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十四五”期间拟建设不少于750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发布一下 0 0

封面新闻记者 邵萌

10月18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国家卫健委印发《“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由中央财政带动地方投入,从国家、省、市(县)不同层面分级分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在定向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和委属委管医院进行关键技术创新的同时,实施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促进临床专科均衡、持续发展。

规划强调,在国家层面,除国家医学中心和委属委管医院定向支持项目外,每年至少支持各省建设 150 个,“十四五”期间累计不少于 750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相关专科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提高重大疾病诊疗效果、降低诊疗成本、提高诊疗效率或打破技术垄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省级层面,31 个省份每年合计支持至少 1000 个,“十四五”期间累计支持不少于 5000 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诊疗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市(县)级层面,“十四五”期间 31 个省份累计支持至少 10000个地市级和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形成网格化临床专科服务体系,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推动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规划指出,“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通过持续的支持和建设,我国临床专科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但目前我国临床专科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与“十四五”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一方面,专科资源分布不平衡。从地域上看,优质专科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和省会城市,中西部地区和非省会城市专科服务能力发展不足。从专科层面看,部分专科基础薄弱、发展迟缓,整体医疗质量、技术水平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特别是康复、病理、精神、儿科等专业。另一方面,医学前沿跟进不够,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的能力不足,进入不到国际第一梯队,特别是解决新发重大卫生健康问题的能力不足,集中表现在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传染病等相关专业。

规划介绍,“十四五”期间,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

一是提升医疗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技术创新转化。支持相关临床专科不断拓展诊疗方法,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诊疗效果,形成技术优势。大力扶持包括传统内镜治疗、宫腹腔镜治疗、介入治疗、穿刺治疗、局部微创治疗和改良外科手术方式在内的微创技术发展,逐步实现内镜和介入诊疗技术县域全覆盖。同时,坚持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加强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特别是再生医学、精准医疗、生物医学新技术等前沿热点领域的研究,争取在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二是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积极吸纳先进的诊疗理念,研究推广MDT、快速康复、中西医结合等新诊疗模式。积极推动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加强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探索实践,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争取在手术机器人、3D打印、新医学材料应用、计算机智能辅助诊疗、远程医疗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三是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融入专科能力建设工作,采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科学管理,加强质控指标应用和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收集、分析、反馈。以医疗质量安全情况为循证依据,开展针对性改进。

四是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培养为主的原则,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包括顶尖人才、技术骨干、中坚力量与青年医师等不同层级的专科人才梯队。在优势学科领域,注重医学交叉领域、再生医学、中西医结合等复合型创新团队建设,在均衡发展基础上有重点的发展特色亚专科;在薄弱专业重点加强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打造高质量的临床服务团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