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延后,“睡眠令”得到落实,家长们却有了新烦恼

发布一下 0 0

在学历内卷和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影响下,如今的孩子们虽然大多衣食无忧,但在睡眠方面却有不小的问题

孩子们白天一大早就要出发去学校上课,晚上放学后还得去各类课外补习班上课。就算补习结束后好不容易回到家,也还得做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

而等学生们处理完一切最终真正躺下时,多半也都12点了,孩子们可以休息、睡眠的时间甚至不足7个小时

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延后,“睡眠令”得到落实,家长们却有了新烦恼

简单来说,如今很多孩子都面临睡眠极度缺乏的情况。而且如果一直放任孩子这样生活,时间一长孩子不但身体会感到疲劳,甚至于还会有直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对学习和成长都没好处。

所以教育部门为了解决这一情况,在利用“双减”政策为学生切实减压的同时,也实施了不少辅助政策。其中“睡眠令”的效果尤为不错,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休息了。

中小学生迎来“睡眠令”,健康得到保障

虽然叫做“睡眠令”,但也并不是什么强制性睡眠的法令。而是由改变学校课程安排建议督促的方式帮助孩子获得充足的睡眠。

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延后,“睡眠令”得到落实,家长们却有了新烦恼

首先,教育部门直接下发通知,要求小学和中学在上课时间上做出改变,第一节课的开始时间不得早于8:20和8:00。而且不得以任何借口要求学生早点到学校

所以相较于以往学校会提早让学生到校自习、活动外,学生们上学的时间有了推迟,早上就可以晚点到学校了,算是睡眠保障的第一步。

另外,教育部门也对学生睡眠时间下发了建议性通知,建议小学生和中学生群体,每天最晚不晚于9:20和10:00睡觉,高中生也最好晚上11点前就睡觉。总睡眠时间不应该少于9-10小时。

尽管这些要求并不是强制性的规定,但是教育部门为了保证学生们的睡眠,也进一步地建立了“睡眠状况监测制度”。要求老师和家长沟通学生睡眠情况,并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协助和教育。

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延后,“睡眠令”得到落实,家长们却有了新烦恼

而在这一系列措施实施后,在2021年年末的教育部会议上,教育部门公布的相关数据也表明了“睡眠令”的切实可行。在面向7714万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有76.2%的中小学生睡眠情况是近乎达标的。

不过在“睡眠令”得到落实后,特别是中小学生们早上到校时间延迟,家长们却有了不少新的烦恼。

学生到校时间延后,孩子开心家长却无奈

尽管学生们早上确实可以多睡一会儿,但睡眠时间得到了保证。但是对于要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来说,时间反而成为了一种阻碍。

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延后,“睡眠令”得到落实,家长们却有了新烦恼

毕竟以往时间较早时,可以送了孩子再去上班。但是如今时间正撞,送孩子就要面临上班迟到的问题。但是不送孩子,低年级的家长是会担心孩子上学安全的。

不过老话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家长们其实也是可以合理解决问题的。除了可以找老一辈帮忙送孩子,或者和公司协商上班时间外,教育部门的规定也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

在规定中,如果家长要提早送孩子去学校,学校也不得拒绝,还得给学生提供安全的管理和环境,算是解决了时间上的冲突问题。

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延后,“睡眠令”得到落实,家长们却有了新烦恼

而对于这一系列规定,除了表示理解的家长外,也有不少家长觉得孩子睡觉是家事,教育部门不该进行干预。但其实教育无小事,它绝对不仅限于家务事的范畴之内。

笔者寄语:教育无小事,“家事”也是国事

年轻一代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以及公民,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必须要关注的,是教育发展的必须要求。

因为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正确的育儿教育观念,所以才需要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共同帮助,让学生处于健康又正确的管理状态。

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延后,“睡眠令”得到落实,家长们却有了新烦恼

而且因为学生们年纪还小,所以在自我保护方面也需要教导和照看,多方面的监管也会让学生的安全更有保障,可以好好地成长。

所以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从2022年1月1日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要求,很多的家务事也都被列入了监管部分,大家要依法带娃了。

尽管并不会直接对家长进行过于严厉的处罚,但是对于一直违反规定的家长,也是会给予批评教育,甚至进行一些实质性的惩处

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延后,“睡眠令”得到落实,家长们却有了新烦恼

所以家长们要清楚,孩子虽然是自己家的孩子,但是也不可以为所欲为,要在保证孩子健康的基础上进行管教。不得以学习之名,过度地给予孩子压力。

【今日话题】:你觉得睡眠令效果如何?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7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