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味降酶丸
【处方】 茵陈、茯苓、白术、猪苓、泽泻、柴胡、枳壳、陈皮、鸡内金、炒麦芽、神曲、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藿香、佩兰、丹皮、龙胆草、甘草,五味子。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血清转氨酶升高。
【用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中、晚各服1丸。
2.治白癜风方
【处方】 菟丝子全草。
【用法】制成25%菟丝子酊,以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
【说明】病程长者疗效差,一般需治疗1周以上才可看出效果。1个月后效果比较明显。
3.三味止泻散
【处方】茯苓、白术、石榴皮。
【用法】共研细末,每天服3次,每次服10克。
【主治】五更泻
4.静脉通
【处方】黄芪、当归、薏米、水蛭,金银花,连翘,丹参、玄参,桃仁、红花、川芎、赤勺、生地,乳香、没药、三棱、莪术、陈皮各、防己,米壳,甘草,苍术、黄柏,蜈蚣,全蝎。
【制法】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10分钟取滤液;原药再加水500毫升,煎15分钟取滤液;3煎加水300毫升,煎20分钟取滤液。3煎滤出液共和约1000毫升。
【用法】分3次口服,每日一剂,15日为一疗程。
【主治】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浮肿。
5.白带异常方
【处方】 鲜马齿苋汁,鸡子清。
【用法】微温顿饮之,一日服2次。
【说明】本方出白《集验良方》。马齿苋嫩苗,余乡里人以之为菜蔬,炊熟蘸蒜酱食用,其味甚美,且有预防痢疾、肠炎之功效,因其能清湿热,其汁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治疗因湿热所致之白带,效果甚佳。
【方源】 (中国中医药报)
6.止汗方
【处方】浮小麦,大枣。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说明】浮小麦为干瘪轻浮之小麦,味甘性凉,治骨蒸劳热,止自汗盗汗。《本经逢原》云:“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卫生宝鉴》亦用之治盗汗及虚汗不止,足见其效不凡。大枣调和营卫,营卫和则汗自止。 (中国中医药报)
7.乳痈速消汤
【处方】瓜蒌仁、牛蒡子(炒研)、天花粉、黄芩、栀子(生研)、连翘(去心)、皂刺、金银花、陈皮、青皮、柴胡、蒲公英、黄芪,生石膏,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 清热解毒,散结消痈。
【主治】乳痈(急性乳腺炎)。
8.脱敏消癜汤
【处方】艾叶,乌梅,阿胶,当归,金银花,槐米,大枣,甘草,生大黄,白茅根,鸡内金。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主治】过敏性紫癜
9.地黄饮子加减
【处方】熟地、巴戟天、山萸肉、石斛、麦冬、肉苁蓉、茯苓,附子、五味子、菖蒲、远志,肉桂,薄荷,生姜,大枣。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小脑萎缩,喑痱(喑者,不能言也。痱,足废也。《素问·脉解篇》:“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症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沉迟细弱。可用于中风不语,偏瘫之属于阴阳俱虚者。
【 加减】偏阴虚,去附、桂,加鳖甲、旱莲草、竹沥、胆星;脊髓空洞症,加人参、黄芪、女贞子、山药;脑挫伤后遗症,加龙骨、生铁落;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加紫河车、菟丝子、木瓜、鸡血藤、千年健;脑萎缩,痴呆症,加紫河车、淫洋藿、益智仁、红参、鹿角胶。
【方源】:中国中医药报
10.瓜蒌牛蒡子汤
【处方】全瓜蒌、牛蒡子、金银花、柴胡、连翘、皂角刺、黄芪、蒲公英、丹皮、赤芍、橘核,生石膏,甘草。
【用法】每日1~2剂,多次分服,每4小时服1次,连服3剂。
【主治】乳痈
【加减】乳痈发病急迫,常伴有高热,加入生石膏,可增强清热效果。另外,用三棱针点刺膏肓穴及其周围1寸处(与乳痈的对应点)放血拔罐,也有特效。
【方源】:中国中医药报 程宝书教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1.川芎止痛汤
【处方】川芎,菊花、白芷、藳本、钩藤、葛根、地龙、赤芍、桃仁、红花、延胡索、丹参,罂粟壳,黄芪,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主治】顽固性头痛
12.桑菊降压丸
【处方】菊花、桑椹子、丹参、葛根、牛膝、钩藤、地龙、三七、当归、水蛭、白芍、山萸肉、黄芪、杜仲、鸡血藤、桃仁、红花、山楂,决明子、泽泻、川芎,薄荷。
【用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重,每次服1丸,日服3次。
【主治】 高血压病,见 头晕,体倦,精力不济,记忆力减退,脉象细弱。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冬日生活打卡季##健康一冬##中医##健康科普大赛##超能健康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