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荆”彩在一线 | 幸福在“飞跃”糍粑分外香

发布一下 0 0

临近春节,年味愈来愈浓,许多乡村早已经置办起年货,不仅为自家过春节做好储备,还通过网销的方式,把一些土味年货卖给身在外乡的游子。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去到随州市广水李店镇看看。

在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有个年俗,每到逢年过节外地的游子回家了,都要来到村民李世均家里打糍粑,村民说,糍粑有着“粘粘香甜 团团圆圆”的寓意,是春节餐桌上必备的美味“好彩头”,打糍粑,添年味,增吉祥,李世均一大早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准备了。

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村民李世均:“打先抹鸡蛋清,抹油,再用木棍捣,捣出来的味道足。”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这个小小的糍粑饼要费的功夫可不小,几个大汉加在一块,从早上6点锤到10点,第一盆糍粑才成型。而在离李世均家不远处,有一个手工匠人祝明春和老伴也在忙活着,做了40年油面的夫妻俩,临近年关每天还要做两大盆80斤油面,挂在屋子里满满当当,不过这些都不只是为了自个吃,他们的油面还没做好,就被从外面赶来的吃货预订完了。

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村民祝明春:“我们祖孙三代人做油面,是传统手艺,做得好 ,又好吃,过去和面四 ,五十斤,总是卖出一半,现在享(人民)公司的福,帮我们宣传 ,做广告,我的面现在都是推销非常好,面还没出来,买面的人都来了,非常好销。”

祝明春所说的公司,就是村集体去年6月份成立的人民公司,靠着人民公司运营,村里这些老手艺、老特产都换上统一包装,走品牌化路线,成为了网上热销产品。如今,村里电商平台评选出了当地年货四宝,李世均的糍粑和祝明春的油面都上榜了。

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村民李世均:“货也卖了,钱也够了,年味更足了。”

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村民祝明春:“一个星期可以赚六 ,七千块钱,一个月下来,可以赚个两万块钱。”

吃到电商饭,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尝试自己学着当主播带货了,只要手机一支起来整个村便都来凑热闹、学经验,围观的村民时而凝神静听时而捧腹大笑,幸福洋溢在脸上,乡情年味留在了心中。

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人民公司电商负责人李永丽:“将近年关了,年货必不可少,我们也请了四个主播帮忙代销,每天都能卖300多单。”

越到年关越是忙,这是飞跃村的写照,除了做年货搞直播外,在村里的集体鱼塘捞鱼分鱼,在人民公司参加集体分红,这都让飞跃村洋溢着喜气洋洋的过年气氛。

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村民:“这是第一次直播,通过尝试直播还是很有意思,下一次我们自己从这个平台多直播,把我们村农副产品卖出去,大家在一起有个过年气氛,都很圆满。”

飞跃村原本自然资源匮乏,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飞跃村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了合股联营,公司化发展路径。村民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不到5千元提升到2、3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对新的一年他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村民李卫国:“党和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发展环境,奔小康的劲头更加足了。”

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支部书记 (广水新越惠民运营管理公司董事长)人民公司董事长李亚平:“(去年)我们线上卖了150万,线下卖了100多万,(总额)接近300万,开年后 ,我们打算第一个要把葡萄园品种更新,我们还要买游船,打造杨家细河一河两岸,让环境更加优美,预计我们2022年,人民公司的集体收入估计能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手记

与飞跃村村民打糍粑、和油面的这几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飞跃”二字对村民的意义,当曾经的小康梦靠着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来了,当每一块糍粑不是为了饱腹而是为了团圆,当每一位村民都笑得合不拢嘴,年味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的味儿,而我们有幸见证和记录了这种幸福的进行和延续。李世均和祝明春只是农村致富路的小小缩影,而正是这种未来可期的奔劲儿深深触动了我们。飞跃村,期待你们的下一次超越!

【来源:长江云】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