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逼近首都时,崇祯皇帝为何不跑,也不让皇子出京?

发布啦 0 0

在强敌逼近国都的关键时刻,是走是留,各有利弊,要命还是要名,难以取舍,甚至说不上好坏,都要冒巨大风险。大臣们也是吃亏吃出教训了,不再帮皇帝拿主意了,崇祯皇帝,好名无担当,君臣之间反反复复不做决定,迁延时日,导致国都沦陷,天子殉国,乃至改朝换代,真是悲剧!

一、历史经验和教训

唐朝盛极一时,但也有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记录,但并没有因为国都沦陷导致天子被害和国家灭亡,每次都奇迹般地恢复了。看似幸运和轻巧,也是有代价的,唐玄宗带领带领六宫和禁军刚出长安,太子就策划兵变,逼死杨玉环,杀掉杨国忠,结果太子李亨自立为皇帝,唐玄宗成了配合演出的太上皇,看起来父慈子孝,实际备受煎熬。

北宋1125年,金国第一次进攻开封,宋徽宗立马宣布退位,自己成了太上皇,要儿子赵桓即位主持抗战大局。结果太上皇带着一帮大臣去了商丘(宋代的南京),这种局面下并没有人宋钦宗的号令,主要大臣甚至将领都敢带兵追随太上皇。幸亏金国准备不足,议和后退兵了,宋钦宗赵桓暂时躲过一劫。


金国撤兵后,宋钦宗反悔,不愿意交割土地,引来1127年金国第二次围攻开封。宋钦宗有了上次的经验,自己不走,也不允许宋徽宗走,准备坚守开封再次击退金国。结果迎来了靖康之耻,父子双双被擒,一行人被掳北国坐井观天,客死他乡,北宋也因此而灭亡。

二、难言放弃的“祖宗基业”

具体到崇祯皇帝,到了李自成大顺军围城之际,整个北方经过后金和农民军的连番袭扰,早已破败不堪。最重要的是明军已经军阀化,而皇帝手中没有精锐部队,继续困守北京只能是死路一条。

这个形势谁都看的出来,但崇祯帝考虑事情细致而多疑,且对国家极有责任心,不愿意主动放弃祖宗基业,退守南京,只会在大臣三番五次跪求死谏,才不得已(顺理成章)的起驾到南京,而且一旦有变故还会甩锅大臣。

这一点有个大臣陈新甲就以生命为代价领教过,大明面临内忧外患,最好的策略是攘外必先安内。但与敌人议和的事情涉及天朝上国脸面问题,必须悄悄的进行,打枪的不要。崇祯皇帝默许陈新甲议和,且有积极进展,但事情被一个陈新甲身边的人泄漏出来,舆论大哗。崇祯皇帝非常震怒(装作不知道),处死(甩锅)了陈新甲。

涉及迁都大事,等于放弃北方,死要面子的崇祯皇帝开不了口,大臣们也学精了,就是死不开口,只是鼓励皇帝坚持抗战,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正义必定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大臣们口号喊的满天响,崇祯皇帝哪好意思迁都呢!

既然不迁都,那就一心一意抗敌,北方事业或许有转机,山西、蓟州、宁远等地还有不少明军。那就号召勤王吧!关键时刻,崇祯皇帝还是能放开手脚的,开始批发官帽,谁手中有兵,就封伯爵。于是宁远总兵吴三桂封为平西伯,宣化总兵唐通封为定西伯,左良玉为宁南伯,黄得功为靖南伯。可就近的只有唐通,被安排守居庸关,左良玉、黄得功在南方,一时半会儿来不了。

吴三桂在宁远,处于与大清对抗的前线,离北京也比较远,而且进京就要放弃宁远。不战而弃守宁远,崇祯皇帝还不甘心,又与大臣们吵吵一个月,终于还是决定放弃宁远,把百姓迁到山海关。但吴三桂紧赶慢赶,还是晚了,吴三桂刚过山海关,崇祯皇帝就吊死了。

崇祯皇帝就是被这帮大臣忽悠瘸了,临死时崇祯皇帝遗诏中还说诸臣误朕,但崇祯皇帝即位17年换了50多个首辅,说到底还是自身性格原因。

崇祯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三、皇子能否逃出生天

崇祯皇帝听闻闯王李自成多达二百万人,大惊失色,满打满算明军也只有十多万人,大军围城北京。其实明朝最大的问题是流民生计问题,流民走投无路,只好跟着闯王到处劫掠,不解决这个问题,闯王问题始终无解。

也有大臣提出太子留守南京,被崇祯皇帝否决,说自己对付贼寇十几年,还做成这样,孩儿们肯定不如自己。这也是实情,北方已经沦为闯王的势力范围,从北京到南京,路过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并不是一路平安的,能否顺利到南京就是问题。

最根本的,如果皇子到达南京,必定形成另一个权力中心,北京的事情更不会有人在意了,崇祯皇帝真的就彻底凉凉了。其实在一元皇权的政治下,就不会允许另一个权力中心的存在,这也是历史给出的经验教训。

崇祯皇帝并非无情,最后关头还是要皇子们各自逃命,崇祯皇帝临死前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女,但安排三位皇子各自逃命。只不过三位皇子的运气都不太好,都没能逃到南京,未能续写南明传奇。

北宋末年,靖康之耻,徽宗钦宗全家都被金国俘虏,但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逃出了生天,很快被拥立为皇帝,开创了南宋。在明朝,由于崇祯皇帝的儿子均未逃出,南明的臣民曾经拥立了多位皇室成员担任皇帝、监国,建立了多个政权,但都与崇祯血脉关系较远,正统性不强,反而互相攻击,被清朝逐个击破。

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历史经验也不一定可靠,明朝灭亡充满偶然,也是历史必然,明朝无法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这是战略层面的问题,无法在战术层面上解决,被灭亡也不是少数人力所能挽救的,一切自有天定!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8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