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祤,云台二十八将之五,薛举,窦建德,北齐三将,苏烈苏定方

发布啦 0 0

#教育听我说#贾诩乃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其人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

曹丕称帝后,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

贾诩相对于同一时代同一级别的其他谋士,确实声名远逊。但这并不代表贾诩比其他人差,只是因为贾诩这人太低调了。别人不问,恐怕贾诩只会装作不知道,而很少去像其他谋士一样主动献计。

况且,贾诩虽然不常献计,但他一旦献计,却是必然功成,而且往往十分毒辣,直切敌人要害,其毒士之名绝对实至名归。

高肃,字长恭,兰陵王高长恭,其人骁勇善战,是北齐世宗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军事家、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据说高长恭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吓敌人,遂每次打仗都要带上怪狞的面具。

斛律光,字明月,南北朝时期北齐名将、军事家,少工骑射,出身将门。以武艺知名。


斛律光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二十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他曾经俘获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宇文英等,击败北周骠骑大将军韦孝宽。

只可惜,在公元572年,北周大将韦孝宽施以反间计,北齐后主高纬中计,将斛律光杀段韶才华横溢,在齐国外统军旅,内参害。

段韶才华横溢,在齐国外统军旅,内参朝政,真可谓出将入相,功勋卓著。高欢病危,临终前曾嘱咐其子及大臣,“凡军旅大事,都要和段韶商量。”


公元553年,梁将东方白额领兵进犯北齐,段韶奉命讨伐,大败梁军,杀东方白额。之后,北齐和北周每有战争,带兵将帅非段韶莫属,而且都能取得胜利。

苏烈可是威名凛凛的灭国将军,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


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其后,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苏烈的能力在整个唐朝都是排在前列的,也只有李靖才能稳稳压的住他。


只可惜,在演义作品中,苏定方的形象与真实历史相差甚远,甚至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是被后世通俗、评书和戏剧歪曲形象最严重的历史人物之一。


在演义里,苏定方是窦建德的一员大将。在进攻燕山时,苏定方与罗艺交战,打斗中用暗箭射杀了罗艺,紫金关外用计把隋唐第七好汉罗成引诱到淤泥河内,将其乱箭射杀。


李嗣业乃是中唐名将,其人身高力大,骁勇善战,初任昭武校尉。组建陌刀队,屡立功勋,迁中郎将。


天宝年间,李嗣业随从名将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国、石国、突骑施和吐蕃军队,拜骠骑大将军、右金吾卫大将军。参与收复两京战役,功勋卓著,授开府仪同三司、卫尉卿、虢国公,平定过北庭兵马使王惟良阴谋叛乱,乃是赫赫有名的陌刀大将。

作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或许打仗能力不是最强的,但邓禹主要的贡献不在于战功,而是他的政治远见。


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更始元年,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邓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功劳卓著。


东汉建国后很多功臣都居功自傲,生活开始腐化堕落,比如一度让刘秀头痛的“度田事件”就牵涉到二十八宿中很多人,二十八宿中的刘隆还牵连下狱。相比起来,邓禹的人品要高尚很多,他淡泊名利,待人敦厚,孝敬父母。天下已定,常思远离名誉和权势。

吴汉乃是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吴汉曾任新朝宛县亭长,后在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被任命为安乐令。后归顺刘秀,封偏将军、建策侯。此后,吴汉斩杀苗曾、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吴汉任大司马、广平侯,先后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

吴汉的军事水平比同时期的耿弇,冯异要差上一些,吴汉功劳虽然大,但是打了不少败仗,军纪很差,还不听指挥。

但是吴汉绝对是刘秀建立东汉的一大功臣,用他的暴力发兵法,发调了10郡骑兵,杀死谢工,后来他平定南阳时,部队乱杀,乱抢,逼起邓凤反叛,被邓凤打的落花流水,齐鲁战场和耿弇合并破刘永,攻蜀,输多胜少,但是生死决战中胜利,打下成都,同时也做了刘秀一辈子最伤心的事,屠城。


冯异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到了第七名,他跟刘秀很早,帮刘秀前期做了许多事,并提出了类似于隆中对的图天下策。厥后,击败王朗,兵不血刃拿下洛阳,祛除赤眉,立下了汗马劳绩,在对隗嚣的战争中,也是多有胜利。

寇恂乃是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后与耿弇一起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承义侯。此后,寇恂镇守河内,治理颍川、汝南,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岑彭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四,岑彭在东汉王朝建设和牢固历程中到场过统一战争中的所有作战:平定河北,攻关东、洛阳,统一关中,战隗嚣,直至灭蜀,是其时少少数能独当一面的将领。他不光作战勇敢,奇计迭出,而且信义素著,以德怀人。故能克成宏远之业,建设不世之功,厥后被刺客所杀,是在是惋惜。

薛举出身河东薛氏,容貌魁梧,骁勇善射,初任金城校尉。钱财巨万,喜交豪杰。大业十三年四月,正式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大业十三年七月,正式称帝,迁都秦州。


武德元年,薛举带兵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击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唐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人,正欲乘胜直取长安,突然病逝。


薛举虽然刚刚起事时,赈济放粮,多少还有点民众观念,但称王称帝后却私欲膨胀,只顾自已称王称帝,甚至变成杀人魔王。


史载薛举“每破阵,所获士卒皆杀之,杀人多断舌割鼻,或碓捣之。”

窦建德乃是隋朝末年河北农民起义领袖,东汉大司空窦融后代,辽东宣王窦拓玄孙,称夏王。

窦建德出身扶风窦氏,世代务农,重信然诺,出任里长。崇尚豪侠,为乡里敬重。大业七年,隋炀帝募兵高句丽之时,担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带领孙安祖进入高鸡泊,举兵反叛,全家坐罪遇害。率部归顺东海公高士达,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等,自称夏王,建立夏国,雄踞河北,虎视中原。

武德四年,为了拯救郑帝王世充,窦建德带兵攻打虎牢关,为秦王李世民所败,兵败被俘,押往长安处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