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不只是符号

发布一下 0 0

来源:读特

中国人取名字是非常有讲究的。特别是古人给人取名,不仅有名有姓,还有字有表,“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三者一体,涵盖了一个人的全部品格。据《礼记·内则》记载,一个孩子出生后,“名”是在百日那一天,由母亲抱着婴儿来到厅堂见他的父亲,父亲郑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给他取名。名取定之后,母亲再把孩子抱回内室,将孩子的名字通告亲戚朋友,随后报告给地方长官,以此名入籍登记。由此可见,古代的命名仪式非常隆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首要大事。这古老的仪式虽然并未传承至今,但给孩子过“百天”前起名字的风俗依然长盛不衰。到了今天,中国人更是发展出各种各样系统化、复杂化的取名方式。名字代表着人们赋予人或物的美好寄寓、祈盼和祝愿。日久天长,名字更沉淀着时间的给予和文化的传承。

想起《说文解字》上曾说,有一种鸟的名字叫做“离”,离者,离黄也;而离黄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黄鹂。黄鹂,也有人将其称为黄莺;草长莺飞,两个黄鹂鸣翠柳;都代表着春天的到来,最丰盛的草木花间才会有莺鸟的啼叫。而“离”字的意涵中流传时间最长以及迄今运用最广的意思则是“离开”、“别离”。《易·说卦》中云:“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意思是,“离”指的是太阳的光明,天然生长的众多物种在阳光的照射下都将自己的形貌完全显现出来,“离”的位置在南方,相对应的则是仲夏时节。这样的命名真是意味深长,不知道古人将黄鹂称之为“离”,是不是意味着人们看到的是鸟儿和春天一样,是流动的,是会飞来也会离开的?黄鹂虽美,春光虽好,但它们都是要“别离”的,所以更应小心翼翼将之爱怜。古人对生命万物的理解和命名真是心思别具,不仅有形有神有影,还赋予了它们关于生命的思量,关于世事的体谅。

人类甫一降世,便忙着指认这个世界,万事万物都应在人类的表意体系中有一个名字:泉水、山脊、谷粒、飞鸟、樱花、葡萄、火苗、洞穴、雪花、冰山、春天、猎狗、老虎、桃子、火车、马路、星座、轮船……如果不能从这众多、具体的物事中抽象出一些状态和规律,分别赋予它们名字,人类也许会在混沌中艰难摸索,难以前行。当事物拥有了自己的名字,我们在指认它们时就变得清晰明了,世界遂形成可以相互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秩序。“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便是人类更具情怀的渴望和向往,当我们念出那些名字,我们的心灵便会充盈着归属感和温暖。

(原标题《名字不只是符号》)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