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熟”的有趣案例

发布一下 0 0

教培从业七年以来,接触过大约1000个左右的 . 咨询案例,其中9-15岁年龄段的孩子占到绝大多数。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家庭父母虽然和孩子朝夕相处,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但是对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却缺乏足够的观察和客观的认识,或者说很容易带入成年人视角去形成想当然的固化认知。这之中包含着太多鲜活的案例,想来觉得有趣,今天围绕就“早熟”这个主题和大家做下趣味分享。文中的年级和故事均是“原汁原味”的真实案例,专门选择相近年级没有刻意加工,力求把这个年龄段孩子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案例一:男孩,四升五暑假咨询。妈妈属于高知人群,强势且具备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对孩子的管理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在她的认知里,孩子马上五年级了,可一点都不懂事;同龄的女孩又听话又乖巧,对学习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概念和时间规划能力。在她的眼中孩子就是晚熟冥顽不灵的代表,于是乎,封建家长式的计划和命令成为了家庭教育的绝对主导。哪天如果作业没有按时完成,就不要睡觉,妈妈也会陪着孩子一起独坐到天亮,家庭氛围低落到了冰点。经过系统咨询,我发现其实情况和妈妈认知的完全相反,他家的孩子根本不是晚熟,相反是有点“早熟”。她不分青红皂白,脱离实际情况,用管理小朋友的方式去和一个已经自我意识觉醒的“早熟”孩子沟通,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

我的分析依据如下:在咨询中妈妈讲到一个案例,孩子三年级时在学校上体育课,打闹过程中羽毛球拍不慎脱手,正巧砸中同学的嘴巴。导致同学半颗牙齿脱落且伴有微量出血。按照常理,三年级的孩子造成了“流血”事件,会在围观同学的惊慌中手足无措,找老师解决。可是他家孩子的表现却显得十分“异常”:

(1)他镇定自若的上前检查了同学的伤势觉得问题不大

(2)他冷静的给出了自己的处理方案,让同学选择“公了还是私了”,劝说同学达成“私了”协定

(3)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又找人凑了一点合计58元,最终摆平此事,受伤的同学最终没有告诉老师和家长

我们先不讨论这种处理方式的对与错,但从这个小小的事件中可以明显提炼出以下几个信息:这个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心态比同龄人稳定且具备了自己处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雏形。我们的家长习惯性的把孩子当做没有思考和鉴别能力的小小孩在对待,其实没有真正的从细节中观察到孩子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也没有站在与孩子平视的角度上去沟通。其实只要换个视角,我们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发现。


案例二:女孩,三年级。从孩子的体态上观察,就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第二性征明显比同龄人突出。小朋友在家几乎不和父母沟通,在父母面前永远展现出一张生无可恋的“死鱼脸”,呈现出很典型的青春期叛逆特征。当我们支开父母后,发现孩子立马变成另外一个人,眼神中充满着灵动的色彩,甚至是有些表演的欲望。她告诉我们她二年级开始在班上做“代购”,每年可以赚10000多零花钱。我惊讶的调侃她,你是做“日代”还是“韩代”;她微微一笑,故作神秘的告诉我都不是。她们班上的小朋友这个年龄阶段都没有手机(都是电话手表),但是零花钱却普遍比较充裕,于是她敏锐的捕捉到了商机:用自己的一部手机,帮助同学们通过淘宝购买一些平时想买但小商店里没有的玩具和商品,下单后用PS软件把价格P高几块钱,然后找到同学现金结算。同龄二三年级的小朋友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发现这些猫腻,于是乎她靠着人工制造的差价,每年从同学身上赚取1万多元的零花钱。听完不由惊叹,这个小朋友的观察力和机会的把握能力,商业模式的构建能力,让很多成年人感到汗颜。


案例三:女孩,小学四年级。爸爸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家里经营着一家制造企业;家里还有个哥哥,年龄差较大,已婚。小朋友画着精致的淡妆,眼神不像同龄小朋友一样天真烂漫,反而有一种看透人情世故的精明。

小朋友的家庭比较复杂,她和哥哥是同父同母的原配所生,但是爸爸已经结了两次婚又离了两次婚,最近又有了新的女朋友。小朋友最近在家拼命的作闹,千方百计的阻止爸爸和第三任的发展。由于孩子是在读,平时感受不到太多家庭温暖,反而和我们的班主任比较亲近,她毫不保留的告诉我们:她的作和闹,不是在表达情绪的不满,而是因为爸爸离过两次婚,每离婚一次都会分走一半的财产。她观察到她哥哥结婚时,爸爸已经没有太多实力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了,如果再结一次婚,等到她长大以后,可以分给她的资产就更少了。所以她要拼命组织爸爸再婚,主动捍卫属于自己以后的利益。听完这个理由,我们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同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真的具备很大的差异性。作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有时候反而是我们比较“单纯“,想当然的把孩子看做没有太多思考能力,殊不知在这样一个网络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接触到高密度的信息量,再叠加对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真的不容忽视。

写下这些案例,一来觉得有趣,二来希望启发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思考,用更加平视的角度观察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做到因材施教和合理引导。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5348.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