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想不通:为什么美国人攻得下硫磺岛,却打不下上甘岭?

发布啦 0 0
日本人想不通:为什么美国人攻得下硫磺岛,却打不下上甘岭?

战前植被茂密的上甘岭,战后成了一片焦土

一、

2020年2月19日,为纪念75年前的硫磺岛战役,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早上的一份声明中说:在美国战斗记录中,很少有能比1945年初在硫磺岛上取得的胜利更好地表现出美国战士的顽强意志和坚定精神。

日本人想不通:为什么美国人攻得下硫磺岛,却打不下上甘岭?

硫磺岛上的战斗在美国人眼里,是 . 二战最血腥、代价最高的战斗之一,但它也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完美体现。就像特朗普所说那样,代表了美国军人“顽强意志和坚定精神”。

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上也被美国人打得心服口服:美国军队世界第一嘛,输给他不可耻。

但是二战结束七年后,在朝鲜半岛一个叫上甘岭的小山村发生的战斗让他们迷惑不解:美国老大(主子)怎么就打不下来上甘岭呢?

要论官兵不怕死,日本人有资格自夸,在23,000名固守硫磺岛的日军里,只有1083人生还,阵亡率高达95%!

单凭不怕死不代表能取得最终胜利,毕竟日军最终也没有守住硫磺岛。

二、

后世一般总结中认为,志愿军能最终守住上甘岭是靠“坑道、炮火、手榴弹”,笔者对此持赞同意见,但是认为还要加上两条“后勤和进攻能力”,下面我们一条一条来说:

1.后勤保障

上甘岭战斗的第一天,九连和一连就消耗了40万发子弹,以及一万多枚手榴弹,爆破筒,打坏10挺苏式转盘机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两个连算下来一共300人,人均打出子弹1300发,投手榴弹33枚以上,战况之激烈可见一斑,而弹药消耗极大。

而且美军打出了天量的190万发炮弹,也就是著名的“范佛里特弹药量”,不但把山体掀去一层,还把山头削去2米,还用炮火牢牢封锁了五圣山与上甘岭两高地之间的道路,形成炮火封锁线,不分白天黑夜的炮击。

15军连夜从后方紧急采购的三万多斤苹果,派人送往坑道,但敌人炮火封锁太猛,大筐苹果难以送上去,为此15军政治部专门下令,凡送入坑道一筐苹果者,记二等功。尽管如此,仍没有一筐苹果能送进坑道,最后送进1号坑道的,也只有一个苹果。

这就是当年我们在课本上读到的“一个苹果”的来历。

很显然,这种情形下,保障上甘岭两高地我军连队的粮弹供应伤员后送就极其重要了,战役后期,整个志愿军后勤二分部全力保障15军,15军后勤部也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组织机关和部队靠“匍匐运输”“接力运输”等方式,将3万发迫击炮弹和大量食品、物资送入坑道。整个上甘岭战役运输人员伤亡就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

不过耐储存的枪支弹药坑道里面够,粮食和饮水出现了困难,尤其是饮水。本来山下有水源,可送不上去,后勤战士背着水箱上去,往往在路上水箱就被弹片打漏了。

有人要说了,10月5日,韩第2师第32团一个叫李吉求的上尉参谋,趁夜越过战线,向第45师投诚,透露了该师将协同美军进攻五圣山的企图。未能引起第15军应有的重视。大家都认为美军不可能放着便于机械化部队突击的平康谷地不打,却去进攻山高路险的五圣山,而且美军凭两个营花五天怎么可能打得下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吉求提供的情报才没有得到重视,45师也没有向上甘岭前沿坑道里补充更多的饮用水和食物。

不过事后诸葛亮好当,可美军一开始不也是只打算动用两个营,伤亡200人,用5天时间打下来吗?如果美军就凭着两个营打五天,志愿军两个连自然守得下来。

美军事先也没有做足充分准备,至少尸袋增加近百倍才够用的。

而在硫磺岛,日军是断绝了后勤补给的,整个岛被美海军团团围住,一粒米都送不进去。说实话,要不是美军急于把硫磺岛打下来作为轰炸日本的机场,否则围困硫磺岛几个月,岛上日军全得饿死。

2.坑道

坑道能有效保存我军的有生力量,敌人进攻时,志愿军依托表面阵地野战工事顽强抗击;敌人占领表面阵地后,志愿军就退入坑道;对敌实施反击时,以坑道为出发阵地,缩短冲击距离,取得反击的突然性。志愿军依托坑道与敌争夺表面阵地,迫使“联合国军”一方投入更多兵力和兵器,反倒给志愿军更多杀伤消耗敌人的机会。

上甘岭的坑道顶厚35米,美军飞机投下的炸弹和大口径炮弹压根没有起作用。

日本人想不通:为什么美国人攻得下硫磺岛,却打不下上甘岭?

注意,重点来了,咱们的坑道是在反斜面、反斜面、反斜面!

美军对付硫磺岛上日军的坑道山洞是怎么做的?用推土机铲泥土把洞口堵住,把里面的日军闷死;用火焰喷射器烧;坦克抵近坑道口射击等等。

可在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坦克推土机都上不去,这办法没用。

可派人去炸去烧呢?由于我军坑道口在反斜面,美军士兵得不到直瞄火力支援,尤其是后期在南朝鲜2师破坏我军坑道时,45师将4门75毫米口径山炮前推,对准敌人猛轰,为坑道部队解围。有了这4门山炮,从此南朝鲜2师也断了破坏坑道的念头。

3.炮火

志愿军也投入了抗美援朝战争以来最大的炮兵力量,共投入11个炮兵营,火箭炮24门,75毫米以上火炮110门,发射炮弹40万发,志愿军在这场战役中的弹药总消耗量为5514吨,平均每天消耗128吨。而炮火杀伤占了上甘岭战役总歼敌数的70%!

当时秦基伟给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打了个电话,把上甘岭的情况详细地做了个报告。洪学智也深知15军在上甘岭的处境,开口问道:“你说吧,需要什么支援?”

秦基伟只说了六个字:“喀秋莎火箭炮”。

随后,装备了24门喀秋莎火箭炮的炮兵21师209团就配给了15军。

这火箭炮团一投入上甘岭战场,志愿军这边那是士气大振,后来火箭炮团还得了一面锦旗,锦旗上面的内容就是下面图片中那两排红字:

日本人想不通:为什么美国人攻得下硫磺岛,却打不下上甘岭?

日本人想不通:为什么美国人攻得下硫磺岛,却打不下上甘岭?

抗美援朝结束后,存放在军博的参战“喀秋莎”火箭炮

上甘岭战役中,炮兵是立了大功的。由于两个高地表面阵地都被反复炮击过,美军和南朝鲜军队白天在炮火掩护下占领表面阵地后,很难构筑起像样的遮蔽部,我方一轮炮火急袭,往往能产生很大的战果。而火箭炮的火力覆盖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发射导轨上的16枚132毫米火箭弹可以在10秒内全部发射出去。一轮齐射24辆发射车可以发射384枚火箭弹,打击美军南朝鲜军战前集结时效果特别好,因为这384枚火箭弹从第一枚落地到最后一枚落地,是在10秒内全部爆炸的,根本没办法像遇上身管火炮那样听见第一声爆炸赶紧躲还能保命。

我们知道,上甘岭战役打到后期,双方像上白班夜班一样,白天美军南朝鲜军队攻占表面阵地,志愿军撤回坑道;晚上志愿军收复阵地,美军南朝鲜军队败退下去。第二天继续来一遍。可美军和南朝鲜军队在正斜面没有坑道啊,只好从山下面的集结地出发慢慢爬山,早上8点准时开打。

这个规律被接防上甘岭阵地的第12军31师91团团长李长生发现了,派侦察分队找到了南朝鲜军队的出发集结地。

比如11月5日4点30分,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对南朝鲜军队进行火力急袭后,南朝鲜攻击部队遭到了沉重打击,因为伤亡惨重只得重新组织兵力,这天的进攻拖到中午12点才开始,下午三点就结束,攻击强度也明显减弱。

见南朝鲜军队死伤人数剧增,范佛里特发现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只好下令停止对“三角山”(整个597.9高地阵地的统称)的进攻。

由于“喀秋莎”是自行式的,可以打了就跑,美军炮兵恨得牙痒痒却无计可施。火箭炮209团在上甘岭打了10次,总计发射2600枚火箭弹,自身没有损失一门炮。

当时的一枚132毫米火箭弹价值相当于6两黄金,志愿军也是与美军杠上了,非打赢不可,才舍得打出去2600根“金条”的。

当年“喀秋莎”有多受步兵的欢迎呢?当时炮兵二十一师的车号是“84”,部队一见“84”车号,就主动让路,并鼓掌欢迎。

而日美硫磺岛之战,打到后面,美军只需要掏洞,不担心岛上的日军炮兵还有还手之力。

4.手榴弹

日本人想不通:为什么美国人攻得下硫磺岛,却打不下上甘岭?

志愿军战士手上是RPG-43式反坦克手雷

为什么公认手榴弹是上甘岭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呢?

我们看两个数据:

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第一天:九连和一连就消耗了40万发子弹,以及1万多枚手榴弹。子弹与手榴弹消耗是40:1

10月31日,15军防守部队创下了上甘岭战役中日均最高弹药消耗量:投掷出近3万枚手榴弹和手雷,260根爆破筒,发射30多万发子弹,21000多发炮弹。子弹与手榴弹的消耗比例是10:1

要知道,此时的15军已经全面换装苏械,战士中一半用莫辛纳甘M1944步骑枪,一半用波波沙。这波波沙射速极快,消耗子弹很多。可即使这样,咱们打10发子弹就要扔一颗手榴弹!

真要只扔手榴弹还好,可咱们还爱扔爆破筒和手雷!

当时装备的RPG-43式反坦克手榴弹(仿制的叫反43反坦克手榴弹),战士们一般喊“43式手雷”或者“两斤半”,全弹长383毫米,战斗部直径93毫米,重量1200克,内装612克TNT炸药。而大家熟悉的抗战时巩式手榴弹装药才50克,这43式手雷威力之大可想而知。

不过这43式手雷又大又沉,在阵地上打防守的时候还好说。可夜里要带上手雷收复表面阵地可就难了,因为手榴弹袋是装不下手雷的。志愿军战士是怎么解决的呢?他们找了棉裤,把两条裤脚用绳子扎起来,然后把手雷放到裤子里面,再把棉裤像人字形这样搭在脖子上带上去。

这43式手雷一颗可以对付一个地堡,扔到敌人人群中爆炸,那就是炸倒一个排的存在,尤其志愿军夜间收复表面阵地,全靠这大杀器开路杀敌。

而日军呢,射击精准拼刺强,偏偏在手榴弹这一项上是短板,军部生产得少(总产量900万枚,甚至只有国军产量的三分之一),士兵用得也少,搞笑的是想用还没有专用的手榴弹袋装!要知道二战时日军是没有给士兵生产专用手榴弹袋的。

5.进攻能力

实际上最能体现志愿军战斗力的不是上甘岭战役中我们的防守能力。在美军那种炮火下死守表面阵地只会带来我军的大量伤亡。而是我军在美军猛烈炮火下放弃表面阵地后,夜里能收复阵地!

也就是美军靠炮火能占领表面阵地,我志愿军能在夜里靠手榴弹就把阵地夺回来!

而硫磺岛战役中的日军战术死板,只是一味被动挨打。整个硫磺岛战役期间,日军仅发起过一次反击,反击中日军出动了1000多人向美军冲锋,结果被全歼,此后日军再没有向美军反击过。

而在上甘岭战役中,每当夜幕降临时,志愿军坑道部队就以三人或四人编成一个战斗小组,多方位向美军发起夜袭。从10月21日至29日,坑道部队夜间主动出击达158次,其中仅9次失利,其余均获成功,夜袭成功率高达94.3%!

这也让美军和南朝鲜军丧失了在上甘岭继续打下去的信心,因为占了表面阵地也守不住,那继续派人送死还有意义吗?

所以,志愿军靠这五点守住了上甘岭,而美军最终没有打下来。

三、

当然,战术对头还是离不开志愿军战士的英勇:

日本人想不通:为什么美国人攻得下硫磺岛,却打不下上甘岭?

因为他们和志愿军其他1.56万名伤亡战士,取得了毙伤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25498人的战果,才赢得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2601.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