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三所里、鏖战松骨峰、万岁军封神:清川江大围歼何输长津湖?

发布啦 0 0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研究朝鲜战争的弃子。【三八线】系列第三期,让我们回到1950年朝鲜半岛的清川江畔、松骨峰上、三所里旁,去回望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恢弘图景,去领略38军万岁军的赫赫威名,去感受谁是 . 最可爱的人。爸爸们三连上车。


一、1950,圣诞节前回家

1950年,冬天,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东京豪华官邸思考着如何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他踌躇满志,虽然之前在云山被突然出现的中国军队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美军骑兵第1师更是损失惨重,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推平朝鲜的信心。

1950年对于麦克阿瑟来说是跌宕起伏的,在6月份爆发的半岛战役中,北方军队把南韩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以至于美军不得不亲自下场介入战斗。面对排山倒海般的北方攻势,麦克阿瑟力排众议,没有将部队直接部署在釜山防御圈,而是以一次大规模两栖登陆行动,像一把尖刀一样插在朝鲜大后方仁川,将人民军拦腰切断,令北方元气大伤,一举扭转了战局,之后美军向北推进的阻碍事实上消失。

到了11月,美军已经逼近中朝边界的鸭绿江,麦克阿瑟的个人才华光芒被放大到了极点,其声誉一时之间达到了美国国家偶像的程度。

虽然麦克阿瑟之前向杜鲁门总统保证过“中国不会出兵”,实际上,中国军队此时已经入朝并小胜了一场,把联军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但麦克阿瑟依旧认为不足为惧,立国之初的新中国仍不稳定,解放军的主力几乎都在南方消灭反动派的残余势力,目前出现的兵力,目测也不过就只有七、八万的水平,在武器和后勤全方位落后的情况下,中国只是虚张声势表明立场,不久后便会主动撤回国内,不会对战场形势发生根本的逆转。

在太平洋战场,在欧洲,在北非,美军凭借着强大的军事能力所向披靡,将一个个强国斩于马下,如今除了苏联,美军似乎没有什么可畏惧的,这个本就穷困不堪的小小朝鲜,岂能阻挡美军踏平的步伐?

时间来到11月下旬,一切准备妥当,远在东京司令部的麦克阿瑟怀着雄心壮志宣布发动新一轮向北总攻势,并立下了那个著名的FLAG——“一个月结束战争,圣诞节前回家!”


二、西线,敌在清川江!

11月6日,“联合国军”派出小部分地面部队试探性进攻,而志愿军按预定诱敌计划以部分兵力且战且退,主力向后转移,甚至释放之前的战俘,营造出一种要撤退的假象。在志愿军的迷惑下,“联合国军”主力开始缓慢向北移动,至21日时,已将东线敌主力第十军和美陆战第1师拉至长津湖地区,西线美第八集团至清川江沿岸。

1950年11月23日,这一天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感恩节。

此时在东北亚的朝鲜半岛北部,寒冷的天气和未知的战局并没有妨碍“联合国军”官兵庆祝感恩节,他们很多人后来都回忆,那天吃到的大餐是在朝鲜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甚至连前线部队都供应火鸡,整个“联合国军”上下都弥漫在乐观的气氛中。

尽管不久之后他们就要向北进发,但是全军上下都在谈论着圣诞节就可以回家的消息,从9月15日仁川登陆开始,到现在还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进展可谓相当顺利,战争似乎马上就要结束了。

但是美军官兵并不知道,就在他们享用感恩节大餐时,在北方不远的地方,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隐藏在朝鲜北部的大雪群山之中严阵以待,他们的伙食远远没有对手那么奢侈,只有炒面、土豆。

志愿军总部利用美军骄狂懈怠的心态,定下了隐藏实力诱敌深入后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战略,最高指挥官彭德怀此时已经选定了接下来的主攻方向,各路大军秘密前往指定位置,一张巨大的网逐渐铺开,只待猎物上钩。

之后爆发的战斗,美军称之为清川江战役,而志愿军称作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11月24日,感恩节一过,“联合国军”便开始向北展开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西线,部署了共8个师加上3个旅和1个空降团的兵力。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将军计划三个军齐头并进,美第1军在西侧,美第9军在中央,韩第2军团在右翼。而美军王牌骑兵第一师位于中间的顺川地区作为机动策应部队,一旦敌军崩溃或者友军战线受到威胁,可以随时投入战斗。

到现在,不明真相的美国人还认为接下来他们可能只会遇到敌军小股骚扰部队。其实志愿军在西线部署的总兵力已经达到6个军18个师,自西向东依次是第50军,66军,39军,40军,38军和42军。在兵力上已经占据优势。

在志愿军后方大榆洞的一个小小山沟里,彭德怀正在用冻得发麻的双手举着放大镜观察地图,寻找着“联合国军”最为薄弱之处。不一会儿,彭德怀兴奋地指着地图上的德川和宁远说到——“就是此处!”

实际上,右翼德川宁远地区只有两个师的韩军团,兵力非常空虚,战斗力也远不如美军主力,正是志愿军可以优先歼灭的最佳目标。当韩第七师和第八师已经走到德川宁远地区的时候,将要面对着的是埋伏已久的三十八军和四十二军。两军都是志愿军的主力部队,其中38军的前身更是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属于解放军王牌野战军中的王牌主力部队。

随着天色渐渐暗淡,黄昏时分志愿军6个军在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同时进攻,在将近零下三十度的那个夜晚,阵阵松涛声中,38军113师侦察科长张魁印率领三百多人的特遣队,沿着人迹罕至的崎岖山路,乔装秘密潜入敌后,炸毁了韩军退路武陵桥,之后38军的三个主力师迅速将失去退路的韩7师合围于德川河谷之中,仅一昼夜将其基本全歼。而四十二军在宁远对韩8师的攻击同样顺利,于27日歼灭其大部。

短短两天之内,韩第七第八师就在圣诞节见到了上帝,韩第2军团被完全击溃,“联合国军”西线右翼基本被打碎,志愿军打开了整个战役的缺口。


三、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

在失去右翼后,美军终于明白了志愿军要打的不是局部小规模反击,而是全线反攻!为了堵住这个突然出现的缺口,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急中生智”,把几天前才来到朝鲜的5 000多人的土耳其旅紧急派往德川。这个调遣后来被美国军事史学家形容为“用一个阿司匹林药瓶的软木塞去堵一个啤酒桶的桶口”。

于是,事先既没有得到任何战地情报的土耳其人,在西线美军都在向清川江以南撤退的时候,被匆匆拉上了最前线。

然而几小时后却传来了土耳其旅“大获全胜”的喜讯:他们自称与“蜂拥而至的中国人”激烈交战,经过“浴血奋战”守住了阵地,并且以白刃肉搏战最终战胜敌军,还抓了几百名“中国俘虏”。

美国军官闻讯大喜过望,立刻派人前去审讯俘虏,结果没几句话就问明白了,土耳其人打垮的其实是一群溃败下来的韩七师溃兵,这些溃兵刚从德川逃出来,却又跳进了土耳其人的防线,又赶上这些刚上战场既不懂韩语又不懂英语的土耳其人,于是惨遭“猪队友”毒手,听闻消息后的李承晚表示“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果然名不虚传。

第二天,也就是11月27日,土耳其人才发现自己真正大祸临头,在前进到嘎日岭主峰时他们终于与一大股如假包换的志愿军主力遭遇了。

入夜,38军342团的官兵们悄悄地靠近了驻守在嘎日岭的土耳其军队。突然间,手榴弹和子弹像狂风暴雨一般,落在土耳其人的阵地上。

遭到突然打击的土耳其人慌乱中丢下几十具尸体四散而逃,半小时后嘎日岭主峰便落在了志愿军手中。虽然此前搞出了乌龙事件,但是土耳其人其实敢打敢冲,是一群相当优秀的军人,陷入绝境后土耳其人表现出了彪悍的一面,与我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白刃战,土耳其军官把帽子扔到地上以此为线,不许士兵退后一步,这是“联合国军”中极少数敢跟志愿军拼刺刀的部队之一。

土耳其人虽然顽强,但根本不是对手。志愿军第342团3营只不过以两个连进攻,就将近1000人的土耳其第一营赶出了嘎日岭阵地。随后,志愿军又增援了一个连,就彻底击溃了土耳其第一营。


四、奇迹!关键的五分钟

在我军的全面打击之下,敌军开始全线败退,到了27日早上,清川江战局形式逐渐清晰。左翼的美军主力第二师,第二十五师,骑兵第一师一个团以及韩第一师都已被志愿军以优势兵力东西北三面合围。美军主力想要南撤,在西面只有自安州向肃川的公路。而在中间的美二师,美骑兵一师,土耳其旅残部,只剩下介川到顺川的公路还没被切断,三里所正卡在这条路上的咽喉之处。

三所里是大同江边的一个小山村,这里一面是峭壁,一面临着水,只有一条公路连通南北。这条公路也被认为是美军机械化部队南逃的唯一通道。

27日,在德川歼灭韩第七师后,彭德怀命令三十八军主力迅速向西介川地区的军隅里前进,另抽出一部分兵力,轻装取捷径急插三所里,拦腰截断美军退路。第二次战役中,最关键也是最艰巨的守住三所里任务,落在三十八军113师头上,所以,三十八军只能抢先堵住三所里,吃下美军主力3个师。

这一仗,关乎到整场战役的命脉。

其实在上个月的第一次战役中,三十八军因为收到了“黑人团”的错误情报,推迟了进攻时间,导致没有及时穿插到位,延误了战机,放跑了部分敌人。战后,彭老总大发雷霆,点名批评了38军“畏缩不前”、错失战机,指着军长梁兴初的鼻子骂:“什么虎军虎将,我看分明是鼠军鼠将!”

受了一肚子气的梁兴初军长这回心里憋足了劲,一定要给三十八军彻底找回场子!全军上下更是情绪高昂,决心打好翻身仗。

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直接把电话打到了113师,下达了一个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天亮之前占领三所里,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堵住敌人!

从113师驻地至三所里,距离长达70余公里,而且都是志愿军不熟悉的山路,沿途还有美军的飞机侦察、李伪军的堵截阻拦,一夜之间完成如此距离的步兵长途行军,史上未有。

此时113师刚刚打完德川战役,部队极度疲倦,后勤供应不上,战士体能消耗极大。然而当作战命令下达之后,113师立即出发了。

27日晚,38军113师官兵忍受着疲劳和严寒沿着山间小路急速前进,为了加快速度,他们抛弃了一切不必要的装备,轻装前行。炮兵把迫击炮和火炮全部拆散了扛在身上,背着沉重的部件和炮弹,连腰都无法直起来。有的战士正在行进中,突然背着炮弹倒在地上,再也没能起来,后面的战士把炮弹扛在肩膀上继续前进。

天亮时美军侦察机来了,113师大胆的甩掉伪装在大路上大摇大摆的行军,美军飞行员以为是正在撤退的韩军,就没有发动空袭,甚至还要求三所里的治安军为这支”撤退的国军“准备好米饭、开水和朝鲜人最喜欢吃的咸鱼。在14小时急速行军72.5公里后,先头部队338团于28日7时抢先到达三所里,创造了人类轻步兵攻击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此时守在三所里还在做饭的韩治安军,做梦也没有想到志愿军会从天而降,一个照面就被全歼。

38军部队刚刚占领三所里阵地后,南下的美第一骑兵师第五骑兵团就到了,志愿军只比美军提前了五分钟占领阵地。

这关键的五分钟,改写了整个战役,甚至是朝鲜半岛的历史进程。

一夜没睡的彭德怀得到“失踪”了整整一夜的113师先于美军到达三所里的消息后,大喊一声:好!让113师给我像钢钉一样钉在那里!

副司令员邓华说:“一夜行军140里,奇迹!这真是奇迹!”

得知第五骑兵团在三所里被堵的消息后,沃克命令正在南方顺川的美军预备队第一骑兵师主力北上,配合第五骑兵团打通被志愿军占领的三所里后撤通道。

顺便一提,这个第一骑兵师在美军序列里是一支以自身传统而名声显赫的部队,历经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誉为“开国元勋师”,尽管该部队早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但依然保留着“骑兵”的称号,堪称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美国骑兵第一师在云山遭受重创之后虽士气低落,但面对生死之战也显得格外疯狂。在数次攻击失败后,开始向我军阵地倾泻钢铁,想把山头炸平。一时间,弹片、碎石满天飞,阵地上腾起数丈高的烟雾。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下午16时,113师338团在后续不断到达的师主力支援下,先后击退美军骑5团的10余次进攻,阵地寸土未失。

战况最激烈时,北上增援的美军和南逃的美军相隔只有1公里,甚至能看到对面美军坦克上的大白星,中间就隔着113师的阵地,却始终无法碰面,338团就如同一把铁锁一样将三所里牢牢地锁住。


五、死守龙源里

11月29日下午,喧嚣了七个多小时的三所里平静了下来。美军的“元勋师”眼见无法突破,不得不向北退缩。

预料中的美军大部队没有出现,113师师长江潮有些着急,“难道敌人是从什么别的通道跑了?”

正在这时,军部传来电报,命令他们分兵龙泉里。可奇怪的是,龙泉里在三所里的北方,美军不可能往北逃啊,江潮盯着地图立马做出判断,一定是发报员把“龙源里”写成了“龙泉里”。

在三所里西面几十公里处,还有一条由军隅里通往顺川的公路,并在龙源里以北有公路于三所里相接。美第九军在三所里被堵后,很有可能改道经龙源里撤退。志愿军本不知道有这条路,地图上显示只有乡间小道,这样的小道美军机械化部队是根本无法通行的。

其实,志愿军在参战初期遇到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就是地图不准。由于当时的中国没有自己的测绘技术,使用的军用地图还是缴获来的日军地图。二战结束后,这些地图很多标注还没有更新。

28日黄昏,分析情报后,113师师部果断命令337团撤离阵地,迅速西进抢占龙源里,切断美军另一条南逃路线。已经在山道上强行军一天的337团不顾疲劳连续作战,于29日凌晨4时赶到龙源里,正好与美军第2师的南下支队遭遇,随即抢占了龙源里东北高地并炸毁了公路桥梁。

从西线退下来的美军急红了眼,打不开三所里,龙源里,美第二师、第二十五师,骑一师、韩一师,土耳其旅残部都会陷入三面包围中,甚至有可能全部交代在这里。

美步军2师师长凯泽派出机械化特遣队猛攻龙源里高地,美军一个支援炮兵营22分钟发射了320发炮弹,创造了单炮每分钟8发的世界记录。步兵都滚下车来发起人海冲锋,能把美国的少爷兵逼到用人海战术的非常少见,美国远东空军能来的都来,上百架飞机轮番对志愿军阵地轰炸,整个龙源里呈现出一种山崩地裂的炼狱构图。

337团1营顽强防御阵地,阻击敌军,随着该团剩下的两个营,和338团的一个营陆续赶到,我军以四个营向当面之敌发其反冲锋,龙源里阵地得以巩固。


六、血战松骨峰,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龙源里激战的同时,军隅里的战斗也打响了, 三十八军112师335团1营3连奉命在松骨峰北侧,截击敌人。

松骨峰位于龙源里北,与三所里和龙源里形成了三角之势,山下就是通往龙源里的公路,虽然名字带了个“峰”,但其实只是一个小山包,基本无险可守。

在北侧这块阵地上有3连和配属的机炮连共150余人,还没有来得及修筑工事的时候,便与在军隅里遭40军痛击后败退下来的美二师大部队遇上了。

这是清川江战场上最惨烈的一场战斗,美军炮弹雨点般打在松骨峰阵地上,大火熊熊而起,猛烈的轰炸持续了四十分钟,参加冲锋的美军步兵更是多达上千人,像潮水一般扑了上来。

在敌军强大火力压制下,3连的战士不是牺牲就是负伤,炊事班,通信员所有能动的伤员都参加了战斗,排长牺牲了,班长主动代理,班长牺牲了,战士主动接替。3连顶住了美军发动的五次冲锋,始终未让敌人前进一步。

从上午6时到中午12时,3连战士以近乎全连阵亡的代价死死拖住了美军一个机械化师 前进的步伐。出色地完成了阻击任务,为主力部队在松骨峰合拢包围圈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11月30日13时,美2师师长凯泽下令停止进攻松骨峰,为了争取时间避免被志愿军全歼,他不得不置松骨峰不顾,转而冒险强行走龙源里更加危险的小路。

而此时松骨峰阵地的3连只剩下了7个人,弹药早已耗尽,根本无力再阻止美军进入龙源里小路。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松峰。

松骨峰战斗结束后,作家魏巍和112师师长杨大易一起赶到了3连阵地。

阵地上,扑入他们眼帘的是几百具美军尸体,无数破碎的枪支,以及牺牲的志愿军战士倒下时热血喷张的姿态。

在3连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感召下,魏巍写下了那篇经典战地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他们是怎样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跶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所以,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点苦又算什么哩!”


七、青山处处埋忠骨

12月2日12时,志愿军总部下达命令停止战役追击,至此第二次战役西线告一段落。

从11月25日到12月1日,志愿军西线部队连续七个昼夜作战,歼灭韩军第七第八师和土耳其旅主力,毁灭性打击了美第二师,重创了美第一骑兵师,第二十五师,共计歼敌2.3万余人。

经此一役,“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回家”成了美国当时最著名的茶余饭后的笑柄,其个人威信受到严重打击。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总统之间的矛盾也被激化。

第二年,这位傲慢的美军五星上将,日本的“太上皇”,被杜鲁门以非常无礼的方式撤职,这都是后话了。

第三十八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神勇表现对整个战役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此,彭老总在全军嘉奖令电文最后激动的写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从此“万岁军”的大名响彻天下。请全体起立,向伟大的三十八军,向伟大的志愿军致敬!!!

让我们暂时收起胜利带来的喜悦,回过头来看一下在总攻发起前的一件事。

11月25日,志愿军总部大榆洞,美军的侦察机侦测到大榆洞地区有大功率电报机,且往来电报频繁。美国人判断,那里极有可能存在志愿军的高级指挥部。上午,美军侦察机盘旋几圈走后不久,轰炸机突然飞至大榆洞上空,随即投下数十枚凝固汽油弹。几千度的高温瞬间将指挥部的木板房变成一片火海。

而从防空洞跑回去取重要文件的毛岸英未能跑出屋子,壮烈牺牲。

大火被扑灭后,人们找到了他的遗体。彭德怀看到眼前的场景,差点晕倒过去。过了很久,彭德怀喃喃自语:“哎,我该怎么向主席交代啊?”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长子,生于1922年中华大地革命运动如野火燎原之时,故于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胜利的前夕,年仅28岁。

1951年1月份,当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次战役获得全面胜利,朝鲜局势基本获得扭转后,主席才知道了这个消息。

办公室主任叶子龙将电报放到主席办公室的时候,主席正在看报纸。据叶子龙回忆,主席像往常一样,放下报纸看电报内容,但是却盯着电报停留足足有三四分钟。随后将目光移向烟盒,颤抖着几次都没有从烟盒当中抽出烟来,眼泪湿润了眼眶,但是始终没有哭出来。

随后他忍着巨大悲痛,长叹了一口气:“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这没有什么!毛岸英属于成千上万牺牲了的革命烈士中的一员,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四十年前,准备投身革命的毛润之离开家乡时送给父亲一首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当彭德怀要求把毛岸英遗骨运送回祖国的时候,毛主席想到那里还埋葬着成千上万的志愿军烈士遗骨,便回答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时至今日,毛岸英仍然和千千万万个志愿军战士一起,永远沉睡在那片为了保家卫国而战的热土中。

好了,本期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您喜欢,请赏一个一键三连吧,多多支持艰难前行的新人up们,感谢。

关注弃子,共怀烈士,【三八线】系列下期再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7340.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