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往往在1岁半左右的时候会叫爸爸妈妈,3、4岁的时候能说比较长的句子,5岁基本可以用复杂的句子讲一件事情,然而,有些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纪,却还迟迟不会张嘴说话,年老的长辈认为这是“贵人语迟”,真的是这样吗?
广东省中医院言语吞咽诊疗中心的杨海芳主任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的编辑,儿童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下出现说话晚的表现,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即语迟。语迟对儿童的影响很大,不仅影响正常的社交、无法进行学习,还会影响思维能力,要想恢复正常的语言能力,家长必须要抓住孩子语言发育的“黄金期”。
语言具有三种功能,即沟通交流功能、信息传递功能、思维工具。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说话晚,长大就能得到解决。确实,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确实使自己的语言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语言作为社交沟通的工具,语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发展;语言作为思维工具,语迟可能会影响学习能力的发展。
杨主任还提到一位20多岁来就诊的语迟患者,由于早期没有进行干预,患者没有办法很好地就学,如今也不能适应社会生活,没有能力参与工作。因此杨主任建议,一旦怀疑孩子存在语迟的问题,家长首先应寻求专业的帮助和评估,通过测评孩子目前的语言情况,判断是否为语迟,确诊之后针对原因进行训练和治疗。
除了专业的治疗,杨海芳主任还建议家长做到以下两点,帮助孩子尽快恢复正常的语言功能:
只有让孩子具备良好的语前技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家长可以创造游戏等互动方式,让孩子参与进来,游戏过程中引发其注意力、提高沟通能力,让孩子学着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我。除此之外,家长不要过多帮助孩子,可当着孩子的面做一遍动作,再慢慢引导孩子主动模仿、完成动作。
简而言之,就是不停地跟孩子讲各种各样的事情,增加语言的输入。对于理解能力不太好的儿童,杨海芳主任建议家长一开始用简单的话语讲述绘本或故事,孩子能听懂了再用稍复杂的句子。讲述的过程中语速要尽量慢,让孩子更好地接收信息,因为只有孩子听懂了才能讲出话来。
天下父母心,有些家长会寻求一些以训练口肌功能为主的机构,以此来改善、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能力。对此,杨海芳主任提醒各位家长,这种方式仅对口腔发育不良导致的语迟儿童有效,如果是由于智力发展落后、精神行为问题导致的语迟,单纯的口肌训练就不适合了。所以家长要弄清楚,自己的孩子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对症才能下“药”,不可病急乱投医,只要规范治疗,任何时候都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一味药、一剂良方、一套疗法,与你讲解简单实用的中医治病养生之法!家庭医生在线与广东省中医院携手打造优质中医直播栏目——《中医在身边》,为你与名中医之间搭建沟通互动平台。从膳食到汤药,从养生到治病,你想知道的中医奥秘都在这里!
(本栏目由广东省中医院与家庭医生在线联合制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