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怎能不忧天 李德/文

发布一下 0 0

人们常将无根据的忧虑比喻为“杞人忧天”。“天”怎能塌下来呢?科学研究也表明,杞国人所忧的天文学上的“天”是不会塌的。但如今,人们所说的与人类休戚相关、弥漫于地球周围多种气体组成的、在太空中观看犹如地球纱巾似的大气圈,即空气构成的“天”,却有“塌”下来的隐患,甚至正发生着令人类忧心忡忡的仅次于“塌”下来的可怕危机呢?


“天”已变矮


最近(2000年2月)英国科学家发现,大气层顶部距地面的高度自1958年以来,已降低了8045米。他们是在分析了过去40年(养布偶的备注:指公元2000年以前)中向大气层顶部电离层发送并接收无线电反射波的实验记录之后,发现这一现象的;并认为,这一现象非常敏感地反映了全球环境的变化,极有可能是气候变暖趋势造成的。地面温度每上升2-3℃,就会使大气层上部的温度冷却50℃,从而导致天空最顶端的高度降低。虽然“天”变矮是福是祸尚不太清楚,但却告诉人类:“天塌不下来”的说法正面临挑战。


“天”出现了臭氧空洞


在天空的10-50公里处,有一富含臭氧的臭氧层,它能吸收来自太阳辐射九成以上的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生物的绝妙“钢盔”,保护着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免受“枪林弹雨”——紫外线长驱直入,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杀害海洋生物,阻止植物的叶茎生长等。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家发现在南极地区10-20公里的上空,有一面积相当于美国本土之大、高如珠峰的臭氧空洞,且范围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近年来科学家还在北极上空发现了另一个面积相当于南极臭氧空洞三分之一的臭氧空洞。据卫星观测全球的臭氧含量每年约下降1%左右。这些均表明:天空的臭氧含量在下降,臭氧空洞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已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近年来(2000年3月),一些西方国家和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在天气预报中,开始发布紫外线强度预报,就是针对臭氧含量减少的实际情况,提醒人们户外活动时注意保护,以免受到紫外线危害的一种策略。


“天”越来越热


地球上生命的出现与生存下来,正是得益于地球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等气体的奇妙组成,使得全球平均气温约为15℃。这一温度在过去1万年间的变化也没有超过2℃,可谓恒久不变。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日益加剧,至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增加30%,目前还以每年0.5%的速度增加着。专家还预测,若不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气温将以每10年0.3℃的速率上升,21世纪将是地球最近5万年来最热最难熬的100年。21世纪末,气温将比今天高出3.5℃,这一升温速度比过去10万年都快!

天越来越热将使冰川缩小,海平面上升,大量低地和沿海岛屿可能被海水淹没。但更令人忧心的真正危险是引起疾病的流行,危及人类的健康。近年全球飓风频发、洪涝干旱肆虐、热浪滚滚、多种传染性疾病的死灰复燃等等都是天变热后的一种可怕的表现。

另外,天气越来越热还将导致另一种危机的出现,即大气中氧气含量会随着地球绿色植被逐年锐减、制氧量的下降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耗氧而降到无法工作的水平。当大气中氧的含量降到20%时,其功效将随之降低,而目前氧气的浓度约在22%。若不采取措施,人类历史的终结,不是缺食、缺水,而是无氧窒息。因而氧气的不足何止是一种危机呢!

天可谓已危机四伏。但纵观这种种危机,可以发现均是人类自己酿造的苦果,是人类活动导致自然界的严酷报复。

(全文完)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4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