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的“根”

发布一下 0 0

以前,人们总说落叶归根。那时故乡是根,而现在所谓故乡已变得千篇一律,成了一个地理位置。故乡沦陷了,一切皆匆匆变幻。那么,心灵的根扎往何处?人是一株脆弱的芦苇,今日所依赖的一切可能转眼不复存在。我们不得不寻找一方永恒的土壤扎根。我们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而文学又是它最好的载体,没有什么能比这更永恒了。对我来说,对每一个 扎根于此的人来说,我们应当庆幸。
以文学为根,任物换星移,自闲庭信步。读过的书,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或是空间的变换而改变。它始终是当初的模样,不会变更一个字。当重新翻开它,回忆会被唤起。可以想起那些午后阳光下的惬意,冬夜孤灯下的入迷,记起儿时的理想,不忘过去的自己。而根的意义,远远不仅在于保存个人的回忆。在它的深处,是整个人类的集体记忆。根,是地下的枝,在时间与空间两轴上延伸,在油墨书香里,我们潜回五千年前华夏文明的伊始。一场场刀光剑影的战争,一个个不可一世的帝王。根,连接起了史书中一个个的文字,将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展开,使我们得以一览满天人类闪耀的群星。
根,也终究是精神的寄托。它艰难地向下生长,不断深入触及人类精神的内核。在油墨书香里,纸张一页页翻过,无数的文字涌入大脑中。或艰深晦涩,用心仔细打磨,才能发现永恒的宝藏或是更深地追问。坐听《广陵散》,静思陶潜弹奏的无弦琴,乘着赤壁下的孤鹤,不知它将飞往何处,只见纷乱的现实愈来愈小。一个人以文学为根,便拥有了知识的广度与精神的深度,足以抗衡时代的乱潮。倘若一个民族以文学为根,便是将人类的全部智慧与崇高播洒到每一个角落。纵使长夜将至,纵使故园荒芜,也总会有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