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香港就要选出下一任特首,但是至今候选人迟迟未能露面。按照上一届的时间表,参与竞争的林郑月娥和曾俊华都早已在年前就辞去政务司长和财政司长,筹备竞选班子。可是,如今香港下一任特首参选人,依然千呼万唤未出来,偏偏在此时此刻出现了一场“洪门宴”,既引爆了香港的新旧社会矛盾,也暴露出建制派中的政治派系。于是,本来百人的生日宴会带出的是强化检疫切断传播链的防疫工作,舆论再严格追究顶多也不过是关乎特区高官和新科立法会议员自律问题,然而,因为处于下任特首选择的风口浪尖,“洪门宴”的实质焦点就也不能不关联到下一任特首的角力。
所谓的“洪门宴”,是香港人大代表及选委会成员洪为民,在一月三日举行的生日晚会,有十多名政府高官,不少是要害部门的一把手、二十名新晋立法会议员,以及各界名流共计一百八十人出席。无疑,“洪门宴”是一场大型的社交和公关活动,自然也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不过,在平常之时,也是常见之事,但是偏偏香港发生了新一波疫情,而在晚宴前一天,特首林郑月娥宣布因防疫收紧酒楼食肆以及各种公共场合活动的限制。虽然,“洪门宴”举行之日尚未到禁止大型活动的限制日,但是如果稍有防疫意识和政治敏感,洪为民应该主动取消生日宴会,而各政府高官和新科立法会议员也应该自律取消到会。但是,主客可能都有侥幸心理,更不愿意放弃一次大型的政治社交活动。结果,偏偏有一个感染者到场,后来还有一人误诊中招,致使到会的过百名宾客要去隔离21天。后来,误诊者澄清,警务处长萧泽颐和廉政专员白韫六可以提前脱离隔离营重新履行职务。
如此看来,“洪门宴”风暴不能说小,社会反映也必然大。
第一、香港市民对权贵累积的不满,自然会有所爆发。事实上,香港的贫富差距和基尼系数(香港本地称为“坚尼系数”)都在世界排名前列,香港的民风素有“憎人富贵嫌人穷”观念,于是在疫情下还大搞“洪门宴”当然不能接受。再加上,新科的立法会议员,相当多是新人,还没有为市民所认识,一下子“薪高粮准”也被非议。所以,事件爆发之初,舆论批评的矛头都指向他们。事实上,他们作为爱国阵营的新的立法会议员,确实应该谦虚谨慎,从严要求自己,否则不但影响特区政府施政,也影响到“一国两制”事业。
第二,蛰伏多时的“反中乱港”分子也跳出来做文章,他们发动全民联署要求出席晚宴的19个建制派议员辞职。并在网上图文并茂指出,之前爱国阵营指责前公民党议员陈淑庄违反限聚令要检控,现在明知故犯。当然,这些小爬虫再难以掀起大风,但是也会混淆是非搞乱舆论,需要一出头就“掐死”。
第三,建制阵营也呈现出了两队。这次出席“洪门宴”的很奇怪,基本没有港英政府遗留下来的“AO”系即高级政务官。有AO说:我们都是“small potato”,所以未被邀请。但也幸亏未被邀请,不然就要去“隔离”。实际上,这些AO也被称为英国佬留下的“旧电池”,他们与传统左派本有宿怨。这次参加晚会的政府高官,有出身民建联的民政局长徐英伟,他属于政治任命。还有警务处长萧泽颐和廉政专员白韫六,他们也被认为不属于“AO”系的,他们的任命实际来自中央。除此之外,差不多都是传统的左派阵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委会委员。所以,一个生日宴会,请谁不请谁,“AO系”和“非AO系”,两队阵营竟然如此清晰。
第四,特首林郑月娥的处理手法也引起不同看法,基本上大家都认为她是快刀斩乱麻,方向是对的。但是对于这波疫情的源头国泰航空则温和有加,对于传统左派阵营则辣上加辣,对出席晚宴的来自民建联的徐英伟局长不但言辞狠批,还称要严肃处理,引致左派阵营不满。还有人联系到2019年的“黑暴”事件,认为有人真是亲疏分明。更有人指出,晚会是在政府原来制定的防疫规则下进行的,新的规则还未开始执行。还指洪为民在一个月前发出邀请,属正常的社交活动,至于活动有确诊者出席,实属意外。言下之意,不认同特首的做法。
笔者观察,“洪门宴”不是好事,但是引爆香港各种势力,尤其显露他们在下任特首选择的盘算和小动作,也许是坏事变好事,更有利于众望所归的新特首产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