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深秋来得让人措手不及,以前可能有个过渡期,而这次直接是“速冻”的节奏。忽如一夜冬风起,吹透了整座城市,一下子就过度到了冬天的节奏。
换季更替衣柜衣服是必然,然而给女儿和老公收拾衣橱很快,他们的衣服很少,常穿的就那么几件。收拾妥当,不禁感慨,原来,每个人需要的并不多。
图片
看到一篇文章《你什么都不舍的扔还谈什么生活质量》。
主要讲述的是生活中扔掉不必要的包袱和累赘,才能把更多有价值的事物邀请进来。
扔的过程就是懂得取舍,也是一种选择的过程,如果什么都舍不得扔,只能是堆积一些看似有用的垃圾。
打开衣橱,衣服被塞的满满当当,而几年前已经过时的衣服只因为当时购买时比较昂贵,还是舍不得扔,但是每年又不去穿它,挂在那里只是多了件落灰的衣服而已。
家里过了期的旧杂志,摆放在鞋柜里积灰的鞋子,也舍不得扔,或许你觉得它们并没有坏,也许有天还能用的上。
直到后来,你的衣橱再也塞不进衣服,鞋厨再也摆放不下鞋子。你才能意识到,它们变成了占地方的垃圾。
图片
要让“物有所用”而不是“物有所累”
买回的一件件衣服,一双双鞋子,都是为了取悦我们自己,也是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方便。但如果一件物品,你已经不用不到它或者不喜欢它了,就不用勉强自己去适应它,如果这样就会“物有所累”了。
我们要做到的是有生活的掌控感,而不是被生活所掌控。
生活就是要实时清理才能轻装上阵。
樊登老师就说了他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出差多地去演讲,不免受到当地人的爱戴,临走的时候给樊老师带上好多土特产,樊老师就带着这些“厚爱”赶飞机,由于土特产太重,差点因为带上它们而误了飞机。
事后带回家的土特产,樊老师也没吃,而是分给了家里人。回过头来想:“我又不吃,带这么多土特产有啥用呢”?所以,以后再出门演讲,对于当地人的热情,樊老师只是表示感谢,而不带土特产回家。
这就和出门旅游一样,皮箱里带上太多的东西,只会让自己的旅行脚步加重,旅游本是散心,而还要拖着重重的皮箱,玩的心情都不会太美好。
同样的道理,对待生活也应该如此,太多的杂物会让生活的空气不容易流动,空间变得狭小,心情空间也会萎缩,所以我们需要空出更大的空间让空气流动起来。
生活上的清理和心灵的清理过程一样,内心烦乱、幽闭的人多数房间也比较杂乱,而开朗活泼的人,也喜欢把房间打扫的窗明几净。
原来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才会越幸福,后来才发现,生活越简单,反而更轻松。
给生活播下删除键吧,给自己留一份清静,留一份轻松。适时给生活做做减法,才能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享受生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