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大胜不久,苏联顾问告彭德怀的状,斯大林:你不知天高地厚

发布啦 0 0

“我们的战士在这块阵地不惜生命和流血,难道我们连上去看一眼的胆量都没有吗?”

这是1953年7月份,彭德怀在跟美国人签完停战协议后第二天,说的一句话。

当天,已是身心俱疲的他 . ,执意要前往朝鲜最前沿阵地。同志们都劝他别去,毕竟那里离美军阵地只有300米,仍十分危险。彭德怀发火了,他说了上面那句话。

是的。自1950年10月19日,52岁的他带着他的兵,来到异国他乡后,他有过打胜仗的喜悦、有也过受委屈甚至不被理解的时候。

期间,他发过火,拍过桌子,不变的是他爱兵如子的“本能”、对祖国的忠诚,以及超强的军事素养。而当这3点结合起来时,一个横刀立马的中国元帅足以令世界军界震动。

长津湖大胜不久,苏联顾问告彭德怀的状,斯大林:你不知天高地厚

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就是彭德怀在1951年1月份,也就是长津湖大胜后不久,经历的一次不被理解。

当时,不止是很多战士一开始不明白他,苏联的的顾问、包括朝鲜领袖金日成,其实都不太懂他的用意。苏联顾问,甚至把“状”告到了斯大林那边。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斯大林和毛主席,又将如何定夺呢?

一:长津湖战役后,志愿军迎来了一个真正“可怕”的对手

毫无疑问,1950年11月7日到12月24日的长津湖战役,成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人生的最大耻辱之一。彭德怀及他的兵,让麦克阿瑟鼓吹的“感恩节攻势”、“圣诞节攻势”,都成了一个大大的笑话。

但正当美陆军一师由水门桥灰溜溜逃走时,另一个美军将领“粉墨登场”了。

他叫李奇微。

在朝鲜战场结束后,很多中国军史学者们,都普遍有这样一个观点:在轮番上阵的美军将领里,李奇微是“最可怕”的对手,是让志愿军及彭老总最头疼的对手。

与一般的美军将领相比,李奇微的特点是极为明显的:

其一,他18岁进西点军校,在学校里还当过橄榄球队长,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体能,都是一流的。

其二,与麦克阿瑟相比,李奇微性格更为低调,但出手极为狠辣。

其三,他与美国底层士兵走得很近,虽没有麦克阿瑟的光环,却有着极强的号召力。

如果说麦克阿瑟说是猛虎的话,那李奇微就像一条毒蛇,而毒蛇往往是最可怕的。

李奇微踏入前线是在12月31日,也就是长津湖战役结束后的第7天,职务为: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

临行时,颇为自信的他,曾问过麦克阿瑟:“将军,如果我到了那儿后,发现局势有利于我,您是否反对我发起反攻?”

长津湖大胜不久,苏联顾问告彭德怀的状,斯大林:你不知天高地厚

被打得不太自信的麦克阿瑟,听到麾下还有人敢说这样的话,直接哈哈大笑起来。他对李奇微说:“好好干吧!”

都说新官上任3把火,李奇微烧的“火”似乎挺有效:

首先,他一到前线,就往自己肩膀上挂上了一枚手榴弹。因此,后来有人称他为“肩上挂手雷的四星上将”。

那他为何要这么做呢?毫无疑问,就是为了重振美军士气。咱们都知道,麦克阿瑟喜欢叼着一根大烟斗,走到哪里都爱跟士兵们幽默一把。

但李奇微不一样。他从一个普通士兵松开的鞋带抓起,告诉所有士兵:“我不希望看到接到了行动电话还坐在那里发呆,甚至还抽上支烟的军官”。

接着,李奇微又坐着他的专机,数次前往一线。甚至,他还曾冒险驶进危险区域,在那里观察志愿军的一举一动。

最后,此人还极善于总结教训。他曾彻夜不眠地研究战报、战况,试图发现志愿军的软肋。事实上,后来也确实被他发现了不少志愿军的不足之处。幸亏,咱们彭老总预判了他的预判。

可能有些网友看到这里,会问上一句:“你为何会花这么多笔墨,介绍咱们的敌人,这不是长他人志气吗?”

关于这一点,笔者必须跟大家解释清楚:在讨论抗美援朝的问题上,只有正视和承认美军不是傻子,才是对所有志愿军战士最大的尊重。唯有这样,现在的年轻人才会明白当年他们有多难。

二:交锋后,李奇微给彭德怀留了一行字

彭德怀和李奇微在朝鲜战场上的首次交锋,发生在长津湖战役后不久,也就是第三次战役时期。

这一仗,志愿军在1月4日,直接拿下了汉城。

中国人民沸腾了!朝鲜人民沸腾了!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在一些旧报纸上,窥见当日的情形。

新华社通过广播,向全世界播报了这一消息。《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用大号字刊登了这一消息。

无数朝鲜百姓走上街头,奔走相告。甚至,很多朝鲜老百姓还喊出了“美军要完蛋了”、“美军要撤退了”。在他们看来,只要彭德怀继续向前推进,那敌军将“一推就完”。

长津湖大胜不久,苏联顾问告彭德怀的状,斯大林:你不知天高地厚

当然,朝鲜老百姓会有这样的感慨,也是在情理之中。因为,此时逃离汉城的美军,确实很是狼狈:

出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被“堵成串”的美国汽车;灰头土脸的美国大兵,甚至来不及带走价格高昂的装备和他们的军帽,就匆匆离去。后来,很多美国老兵回忆:“那是我从军生涯里,最无奈的一天。”

这一切,彭德怀自然看在眼里。而且,一向洞若观火的他,还发现了几个不寻常之处:

其一,好不容易向前推进了这么多公里,汉城都给拿下来了,但最后统计歼敌数量时,却发现:只有区区1.9万人。这显然不太合理,难道美军主力是不战而退?

其二,彭德怀发现了李奇微留下的一行字,即: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向中共军指挥官致敬。关于这行字写在哪里,目前有多种说法:有说是写在一件睡衣上的,有说是写在办公桌上的军毯上的。

不管是写在哪里,凭以上两点彭德怀当时就判断:美国人肯定有其它考虑。他们不但不会就此撤出朝鲜战场,而且对后面的战事非常有信心。

我志愿军想速胜?恐怕没那么简单。

基于这种判断,彭德怀在1月7日,连夜在志愿军总部召开了一次中朝联军领导干部会议。

彭老总性格直率,在会上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一喜一忧:

他喜的是:志愿军没有让祖国人民失望,用一个大大的胜利给全国人民送上了新年礼物;忧的是,这场胜利背后还有种种阴影,如果不控制速度,可能会上美国人的当!

在这件事上,彭老总的原话是:

祖国人民只知道我们的战果,往往不了解真情,不了解我们志愿军面临的困境和严重的困难……我的心不踏实,敌人不是傻瓜。

长津湖大胜不久,苏联顾问告彭德怀的状,斯大林:你不知天高地厚

听完彭德怀的分析,负责供给的洪学智副司令员,也说了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再往前冲,后勤真的就跟不上了。

而参谋长解方将军,则带了一则最新消息:华盛顿当局可能会从美国本土再补充4个师的力量过来。同时,后方休整多日的美军其它部队,也蠢蠢欲动。

讨论完这些,彭德怀在地图上指了指三七线,作出了最后的分析:必须先停止追击,经过补充休整后,才能继续再战!

对于彭德怀的这一决定,其实当时将士都不太理解,但最后咱们内部最终还是达成了统一意见。为何他们会被说服?因为彭老总告诉他们:“战士们把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要珍惜。”

“我要对几十万士兵的生命负责”,自踏上朝鲜战场的第一天起 ,彭德怀就来回强调这句话。

在绝境中打出魄力的本事,很多世界名将都有。但在旁人被胜利冲昏头脑时,还能保持绝对的冷静,则没几个人能做到。

彭德怀,以上两点皆有。

这,是志愿军之幸,亦是国人之幸。

三:苏联顾问说“我要告到斯大林那里去”

虽然志愿军内部的将士们,理解了彭德怀。但其他人却有话说,苏联顾问拉佐瓦耶夫,就是其中之一。

入朝后不久,彭德怀和金日成就中朝两军指挥权该交给谁,有过数次讨论。最后,苏联领袖斯大林致电金日成,很明确地告诉他:应该交权给彭德怀。

此后,金日成在长津湖战役打到第7天时,面见毛主席,非常真诚和服气地表示:朝鲜人民军指挥权也交给彭德怀。

至此,中朝便成立了联合司令部,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委。但同时,苏联及朝鲜人民军也派出了要员,进驻到司令部。

在这里,笔者必须强调一点:联合司令部内部所有的争论,都是就战术打法本身进行的。争论的存在是有必要,而且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有人的目标都只有一个:取得最后的胜利。

彭德怀停止追击的命令一下,苏联顾问拉佐瓦耶夫就气冲冲地找上门来了。

他冲进总部大门,大喊着要跟彭德怀谈话。彭德怀赶紧上前去跟他握手,但对方却气不打一处来,他质问道:“世上哪有打了胜仗不追的总司令!”

长津湖大胜不久,苏联顾问告彭德怀的状,斯大林:你不知天高地厚

彭老总对于他的到来,似乎早就有所准备。他也很清楚,苏联的同志也是求胜心切,属于一片好心,于是赶紧让他坐下来慢慢说。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拉佐瓦耶夫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他提到了:苏联的卫国战争。拉佐瓦耶夫表示:

德国占领了苏联大半领土,后来我们进行反击,一直打到德国的柏林。请问,如果不反击,不打到柏林,希特勒的军队能消灭吗?

苏联的卫国战争,是值得全人类都记住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苏联士兵在卫国战争中,为全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换一个战场,成功的经验就该一一照搬。很显然,彭德怀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跟拉佐瓦耶夫提到了两点:

其一,苏联人和志愿军使用的武器不一样。

当年,苏联人有大量冲锋枪投入战斗,至于飞机大炮也是不少,而咱们志愿军只有“小米加步枪”。这就意味着,咱们的士兵需要每隔两三天就补充一次子弹。

其二,咱们的后勤力量是有限的。

朝鲜人民很友好,多少朝鲜百姓省出自己的吃的,送给志愿军,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自10月19日入朝后,多少战士们从未得到过一次充足的休息、没吃过一顿饱饭。

一番讨论过后,彭德怀给出了自己对战争时间的判断:这场战争不是几个月的事,甚至不是半年的事,起码要打个两三年。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看彭德怀的判断,仍不得不佩服其前瞻性。

然而,虽然彭德怀说得很有道理,但在当时大胜的情况下,拉佐瓦耶夫并没被说服。一气之下,拉佐瓦耶夫做了一个决定:要去斯大林那里告彭德怀的状。

长津湖大胜不久,苏联顾问告彭德怀的状,斯大林:你不知天高地厚

就这样,离开司令部的拉佐瓦耶夫回到住处,“洋洋洒洒”写了一篇5000来字的长文,递给了在苏联的斯大林。

当然,这件事彭德怀也必须跟在北京的毛主席汇报。于是,他也发了一封电报给毛主席。

四:斯大林和毛主席的抉择

两封电报发出后,大家都在等待回复。毛主席何等高瞻远瞩,他立马同意了彭老总的意见。而斯大林的回信,因为大雪封山等原因,到要晚一些。

而就在这个等待过程中,另一个不赞同彭德怀的人也找上门来,他就是:金日成同志。

作为朝鲜领袖,金日成希望彭德怀乘胜追击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我志愿军还未入朝前,朝鲜人民军经历过由“天上跌到地上”的无奈。

一开始,他们把南朝鲜打得落花流水,也曾一度打下汉城。但美国人来了后,他们就节节败退,10万人民军被打得只剩下几万残军。

金日成和美国人有国仇,朝鲜百姓跟美国人有家恨。如今志愿军的到来给了他们报仇血恨的机会,他们当然希望能一举歼灭所有美军。

于是,金日成在这件事上,跟彭德怀争论了将近3个小时。最后,金将军非常真诚地表示:“南下如果不能歼灭敌人,能解放一些城镇乡村也是好事啊!”

说这话时,金日成多少有些恳求的语气。

长津湖大胜不久,苏联顾问告彭德怀的状,斯大林:你不知天高地厚

眼见也说服不了金日成,彭德怀只能拿出毛主席给自己的回复,只见毛主席的电文中写道:

如朝方同志认为不必休整补充就可前进,则亦同意人民军前进击敌,并可由朝鲜政府自己直接指挥。

毛主席都这么说了,金日成还能怎么办呢?

而此后,斯大林那边给过来的反应,也证明:苏联方面在这件事上,也站在了彭德怀这边。

斯大林在接到“告状信”后,非常生气。他生的不是彭德怀的气,而是自家顾问拉佐瓦耶夫的气,他对身边人说了这样一番话:

彭德怀按照毛泽东的方针,在朝鲜打得十分出色,彭德怀是少见的军事家。但是,我们这个拉佐瓦耶夫却在彭德怀面前指手划脚,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斯大林的意见,很快就传到了朝鲜前线。顾问拉佐瓦耶夫,被调回了苏联国内。

而金日成在了解了所有情况,在前线做了一系列调查后,也非常真诚地向彭德怀道歉。

这件事,到这里算是彻底统一了意见。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不管是毛主席还是斯大林,都最终会选择力挺彭德怀?甚至,斯大林还会说出那句“真不知天高地厚”呢?

除了两位领袖对朝鲜战场的明智分析外,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他们认彭德怀这个人!

一个将军,要想让世人服气,只有一个理由:他曾经的表现,足以证明其实力。

而彭德怀的军事谋略,早在国内战场上,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

1928年,他声东击西、欺敌误敌,指挥红5军一路南下,走上井冈山;

1947年,他逆境反击、后发制人,取得蟠龙攻坚战大胜;

1948年,在西北战场上,他围城打援、一举两得,取得宜川大捷;

都说彭德怀最擅打“苦战”,几十年戎马,他一次次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长津湖大胜不久,苏联顾问告彭德怀的状,斯大林:你不知天高地厚

斯大林力挺彭德怀,或许只是久闻他的大名。

而毛主席,对彭德怀早年的这一场场胜仗,却是历历在目: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正是毛主席对彭德怀的肯定。

五:尾声

事实证明彭德怀的判断是没错的:这就是李奇微和麦克阿瑟的诱敌之计。

1月25日,美军对我志愿军进行大规模反攻。此时,我志愿军已经休了17天,咱们以空间换取时间,为下一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后的第五次战役,志愿军终于让美国人进入战略防御,并开始接受停战谈判。

如今,不少军史学者都在讨论:如果当时不是彭德怀那般冷静,牺牲会有多大?

世上没有如果。但在经历长津湖战役等几次大战役后,为了保护他的兵,彭德怀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这一点,是笔者希望大家不要忽略的。

1951年2月20日,他冒险带着警卫员赶到朝鲜安东机场,回北京面见毛主席。下午一点多,他来不及休息、来不及喝口水,就赶到了中南海。

当时,为前线战事经常夜不能寐的毛主席正在卧室休息,彭德怀根本等不及。后来,主席一边穿衣,一边跟他开玩笑说:“只有你彭老总才会在人家睡觉的时候闯进来提意见!”

此后,彭德怀把在前线遇到的后勤补给问题,都一一跟毛主席汇报。此次汇报后,毛主席和周总理事无巨细的统筹安排。一切,都好起来了。

长津湖大胜不久,苏联顾问告彭德怀的状,斯大林:你不知天高地厚

1953年7月份,美国人签下停战协议。立国之战,志愿军打出了国威。

当所有人都在庆祝时,彭德怀又默默地离开了,他驱车去了前线阵地。步行至高地,他朝着远方张望:青山处处埋忠骨,那里有他的兵。

晚年的李奇微写过不少回忆录,点评他国将士们皆不太客气,唯有对志愿军不敢有任何贬低。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1183.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