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20日,原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李宗仁携夫人郭德洁女士,在阔别祖国16年后,几经波折,历经险阻,在周总理精密的安排下,从美国回到北京。
周恩来总理亲自带队,由贺龙、陈毅、叶剑英、罗瑞卿等党内人士、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如李济深、章士钊、原国民党起义将领如张治中、黄绍竑等111位社会各界名流组成的接待团,为李宗仁夫妇举行了盛大隆重的欢迎仪式。
7月27日,由中共中央安排,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中华民国末代总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终于握手言欢,在为欢迎李宗仁归来的宴会上,毛主席亲切地问李宗仁,德邻公,这次回来有什么想法?
李宗仁内心想了很久,他觉得他提这个要求肯定不过分,因为他之前的很多部下都当过这个职务,比如程前,比如张治中,他对主席说他想当人大副委员长。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委婉地拒绝了。为什么毛主席会不同意呢?
李宗仁:从小父母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这一生的性格和命运
1891年8月13日,在广西省临桂县(现为桂林市临桂区)临桂区两江镇浪头村的一户人家里,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又迎来了第三个儿子,他就是李宗仁。
李宗仁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家里还有二十亩农田,这在当时属于且耕且读的家庭,父亲给别人授课,家里的农活基本上都是靠母亲一力承担,可是当李家又迎来第十一个孩子(夭折3个)的时候,家里那点土地产的东西加上父亲的那点微薄的薪俸就很难维持家用了。
所以李宗仁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经常揭不开锅,很多时候李宗仁不仅要和母亲在农田里干活,有时他还去粮店当过小伙计。
然而,这样的家庭却给予了他强大的精神食粮。
他的父亲曾经去马来西亚当过华人劳工,在务工的时候曾经作为华工代表带头和英国殖民者的工头做过抗争,从马来西亚回来后,他的父亲虽然给别人当私塾老师,但是他把他的见闻和知识都传教给了自己的李宗仁,也包括了他的正直和曾经为穷苦人向土豪劣绅及地方恶势力的抗争精神。
正如李宗仁后来自己所说,他以后带兵打仗和治理地方的时候,总是想起自己的父亲。
更为关键的是,李宗仁的父亲力主李宗仁去读陆军学校,为李宗仁走上军界起到了极大作用。
不过,对少年李宗仁影响最大的却是来自他的母亲——一位克勤克俭的广西妇女。
在当时,也只有广西妇女不缠足,能干重活。李宗仁的母亲基本上是家里最大的劳力,二十多亩土地全靠她一个人去劳作,而且从地里劳动完回家后,还要操持家务,照顾孩子,母亲任劳任怨的把孩子们都抚养成人。
而且,母亲不仅以身作则培养了孩子们要有责任要有担当的精神,更重要的还时时讲述做人的道理。
比如,一次因为地里收成不好,李宗仁的母亲带着他挑了箩筐去外婆家借债,外婆却小气得很,情愿把粮食放高利贷出去吃利息,也不愿意帮自己的女儿和外孙,母亲最后和李宗仁空着手回家,路上说对李宗仁说:你要靠天,天靠不住,你要靠地,地也靠不住,你要靠爹娘,也有时候靠不住,将来你要努力,什么都要靠你自己。
还有一次,地里收了谷子,母亲和孩子们一起把谷子都放到框里,然后再一筐一筐往家里搬,在他们搬回家一筐回到地里的时候,发现地里装好谷子的筐里谷子都少了很多,明显是邻居偷了谷子,母亲教导李宗仁不仅不要吵嚷,还要和邻居相处如怡。
再有另一件事,当李宗仁家稍稍富裕的时候,有穷苦人家来借债,他的母亲总说:将来有的还就还,没得还也不用还。
这一切对小小的李宗仁来说,都是不言之教,为以后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打下很好的基础。
从立志要成为“养鸭汉子”的小男孩,到革命队伍中的“李猛仔”
在李宗仁小时候,母亲曾问他,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他说,我要当个养鸭的汉子。
因为他小时候和母亲辛苦的在地里劳作,他看着养鸭子的邻居整天优哉游哉地养个几百只鸭子,而且到售卖的时候,比他们辛勤劳作带来的收入还高,在那时的李宗仁看起来,养鸭子比种田更容易赚到钱。
后来,稍微年长一些,李宗仁去了县里小学读书,可是用李宗仁自己的话说,坐了两次红椅子(也就是倒数第一名),上了两个学期,就辍学了。
辍学后,他又去“省立公费纺织习艺厂”当学徒,学了半年后,回家自己原计划开厂纺织,结果发现自己只学了个皮毛,什么也不会,纺织厂也黄了。
1908年,在父亲和友人的大力支持下,李宗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当时鼎鼎大名的蔡锷将军是小学堂总办。
1910年的时候,李宗仁还加入了同盟会,据他回忆,当初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失败的时候,他们也曾想跃跃欲试在广西搞起义,结果筹备了半年,还没等他们开动,1911年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
李宗仁等同盟会成员又积极筹备在广西策应武昌起义,没等他们准备妥当,原广西都督就自己起义了。
别人起义成功,李宗仁没办法,只能按照原计划回学校继续上课。可是,这时候,学校也变革了,原来的广西陆军小学堂改为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本来还有几个月就毕业的他,又重新开始学习学校的新课程,就这样他又成为陆军速成学堂第二期步兵科学员。
而且在这个阶段,因为他单兵素质相当不错,尤其是劈刺练得相当好,很多人高马大的同学们都打不过他,很多人送了个绰号给他叫“李猛仔”。
1913年秋,速成学校正式毕业后,李宗仁到南宁将校讲习所任准尉见习官(助教)、少尉(相当于排长),很快又升为中尉。
后来因为广西军阀内斗,将校讲习所停办,李宗仁短短的军事生涯结束,自己又不能干别的,这时,正好,省立小学聘请他当军训教官兼体操教员,当时他也没更好出路,就去当了一年的教官。
1916年5月,当蔡锷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的时候,李宗仁的很多校友同窗已经是革命队伍中的低级将官了,他们想到了当初威风赫赫的李猛仔还没有入伍,就招揽他到革命队伍中来。
正好李宗仁也有此意,匆匆忙忙辞掉了学校的教职,正式担任滇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排长,也就是他们口中的“炒排骨”。
其后,他又转入老桂系陆荣廷部,成为护国军第六军林虎的部下,最高担任过营长,参加过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和粤桂战争。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遍地招兵,委任状漫天飞,很多部队都不经打,很多军官也是一看形势不对就跑路。
反而正儿八经从军校毕业的李宗仁,打仗一向勇猛,而且敢于担当,所以经常是打着打着,连长找不着了,他就成了连长,打着打着,营长打没了,他就成为了营长。
从军队中的低级军官到雄霸一方的新桂系军阀
1921年,担任少校营长的李宗仁,趁着粤桂战争的混乱局面,他努力争取到十多个连队和他一起退到六万大山的玉林地区,修整队伍,训练官兵,打造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支军队。
正如毛主席所说,“枪杆子里出政权”。
因为李宗仁手里有枪,手下有人,当时广东、广西,甚至北京北洋政府都先后拉拢他,给他各种任命书委任状,他的部队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一会称“粤桂边防军第三路”,一会又是“广西自治军第二军”,而且他还有了自己的地盘,自己统管七个县。
1923年,李宗仁与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取得联系,并于当年10月正式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4年,李宗仁遇到了人生一辈子的最佳搭档小诸葛白崇禧和黄绍竑,三人组成新桂系铁三角,并先后打败广西老牌军阀陆荣廷部和沈鸿英部,彻底完成广西的统一。
1924年11月,孙中山正式任命李宗仁为广西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后期兼任国民党广西省党务特派员和广西省第一届省党部监察委员。
统一广西后,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三人对广西进行了很多改革,将广西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模范省。
毛主席曾经评价说,广西那个地方一贯穷得很,李宗仁统治广西之前,很多广西难民都跑到湖南,湖南娶不到媳妇的都娶广西流落到湘南的姑娘,李宗仁能把那么穷的广西弄成模范省,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
从镇南关到山海关两次北伐,李宗仁的新桂系成为国民党最大的军事集团之一
在李宗仁完成广西统一后,出于对国民革命的热忱,他积极主张两广联合进行北伐。
甚至,他本人亲临广州,进行动员,他争取到李济深的支持,白崇禧又将湖南的唐生智争取过来,终于策动了两广国民政府的北伐。
可以说,国民党能够统一中国,李宗仁功不可没。
同时,也可见,这个人有强大的革命理想和革命抱负。1926年3月,李宗仁的军队正式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黄绍竑任党代表,而小诸葛白崇禧成为整个北伐司令部的参谋长。
壮士长歌出汉关,1926年7月,李宗仁亲率新桂系第七军二万多人参加北伐,他本人还是左路军总指挥,从湖南开始,一路高歌,迭克名城,大败吴佩孚和五省联军孙传芳,连续占领湖北、江西、安徽等地。
一时,用李宗仁自己的话说,革命军的声威震荡全国,引起中外侧目。
在此期间,李宗仁还和当时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换了帖子,成了同盟兄弟。而且,在蒋介石发动反动的“四一二” 政变时,李宗仁是支持“反共清党”的。
北伐眼看即将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国民党派系之间也爆发了很大的冲突,李宗仁、白崇禧和何应钦等实力派还逼迫蒋介石第一次下台。
后来又发生宁汉分流,国民党各派系长期内耗,李宗仁和蒋介石还打了一次蒋桂战争、中原大战、两广独立,都被蒋介石的部队所败。
李宗仁也从人生的最高光时刻,成为和蒋介石争夺最高权利的失败者。
血战台儿庄,李宗仁正式迎来高光时刻!
1937年10月,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正式被调任到徐州,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为了与日军进行对打,李宗仁调集了40多个团,并带领他们创造了他一生最辉煌的一仗——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曾说过:打内战,败不足为耻,胜不以为荣,打日本侵略者就不同了,打好了,能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所以,李宗仁在去徐州赴任的时候,把麾下最英勇善战的部队都带到前线,哪里难打,他的部队就安排在哪,导致当时的庞炳勋、张自忠,包括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部都服从他的调遣,他也赢得了一个能指挥杂牌部队的美誉。
台儿庄一战,中国军队整整歼灭日军1万多人,被誉为抗日以来正面打败日军的第一仗,给国人提高了抗击日军侵略者的信心。
甚至后来,周总理评价李宗仁的是非功过时也说,李宗仁最大的两件功劳,一个是台儿庄战役,一个是回归祖国,支持全国统一。
从抗日名将到中华民国国家元首
抗战胜利后,李宗仁支持蒋介石剿灭中国解放区,他本人驻守北平,担任北平行营主任一职。
在蒋介石积极筹备国大,竞选中华民国总统的时候,李宗仁不顾老蒋的反对,积极参加竞选,最后获选中华民国副总统。
在国共爆发三大战役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消耗殆尽的时候,蒋介石被逼以“因故不能视事”为由正式下台,李宗仁成为中华民国的代总统,亲自主持与中共的和谈。
可惜,蒋介石虽然已经下野,但背后小动作不断。在李宗仁上任之后,战不能战,和不能和,几乎没有做出任何政绩,甚至于连最基本的人事调动都安排不了。
最后,国共和谈失败,南京沦陷,李宗仁带着国民政府跑到广州,到广州后,蒋介石依然不放权,在李宗仁的桂系军队也被扫荡干净后,用李宗仁的话说,数十年来横扫中国所向披靡的第七军最后落得个片甲不留。
失望透顶万念俱灰的李宗仁和妻子飞到了美国。
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李宗仁回顾自己这一生,光荣和梦想都到此刻结束了。国民党的时代结束了,蒋介石和他李宗仁的时代都结束了。
十六年漫漫归国路,李宗仁终于叶落归根
李宗仁从大陆飞到美国后,虽然人留在大洋彼岸,但是他始终十分关注大陆和台湾的发展情况。
而且恰好,这时新成立的中国中央政府,也有意争取李宗仁回国,于是周总理安排了原来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做李宗仁的工作。
当李宗仁收到程思远的来信后,他思虑很久,决定“投石问路”。具体是这样的,李宗仁首先表示,自己渴望落叶归根,而且自己以前在北平当行辕主任的时候收藏了一批文物,愿意捐给新中国。
1959年,负责牵线搭桥的程思远从香港飞到北京,亲自面见周总理,向总理汇报了李宗仁捐赠文物这个想法。
当时周总理和毛主席得知李宗仁的想法,表示非常支持,一方面随时欢迎李宗仁回国,另一方面也愿意接受李宗仁捐赠的文物。
当李宗仁从程思远那了解到中共中央的答复,非常高兴,然后就将要捐赠的字画发给了程思远,并且告诉程思远自己这批货值11万美元。
结果,当这些字画被转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后,周总理当即指派故宫最好的文物鉴定专家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这批字画大部分是赝品,只有很少几幅画是真迹,专家预估,这批文物顶多值3000美元。
专家汇报给总理后,总理经过反复思考,他也明白李宗仁的意思,但是也不能太过分,就打算给李宗仁3万美元。
当周总理请示毛主席的意见后,毛主席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这批文物的来意,哈哈大笑,说:“恩来,李宗仁这不就是投石问路吗?我们不妨大气一些,给他12万美元好了,让他看看我们共产党人的气度,也表示表示我们的诚意嘛!
结果,李宗仁收到12万美元后,特别高兴,也感受到了共产党的真诚。由此之后,李宗仁回归祖国的计划才正式提上日程。
但是,因为李宗仁的特殊身份,如果知道他要回归大陆,身在台湾的蒋介石一定不会同意,会安排大量的特务进行干预,甚至有可能危及他的生命。
1948年,同样是国民党高层的冯玉祥从国外坐苏联轮船要回国参加政协会议,就被蒋介石派去的特务暗杀了。
这次,对于李宗仁归国事件,周总理做了极为周密的安排。
首先,李宗仁向台湾和美国不断地放烟雾弹,表示自己要去欧美考察,李宗仁和夫人第一站先去了瑞士。从瑞士坐飞机,对外宣称是先到香港,然后再回中国。
在李宗仁的飞机到达卡拉奇机场前,周总理秘密指示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丁国钰大使,务必要把李宗仁先安全接到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
丁国钰也是一位老红军,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经是解放军中的高级指挥官,有着丰富的和敌人斗争的经验。
丁国钰接到任务后,经过反复思考斟酌,为免夜长梦多,决定不经过海关和机场通道直接在飞机降落的跑道上将李宗仁接送回国。
为此,丁国钰提前拜会了自己在巴基斯坦的好朋友,时任巴基斯坦航空公司总经理,在朋友的帮助下,丁国钰开着私家车预先停在特殊情况专用通道进行接机。
所以,很多国民党特务在出站口翘首以盼苦苦寻觅的时候,李宗仁一行已经到了大使馆。
当丁国钰回到大使馆后,立即给中央打电话,中央那边告知国民党特务已经在从苏黎世到香港沿途各地开始排查,准备执行暗杀李宗仁的计划。
甚至国民党特务还准备在飞机路过缅甸的时候,用大炮把飞机打下来,这样的话,公开的飞行就成了最危险的行动。
为此,苏黎世积极拜访巴基斯坦高层,因为中巴深厚的友谊,巴基斯坦全力配合,一方面加派人手到大使馆附近保护李宗仁,监视国民党特务;一方面秘密制定飞行计划,还是预先让丁国钰用层层保护的私家车通过飞机场秘密通道登上飞机,然后飞机秘密飞行。
当国民党特务意识到李宗仁已经离开大使馆的时候,李宗仁一行人已经降落在广州白云山机场。当飞机飞到中国大陆境内的时候,李宗仁非常激动,口中喃喃道“终于回来了,回来了!”
在李宗仁回到祖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非常关心和照顾,在他表示要当人大副委员长的时候,毛主席没有同意,李宗仁一时之间没有想明白。
后来周总理专门去拜访他,给他解释,原来毛主席认为:
- 首先,李宗仁不当共产党的高官比当这个副委员长更有利于统战,我们也要给远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员传递一个信号,大陆发展很好,你们回来做官也可以,不做官,回来叶落归根养老也可以,大陆都表示欢迎。
- 而且,利用李宗仁原国民党代总统的身份,可以很好地给他的原来的老部下老战友做工作,当了共产党的官反而就不方便了。
- 另外,还有一层,李宗仁原来的地位太高,当人大副委员长太委屈他了,所以就没有同意。
李宗仁听了总理的解释,一下子豁然开朗,他自己其实也坦然了,没有什么比叶落归根更好了。如今国家和平稳定,自己也如愿回到家乡,这一生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