。
由于钢城路车辆流量较大,为避免发生道路拥堵,断交期间一切大型运输车辆绕行S241(宝平公路)和乡道南苏线,小型车辆优先绕行S241(宝平公路)和乡道南苏线,也可通行县道陈孟公路和新修建的便道。
也就是说,这是一座临时启动的桥。此外,根据公开报道,河水暴涨时,当地相关部门已经对桥进行了管控,但敬业集团这辆通勤车还是上了桥。
事发后,驾驶通勤车的司机已经被控制,官方层面针对这一情况,并没有进行说明。
因为倾覆的通勤车为第三方租赁,因此关于车辆为何涉险过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有人认为肯定是第三方公司司机执拗,还有人表示也许是敬业集团强制要求,众说纷纭。
起底敬业集团 世界500强企业 事发前曾发提示
10月12日,记者探访了敬业集团,该集团目前依然在正常运转,据公开报道,甚至连通勤车中幸存的工人,都已经投入了生产之中。
在敬业集团门前,下班时间不少员工进进出出,该集团的大巴车也没有停运。
据敬业集团员工介绍,事发路段涉水断交后,集团内部第一时间采取了应对措施,比如增加临时宿舍以及运行班车等,同时也提醒了相关车辆绕行其他道路,至于为何涉事通勤班车还是走了事发路段,他并不清楚。
此外,在网络上,一份疑似敬业集团内部聊天截图也流传开来,内容显示,在事发前下暴雨时,该集团发出过温馨提示:“根据王母桥断交情况,为保证今明两天员工按时上下班,办公室增加运行班车及临时宿舍,所有往返平山方向人员,尽量乘坐班车,小车非必要不通行,通行小车请绕行沙东路,感谢大家的理解。”该温馨提示落款日期为10月7日,也就是事发前4天。
那么敬业集团在当地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据当地居民介绍,敬业集团在平山县甚至在整个石家庄都数得上,谁家要是有一个人在敬业集团上班,那是全家的骄傲。
据当地人介绍,在敬业上班一般都能拿到四五千元的工资,好一点的岗位甚至可以拿到一万元以上。
敬业集团的存在,在当地解决了很多人的工作问题,甚至连到现场处理遇难者后事的家属车上,都还张贴着敬业集团的标语。此外,据知情者介绍,就连事发时通勤车经过的那条“钢城路”都是敬业集团出资参与建设的。
记者调查发现,2021年8月10日,河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敬业集团以超二千亿的体量,领航了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百强。
敬业集团是一个以钢铁为主业,下辖总部钢铁、乌兰浩特钢铁、英国钢铁、云南敬业钢铁、广东敬业钢铁,兼营钢材深加工、增材制造3D打印、国际贸易、旅游、酒店的跨国集团,现有员工31000名。
2020年集团销售收入2244亿元,实现税金39亿元,全国500强企业名列166位,2021年甚至首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名375位。
就是这样一个钢铁王国里,因为一辆通勤车,逝去了14个员工,留下的是家属们无限的悲伤。
津云新闻记者 沈末 发自河北平山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津云锋声】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