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利弊

发布一下 0 0

现在好多家庭几乎都是爷爷奶奶带孙子辈,然后,就这个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延伸问题。

我小时候和弟弟都是跟着奶奶长大的,9岁时转学去了我爸工作的地方。我妈姊妹6个,我有俩舅,我外家自跟起就重男轻女,我妈还是老大,从小看着弟弟妹妹比较多,所以她不喜欢孩子,可能也更不喜欢女孩吧,反正从我记事起我就跟着奶奶。我奶这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对我们的教育也是,从记事起,出门前必须手脚脸都洗的干干净净的,衣服即便不穿新的,也必须干净整齐,口袋里装着手帕(那个时候没有纸巾,只有称斤买的粗卫生纸,方便用的)。出门前,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别人给东西不许接,我们接别人东西前先看看她的脸色,如果奶奶不看我们,不吭气或是和别人说这话,就表示她不同意,如果她同意的话,会说拿着吧。小孩子,想要或是不想要,都表现在脸上,奶奶如果看出来了,那她就会想办法或是买来,或是自己做来,如果没有经过她同意,接了别人的东西,那她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着竹尺,这个时候,我就会知道伸出那只手了(那只手接的东西伸那只手)。所以到现在我还是会习惯性的拒绝。我爷爷是个退休的干部,知识储备很强,所以从小他就教我认字,实数,最主要的是对疾病的防控认知,记得那会我刚上2年纪,一次打预防针,要2块钱,全班20几个学生,就只有我爷爷领着我去打了,其他人都没打,每次预防针都不曾拉下,每次打预防针爷爷都会给医生1角钱,医生会给我两颗大山楂丸。铅笔,橡皮,本子要写两面的,然后拿着铅笔头,橡皮块,旧本子去和爷爷换新的[捂脸]。吃饭的时候,要大家都坐好了才可以动筷子,菜吃自己面前的,夹菜要用馍馍接住,不能掉那都是,筷子不能在碟子里乱翻,因为不是你一个在吃饭,等等,诸如此类的习惯都是在俩老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会的,而且好多习惯都是我终身受益的。奶奶疼爱但不溺爱,错了也会挨打,对了也会奖励,她的思想从不固守,虽然没上过学,但是她跟着爷爷也认了好多字,这一点让我很是佩服。不管是衣服,鞋子(我和弟弟从小穿的鞋子,都是奶奶纳的手工布鞋),还是吃的等,只要她看一眼她都会做。也许这就是现在说的动手能力强吧。

我奶奶去世好多年了,我很想她,很想很想她![泣不成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