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1368年的机会,西安再也难以成为首都,问题根源在哪?

发布啦 0 0

作为一名非西安人,笔者有幸在西安生活过4年,度过了人生中较为重要的大学生涯。如今不管什么时候提起这座城市,内心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反正就是百般向往

纵观中国自古至今,历代王朝、割据政权以及各个少数民族,曾经建立过217处都城,但这些都城,绝大部分都如昙花一现,长安却在长达1077年的时间做过11个王朝的首都

. 无法想象它身处什么样的唯独,但说它是“千古一城”一点也不为过。多少文人骚客在这吟诗作对,留下他们的风流事迹和千古诗篇?多少帝王在这歌舞升平,实现他们的宏图伟业?

错过了1368年的机会,西安再也难以成为首都,问题根源在哪?

这座城市不仅有古都的风采,同时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比如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再比如是隋唐大运河的起点等等。

对于一座城市的喜欢,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历史文化积淀。但这种盛气在公元907年唐代灭亡以后,似乎就衰竭了。很多人认为还有一个皇帝叫李自成,曾在西安建立过大顺政权。

该说不该说的,这人算皇帝吗?就算是皇帝,那后来不还是迁到北京了吗?说再多也没用,王气已尽。宋元两朝除外,人家压根儿都没有把长安作为备选项,只有朱元璋思考许久。

错过了1368年的机会,西安再也难以成为首都,问题根源在哪?

公元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大明,西安错过了它最后一次机会。作为一名旁观者,内心不免会有诸多疑惑。古代那么吃香的一个城市,为何后来无一人选择它

考察西安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其中的趣事儿,毕竟朱元璋并不是没有考虑过长安,而是因为某种原因最终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大明建立时,朱元璋在刘伯温的建议下选择了南京作为都城,但内心还是比较钟意长安。不过朝代刚刚建立,还是要以维稳为主,别什么都还没做,大明就灭亡了。

前后经历了30多年的铁腕统治,朝代日渐强大,朱元璋也有精力去思考其他事情。1391年,朱元璋决定派嫡长子朱标去西安考察,说白了他还是偏向于这里

错过了1368年的机会,西安再也难以成为首都,问题根源在哪?

朱标这个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现实绘制了长安的地图,随后对民间进行巡视。但长达一个礼拜的过程中,给朱标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穷”。

虽然是曾经盛唐的都城,宋朝时期经济文化不断南移,这里的财富全部被带走了。如果执意要在这里建都也不是不可以,必然要迈出发展的第一步。

当时朝廷上还有刘伯温、李善长等大臣,他们表示短期内克服的是经济困难,但长远地看还有粮食运调等问题,这样下去恐怕不是办法。

错过了1368年的机会,西安再也难以成为首都,问题根源在哪?

思来想去朱元璋还是下定不了主意,时不时地还在朝中提起。没过多久朱标去世,朱元璋再也没想过这件事儿,一直持续到自己驾崩。随后靖难之役爆发,这也代表着西安再无机会。

固有弱点

唐朝之前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战略方面的需要。诸位脑海中都有全国的地图,如果要想上下统一,应该从哪个位置出发?

战事上的胜利是多方面的,比如最基础的粮食供给。南方的气候更适宜种植,北方动不动干旱直接导致的就是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如果身处安定的环境中还尚且罢了,如果战争爆发了呢?为了能够顺利地将外边的粮食运到长安,隋朝修建了大运河,只为方便粮食的运输。

错过了1368年的机会,西安再也难以成为首都,问题根源在哪?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一条水运的新线路诞生后,粮食运输问题不但没有解决,东南地区渐成全国经济的中心。

当时的科技和军事并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将南方的粮食运动到北方,地势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船只不能逆流而上,这样一来就有了很大的困难

很多人认为这是不是可以走陆运,如果能走陆运,隋朝修建大运河的目的又是什么?正是因为陆运方面的种种因素,比如强盗截胡等等,他们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错过了1368年的机会,西安再也难以成为首都,问题根源在哪?

起初唐朝因为富裕,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到了晚唐时期这一问题彻底地凸显出来。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后,长安所有的优势全无,这才让他被迫把都城定在了开封

重心南移

纵观整个历史的发展,定都从来都需要仔细权衡。无数统治者之所以选择长安,很大程度上因为它是四塞之地,四面关城、易于防守,即安全系数很高。

记得当时娄敬在劝刘邦定都长安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陛下入关而都之,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言外之意也很明显。

说白了,财富来自于江南,而农耕时代,对农耕民族威胁最大的始终是来自大漠和东北的游牧渔猎民族。你是选择财富还是选择安全,完全在于朝代的统治者。

如果你在乎前者,毫不犹豫地可以选择江南,宋朝就是最真实的写照,钱多得都快要溢出来了;如果你在乎后者,那你就直接选择关中,谁也无法撼动你的地位。

表面上是这样谁,人们常讲“有钱能使鬼推磨”,谁能保证会一直安稳地度过接下来的生活?生物承载力不高,一旦爆发战乱,物资输入变得十分困难。

特别是五代十国后,常年战乱让北方经济再次萧条,中国经济的整体南移趋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社会越来越浮躁,生活物欲纵横,人们慢慢学会了享受,自然都选择了南下

错过了1368年的机会,西安再也难以成为首都,问题根源在哪?

短命还没钱,要是你相信你也会拒绝长安这座都城。紧接着就是朱棣迁都北京,一直持续到今天。如果1368年朱元璋在为大明择都时选择了长安,必然也会一直成为都城持续到今天。

写在最后

长安大道无行人,黄尘不起生荆棘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这是南宋诗人李献甫在后来到达长安时留下的一首诗,可想而知当时落寞到了何种程度。

虽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这一切早已成为历史。如今的西安再次焕发青春,将古典和现代化结合演绎到极致。发现历史,发现自己,这座古都值得你前来一睹其风姿。

我是溯古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5351.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