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著名主持人李咏罹患喉癌去世,当时掀起了非常大的波澜,随着哈文在微博上的一句“痛失我爱”,引发了无数人对李咏的追思和感慨。直到今年的10月25日,李咏去世已经过去了整整3年,但李咏本身患病的经历,一直被很多网友质疑和探讨。
最令各位网友疑惑不解的,自然就是李咏的患病时间,根据当时的报道显示,李咏于2017年5月查出了喉癌晚期。但是根据哈文的描述,李咏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每年都会养成体检的习惯。而癌症本身又属于“长期病”。不可能在短时间形成晚期症状。为何年年体检的李咏,仍然没有逃过癌症晚期的魔爪?
年年体检的李咏,为何仍然罹患喉癌晚期去世?
乍一看,的确不可思议,但如果从医学和实际的角度出发,也的确在情理之中。
其一:体检项目很难涉及
可能有些朋友会反对,检查个喉咙,做个CT甚至张个嘴给医生看一下的事情,体检时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但需要清楚的是,我们是站在李咏已经去世的角度来看的,对于李咏本人而言,他并不知晓自己存在喉癌的早期征兆,而无论是常规的体检五项,抑或是全身检查,都基本不会涉及喉咙,食道的相关健康检测。
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使年年体检,但是喉咙的病症年年都被忽略了,也就无形中埋下了病根,导致后续的悲剧发生。
其二:对喉癌这一病症没有引起重视
不谈体检的情况,就喉癌这一症状本身来说,很容易和咽喉炎,气管炎之类常见的疾病混淆。
加之李咏自己职业的原因,试想一下,作为一个主持人,整天高强度地使用嗓子,突然嗓子有一天不舒服了,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咽喉炎之类的小病。很难有人会去联想到癌症。
但有可能是天妒英才,喉癌正巧偏偏找上了李咏,长期将其当做喉炎来治,任由病情发展,时间久了,晚期癌症也就避无可避了。
其三:病理位置相对特殊
就喉癌而言,早期的病症治愈率约为75%左右(日本国立癌症研究协会数据)。但因为喉癌大多为鳞癌,其对化学药物方面的治疗并不敏感,大多需要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来根治。
但是喉癌本身,又分有不同的种类,比如声门上癌,声门癌等等,如果癌症病灶位置相对致命,贸然进行开刀手术需要承担非常大的生命威胁风险,自然是不能轻易动刀的。但又因为喉癌本身的特殊性,持续的化学治疗起不到明显的效果,病情长期演变,形成了晚期癌症也就无力回天了。
且治疗喉癌的过程,相当于是将喉咙发声的位置切除,及时将癌症治好,日后说话的声音也会变得又小又哑,非常难听。而对于李咏来说,说话,主持是他的职业,更是精神,即使到了世界著名的梅奥诊所接受治疗,想必咏哥仍然坚持选择了保喉治疗,拒绝了开刀手术。但仍然无力回天,美国最顶尖的医学条件也没能挽救回他的生命,实在是令人嗟叹可惜。
但是,李咏因喉癌去世,我们也能够从中认识到喉癌这种疾病的隐蔽性和威胁性,虽然早期喉癌的治愈率较高,但仍然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做好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喉癌?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最好不要吸烟
根据《CA》杂志中““A blueprint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ncer”的文章调查显示,美国罹患喉癌的患者,其中只有26%是一些歌手,主持人以及影视人员,其余的74%一律为烟龄超过10年以上的烟民。控制烟草的摄入,对于预防喉癌来说,能够起到最有效也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烟毒在经过咽喉和气管进入肺部,还会增加诱发肺癌的风险。对待吸烟,还请烟民们谨慎。
第二点:尽量少喝酒
同样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柳叶刀》对酒精与癌症联系的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40.9%的口腔癌患者,23.2%的咽喉癌患者,21.6的肝癌患者,都与其生平过量饮酒有直接关联。
所以,不仅是烟,酒精同样是对咽喉刺激非常大的物质之一,不仅如此,酒精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1类致癌物。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还请各位尽可能少量饮酒,戒除当然最好。
第三点:尝试接种hpv疫苗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一部分喉癌的种类为乳头状瘤,是因为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诱发癌细胞病变所产生的,也就是常说的hpv病毒感染。
一般来说,hpv病毒感染只会在女性身上出现妇科病理症状,在男性身上无明显表现。但从喉癌的层面来说,无论男女,被hpv感染,都是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的。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仍然建议朋友们提前接种hpv疫苗,尤其是女性,对于部分妇科疾病,也能产生不错的预防效果。
总的来说,虽然李咏老师已经离开了3年,但是其留下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值得我们警醒的。日常生活中留存预防喉癌的意识,也是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态度。还望谨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