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无论是在建设事业上还是为人品质上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人,而在为人处世上,原则性也是毛主席一生都在自我要求的标准。私事公事他都不会让其触碰到自己的底线,而他的底线就有不愿意擅自使用特权,不以公谋私这一条。对天下事如此,对自家人更是毫不含糊,“不搞特殊化”也成为他一度教育儿女的重要家训。
01
在早些困难的时候,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因为长期没吃上东西导致营养跟不上生病,当时部队里的卫生护士长心疼李讷给了她两块饼干,被毛主席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可想而知毛主席对自己的原则有多坚定。可就是这么坚定的毛主席也有为一个人破例过一次,这个人跟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罗一秀有关。
在大家对毛主席妻子的认识上,相对于杨开慧、贺子珍和江青三位,罗一秀算是籍籍无名的一位妻子了。有一些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是革命烈士杨开慧,其实不然,毛主席在认识第二任妻子杨开慧之前就和罗一秀结婚了。那时候的毛主席还没参加革命,所以很多关于这段婚姻甚至是罗一秀的资料都没有过多的记载。
02
清末年时期,国民思想的封建程度还很高,绝大多数儿女的婚姻大都是给父母包办了,而毛主席和罗一秀的婚姻也成为那时候的常态之一。那时候的毛主席还是个少年,心怀远方志在四方,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父亲却不同意,毛顺生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希望毛泽东老实在家待着务农,两人僵持不下,最终父亲想通过与罗一秀这段婚姻来束缚住儿子。
那时候的罗一秀比毛主席大四岁,但毛家考虑到都是当地人比较了解而且门当户对的,加上罗一秀表现得也很勤劳俭朴,人长得丰满体面还有文化,毛家人就对这个儿媳妇很满意了。虽然毛主席一开始对罗一秀并没有什么感觉,但他也没有表现得很失礼。而且看到罗一秀夜以继日地给自己家辛苦操劳,孝顺父母,毛主席的内心就有着怜悯之意。虽然两人的相处不是很亲密,但也没有生疏僵硬。
03
但可惜的是,这段婚姻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在结婚后的第三年,罗一秀便病逝了,享年21岁。而在罗一秀去世之后,毛主席也终于说服了父亲让自己去外出游学。虽然毛主席很少向人提及这段往事,可在他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有愧于罗一秀,对妻子有愧,对妻子的家人也同样过意不去,也正因如此,建国后毛主席才破了一次例。
在妻子去世后的时间里,毛主席一回到老家都会去看望慰问老丈人,建国后有一次,罗一秀的亲哥哥托人给毛主席带一份求职信,希望毛主席可以给他在北京谋一份好工作。毛主席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很为难,这虽然用不上什么权力,但和自己一贯作风有差,来回斟酌反复挣扎后,最终在北京给他找了一份小工作。
结语
毛主席的一生有着四段婚姻,在这四位妻子里面,毛主席亏欠最多的人就是罗一秀,有着夫妻之名,妻子照顾着家长里短,作为丈夫却没有给到她应有的呵护和疼爱,最终还让她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怎么想心里都会过意不去。这是毛主席对自己唯一的一次破例,为了弥补对罗一秀的亏欠,这也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念旧的人有情怀,伟人的情怀更甚,平凡而又伟大才最真实。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