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发布啦 0 0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1959年12月4日,功德林里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战犯们,得到了一个通知:要求他们穿戴整齐,列队到礼堂参加集体大会。

有些人已经预感到,会有重要的事情发生。等他们走进会场,队伍立即骚动起来。会场主席台上方赫然悬挂着:“特赦战争罪犯大会”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台下的战犯们,紧张地听着法官宣读着特赦人员名单。原国民党军少将邱行湘,耳朵嗡嗡作响,大脑含混不清。

直到手上接过了特赦通知书,看着上面写着“邱行湘,男,52岁,汉族,江苏溧阳县人。该犯关押已经10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

邱行湘这才意识到,他真的重生了。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为了最挂念的母亲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发现一切都大变样

1959年12月14日下午三点,十个国民党特赦战犯,加上末代皇帝溥仪,这十一个人的新身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公民。

他们受邀前来参加了和周总理等领导人的见面,在中南海会客厅,他们齐聚一堂,和乐融融。忘记了他们曾经处于不同的立场,话起了家常。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闲话家常后,周总理终于语气变得严肃了起来。在座的大部分国民党成员都是黄埔出身,曾经担任过黄埔军校老师的周总理,宛若他们的长辈一般。

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谈论了未来的规划问题。毕竟是离开了外面的世界十年甚至以上的时间,他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在功德林的改造,让这些新公民们有了全新的思想觉悟,他们想要参与到劳动中,为新中国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但是周总理却说,其实你 . 们有更重要的任务。你们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你们应该用自己的笔,来把那些掩盖在时代里的真相,一一挖掘出来,呈现给世人看。

当然,他也并不是强求所有人都留在北京。也有人选择离开北京,去别的地方参与其他方面的基础建设。

这其中就包括邱行湘。他是出了名的孝子,一直都很自责自己没有尽孝床前。1936年6月,陈诚联粤反桂期间,大战一触即发,邱行湘是整个590团的领头人。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但是,此刻却从溧阳传来了邱母病危的消息,让邱行湘内心焦灼不堪。他居然冒着生命危险,连夜赶回了溧阳。

他在溧阳待了三天,在当时战事吃紧的情况下,已经是无限宽大。但对他自己而言,他却觉得三天时间远远不够。

后来他以为自己一辈子都没办法回去的时候,还曾经对着母亲所在的方向喊着,说自己不孝,没办法养育母亲。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陈赓(左)和邱行湘(右)

而此刻,邱行湘却有这样的机会回到离家乡不远的南京,顺便回到家乡看看母亲。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

但是当时中央的同志,打电话跟他报备过,他家的那些农田屋舍按照规定已经被没收了,只有一间房子,他母亲现在还在那里居住。

毕竟是地主出身,邱行湘也知道他们家还有一席之地、有瓦遮头已经是万幸的事情。他现在只想迫切地赶回家中,看望病重的母亲。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因为一些交通上的不便,邱行湘辗转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是次年的除夕之时。当年他的家田有整个秦城农场——也就是他改造的农场那么大,如今只剩下一座房屋。

邱母长期卧床,眼睛也渐渐看不清了。邱行湘见状,泪流满面,连忙趴到老母病床前,呼喊着她。邱母一开始还听不清他的声音,久了才意识到她的宝贝儿子真的回来了。

也许是邱行湘的回来给了她活下去的动力,次日清晨,三年没下床的邱母突然下床。

而村子里的人在新年伊始的时候,听闻“战犯”归家,也都很是好奇,纷纷过来拜访。霎时间,邱行湘的家里挤满了人。邱行湘在这里,又再一次感受到了新社会、新生活所带给他的震撼。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邱行湘一家人

从长工身上感念劳动的艰辛,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取得成绩

当时,许多村民纷纷来访,有些小姑娘看到邱行湘,还是有些好奇。邱行湘想上前表达他的善意,小姑娘们都害羞得跑开。

他家乡里的乡亲们,说起了邱行湘小时候的事情。邱行湘从小书法就不错,他们就拿出红纸,让邱行湘帮忙写挥春。

场面一度十分和谐,邱行湘不再是地主,而是和他们平等的人。也许正是邱行湘少了以前的少爷气派,所以他回家之后,乡亲们也络绎不绝来他家吃饭、拜访、聊天。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这时,人群中出现了两个人。一个叫做邱仁才的,是他同村的本家;另一个叫沈锁斌的,与他没有亲戚关系。

他们的共同点是,曾经在邱行湘家做过长工。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二人都已经去邻村生活了,这时,他们来这里的共同目的只有一个——请邱行湘去他们家吃饭。

邱行湘一开始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乡亲们太热情了。但是他的一瞬间犹豫,让邱仁才和沈锁斌误解了。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他们二人对邱行湘说,过去他们家在邱行湘家吃饭,是没有办法;但是现在邱行湘去他们家吃饭,他们很是欢迎。

这言外之意就是说,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忍受地主的剥削,去讨生活。但是这次,他们平等了,他们绝对没有瞧不起邱行湘的意思,只把邱行湘当同志。

邱行湘当然也是一点就通,但是由于他的个性更为敏感,联想到自己在农场里改造的时候的事情。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还记得那年秋收,因为一场大雨,导致他们辛辛苦苦种的葡萄几乎全军覆没。管理员捡了几个没有烂的葡萄,打算给他们这些战犯吃,但当时他们都吃不下。

他们这才体会到,努力付诸一炬是多么让人心酸和痛苦。如果他们是农民,辛苦了一年的所有收成都被地主抢走了,该是有多么痛恨。

也正是如此,此刻的邱行湘更能体会到邱仁才和沈锁斌当年的痛苦。他也为自己家是地主出身而感到无尽的羞愧。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就在此刻,他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当着许多乡亲们的面对邱仁才和沈锁斌,满脸愧疚地说:“过去的事,对不起,真的对不起啊!”

这一句句忏悔的声音,感染了在场所有人。而自此之后,邱行湘从头到尾仿若蜕变了一般,他完完全全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制鞋厂的工人。

邱行湘被分配到南京的工厂工作,一个月是六十元工资。除了二十元拿回家里之外,其他的都用在吃穿用度上。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邱行湘(左)

他努力工作,将自己融入到了生产大队之中。后来,每个工厂都需要负责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的任务,邱行湘也第一个将任务揽在肩上。

就在南京明故宫的旧机场附近,足足十亩地的荒地,都是邱行湘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制鞋厂的厂长王堃赞叹地对邱行湘说:

“老邱啊,你是一个傻瓜。其实,你不傻,我们共产党欢迎你这个傻瓜……”

当然,邱行湘也是有自己的小私心的。这个小私心和他十几年前的一段情缘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年过半百仍然挂念旧时情人,以她为标准竟然觅得好姻缘

1948年,邱行湘被任命为洛阳警备司令,在他从南京的旧机场准备坐飞机起飞到洛阳的时候,一个蹁跹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妙龄女郎,披着齐肩的卷发,系着黑色的披风。她是陈诚的政治部主任柳克述的侄女张小倩,也是他的未婚妻。

当时,她银铃般的声音,充满期待地对邱行湘说:“阿拉在石头城下等待将军的归来。”

而如今,张小倩已经不知所踪,也许她已经去了海外和其他人结婚生子。只有邱行湘,在牢中的时候,时时刻刻记着这个女子,成了他孤寂岁月里唯一的慰藉。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其实,邱行湘曾经也结过婚。1936年,他和同学陈肃的妹妹陈懿结婚。然而好景不长,十年后,陈懿因为癌症去世,而二人一直没有生育。

好不容易遇到了张小倩,却在结婚前的那一场仗中彻底地输了,成为了战犯,就被关了十年。等他放出来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斯人已去。

与其说他思念的是张小倩,不如说他思念的是张小倩身后所代表的一个意义——一个知心的伴侣,一个温暖的港湾。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1961年,邱行湘因表现优秀,调到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专员的职务。他和同事提及了他想要选择的结婚对象:

一定要有张小倩那样的美丽大方。

显然这个标准,对于邱行湘如今这个条件来说,有些高攀了。但是邱行湘却也丝毫不肯放下他的择偶标准,结果居然真的让他遇上了这样一个女性。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张玉珍,三十岁出头,在南京梅院街道办事处机绣组工作,曾经育有两个孩子。她和邱行湘想象中的一样,美丽大方。

二人于1962年的时候结婚。有意思的是,当时香港《大公报》还特地披露了此事,标题是《从“追悼会”到结婚典礼》。

因为当年蒋介石对战败的下属,总是想当然的先入为主的认为他们“殉国”了,于是不管对方有没有活着,都会先给他们办理一场追悼会。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邱行湘当年被俘的时候,其实也是想“顺从”蒋介石的心意,自杀殉国。但是却被阻拦,才没有成功。

甚至当时,邱行湘的弟弟妹妹们说,国民党为了办追悼会,找他们要走了邱行湘的“遗照”,如果不是邱行湘后来写信,他们都不知道邱行湘原来还活着。

国民党只会哀恸部下的牺牲,但共产党却给了“战犯”新生,让他们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结婚。这种反差,在这篇报道中尽数体现。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邱行湘的婚后生活平静但充足,在他婚后三年,张玉珍生了个他们共同的孩子——邱晓辉。虽然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五口之家的经济负担很重,但邱行湘乐在其中。

夫妻俩之间偶有龃龉,但是总是会打情骂俏过去,从来都没有掀起过真正的吵闹。而他们的儿子也十分听话懂事。

而最让他高兴的是,他曾经那些和自己在功德林共患难的朋友们,如今一个个都和他一样,宛若新生。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战犯们和乐融融聚一起闲聊,告知儿子平凡不易六字真言

沈醉,和邱行湘几乎是同期一起进入的功德林。但他们并不是同一批出去的。和邱行湘不同,沈醉作为一个特务头子,他的身份给他带来的阴暗面要更为浓重。

曾经被称作杀人不眨眼的沈醉,在改造过程中,内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拜访邱行湘的时候,这种变化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

他看到了邱行湘门口的春联,本来也只是随性发挥,但在沈醉的眼里却如坐针毡。原来沈醉的书法也非常不错,当年他做大队长的时候,很多人都向他讨要墨宝,他还十分得意。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直到他获得特赦之后,偶遇了以前的一个酒楼老板,才知道人们并不是欣赏他的书法才华,而是希望把他的书法当作了护身符,防止国民党军官对他们捣乱。

是以,他看到邱行湘如此随意盎然的时候,不禁感慨万千,对邱行湘说道:“行湘兄现在是‘真理在握’,我那时候却是‘权力在手’,啊!”
他们都为曾经的自己而感到悔恨,所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邱行湘的家中,后来也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当年一起在功德林的战犯。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宋希濂作为领头人,一一向邱行湘介绍到来的人和家属,他们仿若放下了过去的仇恨和债孽,聚在一起,吃着自己烹煮的热腾腾的饭菜,内心是无法言说的满足。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平淡,对于经历了人生起伏的他们来说,过于珍贵。邱行湘对自己的独子邱晓辉,从小到大的要求只有一个——“只要活着就行。

邱晓辉因为和父亲年龄差距太大,从小到大并不知道父亲有那么复杂的过去,他只当把邱行湘当做一个年纪比普通人大的父亲。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待邱晓辉长大一点之后,才从各个渠道得知了和自己父亲有关的历史,这才明白父亲所说的“只要活着就行”的六字真言的真切含义。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邱行湘,不希望儿子有多么出人头地。他曾经走到过人生的巅峰,也曾经品尝过人生低谷的滋味。他深切明白,“平安”是多么地宝贵。

邱晓辉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之后的人生确实如他父亲所希望的那样,一直平淡但安稳。他自1988年毕业于江苏省人民警察学校之后,一直从事公安工作,直到退休。

1959年邱行湘特赦后,进入鞋厂工作,对独子唯一要求:活着就行

结语:

1996年12月8日,89岁高龄的邱行湘在南京病逝。他这一生经历过高高低低,曾经以为不会完成的人生夙愿,居然在特赦之后都完成了:

第一是他可以为母亲尽孝;第二是再次组建一个幸福家庭;第三是忘记过去,重获新生。

如果说,国家颁布特赦通知书的时候,是邱行湘在肉体上的重生;那么邱行湘在给邱仁才和沈锁斌下跪的时候,他的灵魂也得以新生。

不是所有战犯,都有机会能够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明白自己曾经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和痛苦。但邱行湘很幸运,他拥有了这个机会。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2922.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