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发布啦 0 0

1949年,在前往莫斯科的路上,毛泽东做出了 . 进军西藏的命令,第一个是给彭德怀的命令,由西北局担任主要的责任,由西南局担负第二位的责任。

接到命令的彭德怀却有些迟疑了,经过调查之后,他更加坚定地任务,从西北进军西藏,历朝历代还没有先例,如果此时进军西藏不知道又有几分的把握?

12月30日,彭德怀给中央发去电报,详细讲述了进军西藏的条件、方案和可行性计划,彭德怀认为从西北进入西藏,还需要准备2年……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收到彭德怀的电报,毛泽东坚信他的分析没有错误,从西北进军西藏已经不可能了,但是西藏的地位又太高了,必须解放,当前的形势下,虽然从西南进军西藏也困难,但是这个任务也只能交给西南局了。

1950年1月2日,毛泽东给国内发去了电报,并且转发刘伯承、邓小平以及贺龙,进军西藏的任务由西南局负责,争取在4月中旬开始进军,10月前解放西藏。

不过毛泽东也知道从西南进军西藏的困难,在电报的末尾还加上了一句:西南刚才解放,西南局诸同志工作极忙,现又给此入藏任务,但因任务重要,且有时间性,故作如上建议。这些建议是否可行,请西南局筹划电复为盼。

重庆曾家岩,西南局驻地。

邓小平和刘伯承接到毛泽东的电报之后,将电报仔仔细细看了两遍之后皱眉不语。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刘伯承将双手插在袖管里在屋子里走来走去,邓小平则是在不停地吸烟,两个人都有点犯难:派谁出兵西藏呢?

此时在西康雅安的并不是二野的部队,而是贺龙的62军,从地理位置和经济、时间上来看,这个军事最合适的。不过二人还是想将最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的部队来完成。细数二野的3个兵团9个军,二人认为第10军的战斗力是最强的,派去西藏是最合适的。可是遗憾的是10军军长杜义德的身体最近并不是很好,进军西藏有些困难。

“让‘地主’去吧!”邓小平考虑半响之后,掐灭了烟头说道。

“谁?”刘伯承还没有听明白,有些疑惑地说道。

“张国华。”

“我也正在打他的主意,好,就叫他去。”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张国华原名张福桂,1914年出生在井冈山北麓永新县北乡的一个农民家庭。

幼时的张国华家境贫寒,一直在田间劳作,借机读了几年的私塾和小学。

1929年3月,张福桂改名张国华,未满15岁的他参加了井冈山部队,之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历任战士、司号员、连指导员。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长征之后,他走过草地,翻过雪山,红军顺利会师之后,他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开展游击战争,后遭到阎锡山的围剿,不幸与部队失散。张国华孤身一人奔波在太原、北平、天津、西安,终于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

1937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国华出任115师整训处宣传队队长,参与过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率领宣传队随部队转战山西各地,调任115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1939年随部队进入鲁西,担任115师鲁西游击第7支队政委。

有一次,张国华带领第7支队和鲁西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的学员在巨野县城外的大张庄活动的时间,突然被日军包围。

当时的学员们都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场面,一个个显得非常紧张。

张国华见此情形,立即召集大家紧急动员,向西北方向转移。他则是率领一个连冲向了村南,狙击日军,使得学员们安全撤出。

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8军军长。率部参加挺进中原、淮海、渡江和进军西南的多次重大战役战斗。

那么张国华将军又怎么会被称为“地主”呢?这个要从18军的干部队伍说起。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18军有着相当数量的老红军和抗战干部,还有不少做过地方工作的干部和一些知识分子。

南京解放之后,需要一些干部去接管,但是多数部队还在打仗,抽调不出人来,刘邓决定由各军的随营学校接管南京。

当时18军的随校政委却报告自己学校有着4500多人的时候,全场哗然,邓小平听后也是愣住了,因为当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其他各个军的随校人数总和。

这个时候有人在窃窃私语:张军长如此富有,真是个“地主”。于是将接管南京的任务交由18军随校学员担任。

张国华“地主”的绰号不胫而走,就连邓小平谈到干部问题的时候也会开玩笑地说:“18军的干部不必补充,张国华是‘地主’嘛!”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虽然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人已经决定由18军负责入藏,可是此时的18军已经快要划归地方管理了。张国华正在开辟川南新区,担任川南行署的第一主任了,大批干部已经被派往川南各地担任县市领导,就连政委也已经喝过18军的送行酒,马上就要去自贡当地委书记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国华接到了刘邓首长的电报:18军就地待命,张军长及各师主要领导干部速来重庆。

张国华接到电报之后,立马意识到:任务有变!立马赶往了重庆。

一路上,张国华就在考虑自己接下来的任务可能去哪里?云南是四兵团的目标,西康省是18兵团的目标,打台湾的话是三野的目标。张国华细数全国剩下的地方,发现只有西藏还没有人去,那么自己18军就只有可能进攻西藏了。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张国华想的没错,他一到曾家岩,刘邓就告诉他二野将要进军西藏的消息,并且告诉他在二野所有部队中任意挑选三个主力师,组成了3万人的一个进攻部队。

刘伯承见张国华陷入了深思问道:“你的意见如何?”

沉思了半响,虽然18军突然转换任务目标有些困难,但是张国华还是相信18军,于是决定领着18军进入西藏。

看张国华已经决定好了,邓小平问道:“你觉得有没有把握?”

“问题不大。”

邓小平和刘伯承相视一笑说道:“那就这样定了,我们马上报告中央,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现在还没有想到。”

刘伯承叮嘱他:“有困难要说话,全二野都会支援你们。”

张国华走后,刘伯承和邓小平立马向中央汇报,中央立即复电完全同意二野进入西藏的计划。

1月13日,刘邓接见18军的干部,正式下达命令:“这次是交给你们一个非常重要、非常艰巨、非常光荣的任务,党中央毛主席决定18军担任解放西藏的任务。”

张国华一家的牺牲

就在张国华指挥全军上下准备进藏的时候,张国华却接到了秘书给他打的电话:“难难可能是肺炎,又咳又喘,嘴里不停地叫爸爸……”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张国华的女儿今年只有三岁,一听自己女儿病了,张国华内心一紧,但是还是说道:“我抽不出身,你安慰她两句。”

张国华挂上电话又开始忙于工作了,等忙完了工作赶到医院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躺在了床上……

自己的妻子樊近真坐在一旁,哭成了一个泪人。

樊近真是山西平定人,她怀孕之后,还接受组织的派遣去开封完成任务,结果在路上遇到敌人包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生下了女儿。

当时樊近真躲在老乡的牲口棚里,当时生产的情景樊近真在后来的日记中这样描绘过:

瞎灯灭火,冷风习习,举目无亲,一边是驴的叫声,一边是我疼痛欲绝的呻吟声,真是难呀!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刚刚生下来女儿,敌人就进村了,樊近真当时吓得心脏都快出来了,急忙将孩子用被子一包放在炕上,进来的敌人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便伸出刺刀就刺,这个时候房东大娘出来扑腾一下跪了下来喊道:“里面是我的孙子呀!”

那么艰难的情况下,女儿都活了下来,却没有想到女儿刚刚3岁,就离自己而去,当时她也是在忙于进藏的准备工作,没日没夜地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她又有多伤心呀……

就在部队抵达了甘孜地区的时候,怀着身孕不得不跟着部队进藏的樊近真马上又要分娩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国华接到了回北京参加谈判的电报。樊近真非常担心自己留在这边生孩子会有危险,就想要回成都去生孩子,张国华却不同意:“要是生在路上怎么办?”

张国华的时间非常紧,战友们劝说她:“和谈是大事,还是让张军长快点去吧!”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当晚,张国华就舍弃了自己的妻子,上路了。

3天后,樊近真临产的时候又赶上了狂风大作,产房的窗户也被大风给掀翻了,通讯员急忙用被子去堵,非常狼狈不堪……

孩子生下来的时候,被困在路上的张国华写的信也到了,刚看了两行,她就将信撕了扔在地上。

护士拿起信读了几句,便不解地问道:“信写得这么感动人,我看了直掉眼泪,你怎么把信撕了?”

躺在床上的樊近真一句话也不说,拉过被子蒙住脸就哭了起来……

张国华说的大道理自己又怎么不明白,可是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又怎么不委屈?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5天后,她带上了刚刚出生的孩子,回到了成都,将孩子交给妹妹帮忙照顾了几天,20天后,樊近真又回到了进藏的部队中……

再也见不到张国华了

西藏和平解放了,张国华也留在了西藏,为西藏的建设添砖加瓦,

1955年,张国华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就在其他将军们都走进了和平建设的时候,他依旧在疆场效命。

1962年,张国华还参与指挥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歼敌8000多人。此战之后,西方媒体高度评价了张国华的指挥艺术:“中国军队打得潇洒自如,像是小刀切黄油一样轻松。”张国华因此赢得了“巅峰战将”的称号。

1950年,刘伯承问让谁领兵进攻西藏,邓小平:让“地主”去吧

1972年2月,正在四川担任省委书记的张国华在主持会议的时候猝然发病,倒在了会场上。

闻讯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急忙派遣专家组前往抢救,但是依旧没有挽回他的性命。周恩来感叹:“张国华将军走得太早了,中央正要用他的时候,他却过早地走了,真可惜!”

不久之后的四川工作问题的会议上,毛泽东感叹:“不见了,再也见不到张国华了!”

#开国将帅#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1187.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