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阻击战时,彭总为什么敢用50军为志愿军断后

发布啦 0 0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志愿军50军与38军并肩作战,共同守卫汉江,为志愿军主力部队北撤断后。汉江阻击战历时50多天,50军死死地钉在阵地上,没让美军前进一步,以巨大的伤亡代价完成了任务。彭总用38军守卫汉江,因为38军是志愿军的头号主力部队,而50军是原国民党60军的起义部队,彭总为什么敢把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50军,这要从50军的历史说起。50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的滇军,滇军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一直是一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队伍。

滇军低调的抗战史

抗战爆发后,“云南王”龙云将滇军精锐整编为60军,出滇抗战。60军抗战第一战就是禹王山战役。此役是国军徐州会战后期的一场战役。徐州会战前期,台儿庄大捷提振了国军士气,国军调集重兵准备在徐州战场再次复制一次台儿庄大捷,但这次日军吸收了前期矶谷师团孤军冒进的教训,两路大军齐头并进,欲将徐州附近的三十多万国军主力包围消灭。情形危如累卵,60军临危受命,在禹王山阻击日军,掩护主力西撤武汉。

徐州会战尽管最终失败,但是国军超常发挥,没有犯淞沪会战后期将撤退搞成溃逃的老毛病,国军主力成功从徐州转移到武汉,为之后的武汉会战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60军,60军死守禹王山27昼夜,以伤亡2万人的代价毙伤日军1万多人,完成了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然而,禹王山战役在历史上却鲜为人知。

以此役为例,60军在抗战中能攻善守,杀敌不计其数,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国军精锐部队。然而,其名气却极为低调,不但比不过中央军,就连一些地方军也不如。

滇军的“奢华”

滇军虽然是地方军,但武器装备极其精良,与中央军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龙云很早就意识到武器对提升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很重要,云南地处边陲,经济并不发达,但龙云举全省之财力,从法国购置大量先进武器,装备60军。60军全军上下4万余人,齐装满员,步枪、机枪、山炮应有尽有,每人还有一顶法式钢盔,极为有特色。当时,就连中央军的精锐部队都无法做到一人一顶钢盔。云南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风淳朴而彪悍,60军在此招兵,加之严格训练,整支部队精神抖擞,士气高涨。

抗战爆发后,龙云将60军交由国民党中央指挥。起初,蒋介石对这支杂牌军并不在意。后来,杜聿明见到这支部队,对老蒋说:“这支部队非同凡响,不比咱中央军差。”于是,60军在奔赴徐州参战前,在武汉搞了场阅兵。当时,淞沪会战刚刚结束,国军精锐尽被打残,国人的抗战情绪甚是低落,没想到国军居然还有这样一支生力军,军容威武,武器精良,国人对抗战的信心为之一振。

滇军的内涵

滇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滇军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历次战争中,云南的子弟兵都表现出积极的爱国热情。

云南讲武堂与保定军校、黄埔军校并称民国三大军事院校。然而,黄埔军校与云南讲武堂相比,就是一个速成班,黄埔军校学制一般为半年,而云南讲武堂的学制在2到4年不等。故后者军事教育扎实,为滇军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由于60军各级军官多出自云南讲武堂,所以部队凝聚力极强,抗战期间,老蒋虽然想兼并这支部队,但一直没有得逞。

抗战结束后,60军被老蒋空运东北打内战,本来全军上下就抵触内战,到了东北又受尽国民党中央军的排挤与白眼,坐困孤城长春。此时,解放军的总司令朱德以云南讲武堂老学长的身份给学弟曾泽生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历史上云南子弟兵一向为国为民而战传统,这次也希望60军可以站到人民这边。曾泽生收到信后,深为感动,宣布与国民党决裂并带领60军起义。起义后,60军被改编为解放军50军。

云南的子弟兵,自清朝末年,就心系国家兴亡,历经半个世纪,抵御外侮,扬我国威。对祖国的赤子忠心,已融入这支队伍的传统,今天,这支队伍依然在守卫祖国的西南边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