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心理层面理解许世友将军的“十杀令”(八)

发布啦 0 0

“延误战机者杀”,反过来就是,在不准延误战机的基础上,还需要主动地创造和捕捉战机。

而且,在有关战争的人员、武器、地域环境、气候、士气、训练、后勤等各个因素中,突出强调的是时间因素。

所谓主动创造和捕捉战机,必须要有科学的战略预见能力。

毛主席说,“什么叫做领导?领导和预见有什么关系?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

试看毛主席在1962年指导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从10月20日开始到11月21日结束,就与国际上古巴导弹危机从10月16日开始到11月20日结束的时间段高度重合。不说苏美两家如何对抗,谁输谁赢,只看我们“小刀切黄油”式的作战风格,和歼俘敌9000多人的战果,并且不给其他大国有机可乘的机会,就能够体会到对于这个战机的把握有多么重要。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等待这么一个机会,我们从1951年开始,对于印度单方面对我国领土的蚕食政策,做出了多么大的隐忍!

再看几个例子:地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大方向;在抗日战争时期,描画了持久战三个战略阶段的大轮廓;在解放战争时期,绘制了战争进程全盘的大图样,等等。

同样的,毛主席麾下的各个将领,都是创造和捕捉战机的高手。

林彪元帅在东北战场上的表现,几乎可以说完全复制了毛主席提出的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的理论和战略思想。

其他的比如在邓华、韩先楚将军指挥下抢得先机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战争中58师的华川狙击战,无不体现了捕捉战机的重要性。

这里可能会有人提出质疑,要求这么高的军事战略素养和战略预见能力,岂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对的,这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且是绝大多数做不到的。

但是不怕,因为我们有不出世的政治军事奇才来做我们的领袖,毛主席会把他的战略战术思想传达到每一个指战员,能够让他们迅速地从整体的、全局的、长远的战略层面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反的,机会主义是和主动创造和捕捉战机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

机会主义者在战略上犯了错。

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懂得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就想着凭空借用他人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结果只能是自己被踢出局,甚至别人出卖。

左倾机会主义者想的只是一锤子买卖,所谓毕其功于一役之类的,赌赢了当然好,赌输了也无可奈何。结果当然是只输不赢。

除了进攻中的把握战机,还有一个就是在转移、撤退和突围中,同样存在一个把握战机的问题。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