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倒数第一的“速滑大妈”:我是第一!
新华社记者岳冉冉、何磊静、李典、罗鑫
比了个最后一名,却成了“冠军”?
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混合采访区,挤满了各路记者。大家望眼欲穿,焦急等待这个创造历史的“第一人”。
“历史缔造者!”美国记者这样形容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哪怕等了40分钟,大家也一定要采访到她。确实,由克劳迪娅缔造的这个惊天“纪录”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2月5日傍晚,北京冬奥会速滑女子3000米决赛,一项新的奥运会纪录诞生,克劳迪娅保持了20年的纪录,被荷兰运动员伊雷妮·斯豪滕以3分56秒93的成绩打破。曾经的奥运冠军,却在本次比赛中,位列20名选手之末。
成绩虽然垫底,却被历史认定为“第一”——49岁,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女子冬奥选手;八届,历史上参加冬奥会次数最多的女运动员;在过往七届中,总共拿下5金2银2铜。
下午16时30分,49岁的克劳迪娅与22岁的中国小将阿合娜尔·阿达克站上了起跑线,两人第一组出发。德国老将微笑着调整好起跑姿势。“预备”,她的眼神慢慢坚定。枪响,一道弧线掠过冰面,弯道摆臂,直道冲刺,步幅虽不大,但德国老将始终有自己的节奏。
第一圈,她与中国选手成绩接近;第二圈,开始落后;第三圈后,差距越拉越大……最后的直道,克劳迪娅加速冲刺,但依然落后阿合娜尔·阿达克近5秒。
最终,德国人以4分17秒16的成绩结束比赛,比自己20年前的奥运会纪录(3分57秒70)差了近20秒。当滑过终点线时,克劳迪娅没有沮丧,而是举起了双臂,像个胜利者一般,迎接属于自己的“第一”。
也许是体能透支,她弯下腰,扶着膝,大口喘粗气,但滑过看台时,她仍然抬起身,面向观众比了个爱心。又滑了200米,她停下来,坐在赛道边,与教练相拥了许久。
“我是笑着滑过终点线的。”克劳迪娅声音微颤,“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可是我的第八次奥运会。”
能在开幕式上担任德国代表团旗手,克劳迪娅说这是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今天,我的成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来到了这里,滑到了终点,我为自己感到无比自豪。”
一名荷兰记者问:“你是不是20年前就开始参加奥运会了?”
“不,是30年!”克劳迪娅非常骄傲,“这次奥运之旅比任何一届都特殊,在疫情下,举办冬奥变得异常艰难,但中国做到了!我能如愿来北京,非常感恩,这是我创造历史的一刻!”
纪录就是用来打破的,但克劳迪娅创造的这个“第一”,也许能在时间簿上停留很久。(完)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