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发布啦 0 0

韩信,我 . 国著名的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兵权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挥能力高超,军事眼光独到,辅佐汉王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被封为齐王,与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

韩信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我们总能从他的种种决定中,体会到他和自己的博弈。韩信弃楚投汉,体现了他的雄心壮志,他觉得项羽不会重用自己而离开投奔汉王刘邦。但在刘邦这里,他也没有受到重用。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韩信

直到萧何发现了韩信的才能,举荐他做大将军,韩信才迈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之后,他开始大放异彩,成为历史和军事史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韩信的许多决定,都与他自己的性格有关,从我们熟知的“胯下之辱”,到最后为萧何吕后所杀,都无不为此作出印证。

读懂了韩信,就是读懂了人性。读懂了历史,也就看懂了俗世。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一、早年落魄

韩信是淮阴人,我们后来所知的韩信淮阴侯的爵位,就是刘邦封他做家乡的侯。韩信是平民出身,家境贫寒。估计是供不起韩信读书,所以《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中,也没有记载韩信的受教育史。

韩信年轻时“不拘小节”,实则就是一个小混混,众人都不喜欢他。韩信既不能做吏,也不能经商,家里穷到了极点。常常是东家蹭一顿饭,西家蹭一顿饭,就连韩信的母亲去世,也没钱给她买墓地、买棺材,只得找了一块旷无人烟的地方草草安葬。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大家都看不起韩信,只有南乡亭长认为他是个人才,于是多次邀请他到自己家吃饭。韩信落魄得很,有人愿意给他吃饭,自然乐得上门,一连蹭了几个月,把亭长的媳妇气得够呛。有一天早上韩信又去蹭饭,亭长的媳妇却提前做好饭吃了,等韩信一去,啥都没了。

韩信当然明白对方的用意,愤怒地离开了。韩信没办法吃饱,只得去钓鱼求生,但和现在的钓鱼佬一样,基本上都是空军。当时河边有个洗衣服的老婆婆,见韩信可怜,给他饭吃。连着给他吃了几十天,韩信十分感激,说以后自己富贵了,一定要好好报答她。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老婆婆见韩信还在“白日做梦”,愤怒地骂他说:“你都这个样子了,不好好找个事情做糊口,还在做白日梦着富贵吗!(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我们也常常怀才不遇,有人常常讥笑我们。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千里马只是没有遇到伯乐而已。

韩信家贫,却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把剑,终日携带。

淮阴的少年见了,就挡住韩信,嘲弄他说:“你喜欢带剑,却是个怂包。如果你不怕死,就拔剑刺死我。否则,就乖乖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就钻过去了,就是我们熟知的“胯下之辱”。市集上的人认为韩信太胆小,都哈哈大笑起来。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二、从军之路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景从。当时项梁和侄子项羽,诱杀当地长官后也起义兵反秦。韩信便前往投项梁,做了一个普通士兵。项梁被章邯杀死后,又投奔了项羽。

项羽觉得这小子还算忠义,就让他做了自己帐下的持戟郎中。然而也就仅此而已了,没有更多重用他,韩信很是失望。适逢项羽当时已经击灭秦朝,划好地盘,众人都准备各就封国了。韩信趁机脱离了项羽,投刘邦去了。然而在刘邦那里,也没有得到重视,做了一个“连敖”。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我查找了一下,也没有找到这个连敖到底是个什么官职,只知道是楚国最开始设立的,估计是个不重要的基层小官。后来韩信等十四人违反军法,按律应当处死。前面的十三个人尽数被斩首了,轮到韩信时,正好夏侯婴经过。

这个夏侯婴是刘邦重要的武将,后来被封为滕公。韩信于是大喊道:“汉王不是要取得天下吗?为什么杀壮士!”夏侯婴觉得这小子很奇特,就把他放了,还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刘邦。刘邦没怎么注意,给韩信提官到治粟都尉,就忘掉了这件事。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这也很正常,你是刘邦,你会因为一个普通人喊了两句口号就因此而高看他一眼吗?显然不会。但是刘邦看不出韩信的特殊之处,总有人是识货的,就是我们熟悉的萧何。萧何不仅娴熟内政,完美地承托了刘邦打仗时的战时任务。

还慧眼独具,为刘邦举荐了许多人才。这一次也是他和韩信交谈之后,发现他确实是个人才。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一直没有正式和刘邦举荐韩信。韩信也不甘心待在一个治粟都尉的后勤职位上,于是偷偷溜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大惊,追他去了。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刘邦听说萧何逃跑来,也是大惊。过了一会韩信被萧何追了回来,并请求刘邦授他为大将军。刘邦将拜将的消息传出去,很多人都大喜,觉得肯定是自己。

不料结果一出,竟然是一个面生的小子。经过了解,居然是一个小小的治粟都尉。众人又惊讶又愤怒,这小子什么本事,竟然在我们前面拜将?很快,韩信就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让他们心服口服。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三、辅汉灭楚

韩信的首秀,就是我们熟悉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项羽当年虽然没有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可还是对他心怀顾忌。于是将刘邦封在蜀地后,将原本的秦国故地分为三部分,分别分封给秦国的降将,堵住汉王刘邦东出的道路。

这三名秦国降将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章邯是很有水平的大将,若非秦二世治下的秦国太差,项羽又太猛,秦很可能就不会二世而亡了。因此项羽特意让章邯堵住刘邦,是阻止他东出的第一道防线。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韩信一面重修当年刘邦烧掉的栈道,一面派兵暗中从陈仓出击。章邯听说韩信的部队在修栈道,以为他要从那边过来,大笑道:“等那栈道修成,不知要多久了!”就放松了警惕。这正中韩信下怀,兵出陈仓,打了章邯一个措手不及。章邯慌忙督兵来战,无心对有心,自然是被打得一败涂地,只得投降了汉王刘邦。

章邯无疑是秦朝最后的名将了,连他都敌不过刘邦韩信,司马欣和董翳,用什么去抵挡?不久便纷纷投降了。项羽看到刘邦将三秦地区收入囊中,也是大怒,就要亲自前往征讨。项羽确实厉害,如果此时过来,也能把刘邦堵在秦地,不得东出。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恰巧此时齐国也背叛了项羽,诛杀了项羽分置的齐王田都、胶东王田市都被杀,田荣自立为齐王,反抗项羽。于是项羽北击田荣去了,只派遣一个偏将抵挡韩信。然而当时能与韩信一战的,只有项羽。

趁项羽北去,于是立刻东进,击破项羽偏将,攻入彭城。随后离开继续攻略其他地方。项羽听说后放下齐国,带着三万兵回援,大破刘邦几十万大军。汉楚双方随后围绕荥阳对峙起来,一时难分高下,刘邦就派韩信北略魏赵之地,扩充实力。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韩信率军至魏,准备东渡黄河。黄河虽然长,渡口却并不多。有一个叫蒲坂的地方,非常重要。魏王魏豹率重兵堵截在这里,不让韩信通过。韩信见状,就增加兵力,作出一副要强攻蒲坂的架势。而暗中派遣一队人马,从夏阳进攻安邑。

声东击西,正是韩信的拿手好戏。此计屡试不爽,魏王听得韩信别处偷袭,急忙前往援救,反被韩信打败,阵中擒获魏王,于是魏地平定。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又北徇赵地,赵王陈余于是召诸将商议计策。赵将李左车提议,韩信千里来战,军粮难以供应,军士面有饥色。且井陉道狭窄,不如出奇兵断掉韩信粮道,将之堵截到山里不与作战,很快韩信的军队就都饿死了。不得不说这个计策十分高明,可惜陈余并没有采纳。很快双方对战,韩信背水列阵,另派一队人攻占了对方城池。

赵军前进不得,后方又被韩信占据,自然大乱。韩信趁机出击,赵军大败。陈余和李左车等人,也一并被活捉了。之后韩信采纳李左车的建议,息兵养民。又向刘邦要来了齐王的封爵。这时候,汉楚齐三方鼎立,有人就建议韩信拥兵自重,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李左车

韩信顾念刘邦恩德,没有同意。派兵助汉,最终项羽死在垓下。我们往往也是如此,承了一个人的恩惠,总是想着还了这份人情。韩信就是因为刘邦的人情,最后惨死。所以说,欠什么都不要欠人情!汉朝建立,韩信被封为楚王。

四、功成身死

韩信被封为楚王后,刘邦对韩信一直放心不下。因为韩信的能力太强,在军中的威望又太高。一旦起兵,自己尚且未必能制,遑论太子刘盈。于是便采取陈平的计策,说要到楚国去打猎,叫韩信前往出迎。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天子来见,韩信自然来迎,于是就地将韩信抓了起来。要说这刘邦,还真的像韩信说的“臣善使兵,陛下善驭将。”韩信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却两次被刘邦突入营中,夺取印信兵权。这次也是,仅用了几个壮士,就将这兵神仙帅,直接拿下。

刘邦本想处死韩信,却因他反迹未彰,且功劳甚大,于是仅去王号,改封淮阴侯。韩信自此就有了反意。后来刘邦任陈豨为代国丞相,陈豨临行前拜访韩信。韩信唆使他反叛。陈豨果然叛乱,刘邦亲自征讨,将韩信留在长安。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韩信也准备征发刑徒,响应陈豨。来一个南北夹击。这计策确实妙,可惜计划败露。准备期间,韩信的一个手下犯了罪,韩信要杀死他。

手下的弟弟于是向吕后告发。吕后找来萧何,萧何于是去见韩信,说刘邦已经平定陈豨归来,要他去见刘邦。韩信一经进宫,就被处死在了钟室之中。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呀!

读懂了韩信,也就读懂了人性

萧何

总结

韩信白手起家,立起大功业。竟然能和两个原来的老板分庭抗礼,鼎峙天下。但韩信感念刘邦的作用之恩,最终选择了帮助刘邦对抗项羽。

然而天下既定,韩信的才能,最终引起了刘邦的猜忌。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韩信不安之下准备造反,结果被吕后所杀。

我们现实之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因为有能力,屡屡被上司打压,怕取代了他的位置。取得了一点成就,功劳又被上司抢去。成年人的世界,哪里有“容易”二字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9810.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