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发布一下 0 0

很多人说“钱”跟“情”是不能挂钩的,现如今,“认钱不认人”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准则。

那么现在还有“义薄云天”的情谊吗?答案是有的,江苏就有这样两个人,他们之间的友情跨越了时间和国际,仍旧坚定无比。

曾经的年轻小伙创业失败,借了大哥一千块钱,25年后小伙成富豪,直接赠予哥哥一千万,究竟两人之间有怎样的故事?大哥做了什么事让富豪念念不忘多年?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剪发结缘,情意相投

1987年,出生于江苏徐州的孙胜荣刚满14岁,因为家中兄弟众多,家庭条件贫困无法支付学费,小小年纪就辍学在家。

家里东拼西凑拿钱给年纪最大的哥哥开了一家理发店,孙胜荣被安排到理发店当帮手。

刚开始哥哥让他给客人洗头、收拾店面,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后来店里客人多了起来,只靠哥哥一人忙不过来,哥哥开始让孙胜荣学理发技术。

哥哥性子急,不懂得如何教人,只让孙胜荣自己去摸索,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孙胜荣一开始根本不能胜任这项技术活。

很多客人投诉他技术太差,剪得太难看,孙胜荣时不时遭到哥哥的批评,他越来越不敢给人剪头发。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这天店里来了一位老主顾,他一进门就看到刚挨训,躲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的孙胜荣,于是他走到孙胜荣跟前温声询问:“怎么了?不开心啊?”

“我头发剪得不好,客人们不乐意,我哥说不让我剪了。”

“我以为什么事呢,来!我让你剪。”

孙胜荣有些诧异地看着眼前这位眼熟的大哥,在这里干了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有人主动找他剪头,孙胜荣一时没反应过来,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快过来啊!给我剪头发!”大哥催促他,孙胜荣赶紧上前,给他围上围布,孙胜荣有些紧张,他害怕给这位大哥剪不好。

“小弟你叫啥?”

“我小名叫阿云,大哥你叫我阿云就行。”

“阿云,你今年多大了……”

大哥跟孙胜荣轻松地闲聊,让孙胜荣逐渐放松下来,他按照平时的步骤仔细给大哥剪了起来。

很快头发剪好了,这次孙胜荣剪得相当不错,大哥也开口夸赞他:“弟弟剪得不错啊,我觉得你给我剪完后,我都变帅了不少。”

孙胜荣被大哥逗笑了,从此之后大哥每次来店里,都让孙胜荣剪头发,两人逐渐熟络起来,孙胜荣得知大哥叫做张爱民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张爱民和孙胜荣

张爱民对待孙胜荣很亲切,两人每次都有说不完的话,时间长了以后,两人成了关系要好的朋友。孙胜荣在心底对张爱民,既敬重又感激。

可是好景不长,哥哥的理发店面临倒闭。店里经营没有理想中那么景气,各项支出大,当地顾客流量少,店里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可是家中还有一家老小需要养活,哥哥准备带着孙胜荣去外地的大城市闯一闯。

当时国内各地经济都处于发展阶段,温州作为国内首批发展起来的大城市,各项机遇条件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

哥哥要带着孙胜荣去温州了,离家的日子越来越近。这几天张爱民都没有来店里,孙胜荣想跟他告别却联系不上。带着遗憾,孙胜荣跟哥哥去了温州。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再次相遇,出资帮扶

来到温州的孙胜荣和哥哥开始分头找工作,少年独自走在温州的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去询问工作。

因为没有上过学,孙胜荣只能干一些体力活。他原本想继续干自己理发的老本行,可很多理发店看他技术平平,便没有录用他。

后来他辗转到工厂打工,很多工厂看他年纪小身材瘦弱,担心他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就直接拒绝了他。

好几天没有工作,手里的钱也花了不少,为了减少花销,孙胜荣一天只吃一顿饭,他的肚子饿得难受,孙胜荣边走边想,等找到工作发钱后,一定要吃上一顿可口的饱饭犒劳自己。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大城市里人来人往无比繁华,孙胜荣看着眼前的人群却一点归属感也没有,少年在这硕大的城市中举目无亲,完全靠自己打拼,看着旁边的同龄人背着书包跟家人一起说笑的场景,孙胜荣觉得无比的心酸。

最后他找了一份眼镜店的工作,店里平时活不算多,孙胜荣没有过多的体力耗费,但工资赚得也不多,老板给出的薪资只够维持他日常的生活开销,一点富余也没有。

而且眼镜店的工作枯燥乏味,孙胜荣不想待在这里一成不变,他想要找多赚钱的工作,可是之前的屡屡碰壁让他的信心非常受挫,他不敢贸然辞职去找其他的工作,怕到时候鸡飞蛋打,连现在的工作也保不住。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一天孙胜荣无精打采地走在街上,他路过一栋大楼时,突然一声熟悉的声音响起。

“阿云!阿云!”孙胜荣寻着声音回头看去,发现竟然是许久未见的张爱民。

“张大哥!你怎么在这儿?”孙胜荣看到张爱民有些喜出望外,张爱民也非常激动。

“我就说我没看错,你小子这么长时间没见,过得怎么样啊?走!咱们哥俩吃饭去……”张爱民拉着孙胜荣来到附近的一家小酒馆,两人简单点了几个菜,边吃边聊。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孙胜荣、张爱民

张爱民说他来温州办事,没想到一出门就看到了孙胜荣。

孙胜荣原本以为两人再也不会相见,现在两人面对面坐在一起吃饭,他心里有很多话想要跟张爱民倾诉。

他们俩聊了很久,张爱民知道了孙胜荣这段日子过得并不如意,体验了大城市的残酷生存模式,孙胜荣不想待在温州了,他想回老家开一家理发店继续以前的工作。

可是奈何现在一穷二白,出资开理发店的钱一点没有,他觉得自己是在天方夜谭。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张爱民、孙胜荣

张爱民知道了孙胜荣的想法,二话不说立刻带他回了徐州,并且直接拿出一千块给了孙胜荣。

孙胜荣连忙拒绝,可张爱民直接把钱放到了孙胜荣手里,孙胜荣看着手中的一千块钱,眼泪不断地在眼眶中打转。

“大哥,这钱我不能收!”

“拿着!就当我支援你的资金,这是借你的,到时候你发达了别忘了哥就行。”

没想到后来张爱民一语成谶……

在少年孙胜荣的心中,张大哥是他最大的恩人!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穷小子成富豪,千里寻恩人

孙胜荣的理发店成功开业了,他每天努力赚钱,想要快点把一千块钱还给张爱民。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格外残忍。理发店的生意不太好,尽管孙胜荣平时非常节俭度日,但最后还是没能经营成功,孙胜荣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还把张爱民借给他的一千块搭了进去。

张爱民没提让他还钱的事,看着垂头丧气的孙胜荣还不断安慰他。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张爱民

可是一千块钱在当时对普通人家来说是一笔巨款,是当时月工资仅有八十块钱的张爱民一年的收入。

孙胜荣暗自发誓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他看到国家的征兵信息后,决定去当兵。过几年退役后,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爱民,张爱民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想做就去做,大哥永远支持你!”

就这样,孙胜荣踏上了前往部队的火车,他离开时想着等自己回来时,一定要还张大哥那一千块钱。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孙胜荣

在部队期间,孙胜荣心中一直保存着对张爱民的那份感激之情,他一有空就给张爱民写信,可每次写的信都没有回音,孙胜荣没有放弃,依旧写了寄,寄了写。

直到自己退伍回家后,孙胜荣才得知张爱民一家早就搬家离开了。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有电话、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可以联系,孙胜荣经过多方打听也没能打探到张爱民家搬去了哪里。

一千块钱早就挣到了,可是恩人却不见了踪影,孙胜荣心里很不舒服。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当时很多国人选择出国发展,孙胜荣是个有抱负心的人,他也一直记得张爱民对他说的话,当机立断的他决定孤身去国外闯荡。

国外的月亮没那么圆,孙胜荣到了西班牙后,依旧干着一些体力活。因为语言不通,他也很少跟人交流,他只顾闷声干活,也有出错被老板骂的时候,但是再也没有遇到一个跟张爱民一样真心对他的朋友。

在国外的孙胜荣,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认真赚钱,他一天打几份工。因为干活勤快卖力,而且心眼实诚,很多老板都愿意把活给他。

日子过得很快,孙胜荣开始学习当地的语言,他从刚开始只会简单的几句西班牙语,到后来可以完全流畅无阻地跟西班牙人交流。他口袋里的钱也越挣越多,很快孙胜荣在国外赚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孙胜荣在部队的那几年,也时常去看书学习知识,知道了做生意要抓住时机、机遇,单纯的凭力气给人干活挣不了什么大钱。孙胜荣决定要自己创业,他要自己当老板。

孙胜荣开始在贸易市场进口货物,等下午下班后,就去夜市摆摊。

就这样干了一段时间,孙胜荣攒够了自己的第一笔投资资金。

孙胜荣的运气不错,第一次投资他就赚了不少钱,随后凭借自己锐利的投资眼光和商业头脑,孙胜荣赚得越来越多,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生意也越做越大。后来成功加入西班牙华人商会,成为里面的重要会员。

多年过去后,孙胜荣已经成为众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可是在他心里一直有一件未完成的夙愿,那就是找到当年的恩人张爱民。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孙胜荣

衣锦还乡的孙胜荣,被乡亲们夹道欢迎,他看着昔日里熟悉的家乡,又回想起当初那段努力奋斗的日子,想起现在还欠张爱民的一千块钱。

孙胜荣回国后,就立刻找人打听张爱民一家的下落。回到西班牙后,他委托自己的秘书密切关注一切有关张爱民的国内消息。一段日子过去,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孙胜荣再次回国特意去了一趟警察局。

2012年,孙胜荣刚开完会,电话响了。是一通陌生的国内电话,孙胜荣好奇地接起。

“请问你是孙胜荣吗?”

“我是,你是谁啊?”

“我是徐州这边的派出所,你之前委托我们找的张爱民找到了!”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情比金坚,获赠一千万

张爱民找到了,收到这个消息的孙胜荣无比开心,他立刻订了回国的机票,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徐州。

而此刻在徐州的张爱民也得知了孙胜荣寻找他多年未果的事,他心里也一直记得这位比自己小的“好友老弟”。

离两人见面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多年未见的两个人,此刻都有些紧张。酒店的房门打开,张爱民和孙胜荣终于相见了。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两人上前紧紧拥抱在一起,眼中含着泪,这是激动的泪水,是庆幸的泪水,是25年友情的见证。在孙胜荣的心中,张爱民早就跟自己的亲大哥无异。时隔二十多年未见,他们没有过多的嘘寒问暖,而是像多年前一样,聊着家常笑话。

孙胜荣握着张爱民的手,迟迟没有松开,这一幕他曾经无数次梦到过。离开时自己孤身一人,再见时两人都已经儿女双全了。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事业有成的孙胜荣看张爱民家的条件并不好,他提出给张爱民买房买车,可张爱民坚决表示不要,只要了当初给孙胜荣的一千块。

孙胜荣知道张爱民不会接受自己的钱财,于是他就出资在国内建了一处价值一千万的酒庄,并特意聘请张爱民来酒庄管理。

张爱民推辞不掉,于是来酒庄上班。一段时间后,孙胜荣偷偷把这个酒庄转移到了张爱民的名下。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雪中送炭,知恩图报”,这就是孙胜荣和张爱民的故事。两人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大家都感叹两人之间坚定的友谊,国内电视台更是对两人进行了一次专访。

1987年,江苏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25年后打拼成富商,还了1000万

孙胜荣和张爱民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超越亲情之外的深厚感情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情义是无价的。

孙胜荣的不忘初心,张爱民的倾囊相助,双方的付出,才是双向奔赴成功的前提。

在这里也助大家,能够拥有像孙胜荣和张爱民这样的知心朋友。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