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发布一下 0 0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2月26日,俄罗斯向外界公开了一段视频,展示了2月25日俄黑海舰队军事工程人员以定点爆破方式将乌克兰南部赫尔松地区一条运河上的拦水大坝炸毁,使河水重新流入堤坝一侧干涸的河道。如果没有说明的话,估计想象力丰富的网友们一定会猜测,莫非老毛子想效仿中国武圣关云长的经典战法,也来个俄版水淹七军?

事实非也,相比眼下在乌克兰全境愈演愈烈的战事,俄军此次炸坝是绝对的良心行动,是一项渴望已久的民生工程,伴随着爆炸声,克里米亚半岛的乡亲们终于摘掉了已经戴了八年的缺水帽子,再度喝上了甘甜的第聂伯河水,让荒芜的农田再现生机!这打仗怎么变成扶贫了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俄罗斯方面公布的炸毁北克里米亚运河拦水坝的视频。

这座被俄军炸毁的大坝位于北克里米亚运河上游,这条运河是兴建于苏联时代的大型水利工程,主要功能就是将第聂伯河水引入南方的克里米亚半岛,以解决当地淡水资源匮乏的困境。

那么克里米亚半岛为何会缺水呢?这还要从半岛的地理气候说起。克里米亚半岛孤悬于黑海北岸,仅在北面通过狭窄的彼列科普地峡与大陆相连,几乎称得上四面环海。

克里米亚半岛面积2.7万平方千米,地势南高北低,在半岛南部海岸横亘着克里米亚山脉,绵延180千米,宽幅约60千米,平均海拔在350~750米,拥有多座超过1000米的山峰,最高峰罗曼科什山海拔1545米。山脉南麓靠近海岸,山脉北麓平缓下降,半岛中部和北部为低矮丘陵和平原。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克里米亚半岛的地形图,可见半岛南部的克里米亚山脉。

由于克里米亚山脉的存在,构成了半岛特殊的小气候环境。山脉以南受海洋影响,气候湿润,温暖多雨,是著名的度假胜地,而山脉以北则为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少雨。

半岛上虽有257条河流和溪流,但水源主要依靠降雨,多具有季节性,特别是克里米亚山脉北面的河流到少雨的夏季常常完全干涸。

加上半岛被海洋包围,在气候作用下存在很多盐湖和盐碱地,因此自古以来克里米亚就十分缺乏淡水资源,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甚至到20世纪50年代,半岛上的926座村庄中仅有155座能够正常供应饮用水。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克里米亚半岛北部的盐湖,由于气候干燥,缺乏淡水,形成了大片的盐湖和盐沼。

从地理上看,由彼列科普地峡向北大约100多千米就是水量充足的第聂伯河,那么能否修建一条运河将河水引入克里米亚半岛呢?

俄国人早就想到了,在19世纪中叶,芬兰裔俄国植物学家克里斯蒂安·冯·史蒂文常年在克里米亚半岛进行研究,对当地地形和气候十分熟悉,对当地的缺水状况也有切身感受,因此首先提出了修建运河、北水南引的建议,不过,以当时的工程技术水平这显然是天方夜谭式的计划。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俄国植物学家克里斯蒂安·冯·史蒂文的雕像,他是北克里米亚运河的首倡者。

一个世纪后的1950年9月,修建北克里米亚运河的提议被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所接受,并将其列为第聂伯河下流卡霍夫卡水电站的配套工程加以实施。

在1951年苏联发行的邮票中就将北克里米亚运河作为社会主义的伟大建筑工程之一,尽管当时这条运河连具体规划都没有开始。

1954年,克里米亚半岛被并入乌克兰。三年后,北克里米亚运河建筑准备工作启动,于1961年正式开工,分三个阶段耗时10年建设,于1971年竣工。

值得一提的是,运河工程被列为苏联青年义务劳动建设项目,有10000名共青团员被动员到工地上参与施工,因此在苏联时代也被称为乌克兰共青团员运河。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20世纪60年代正在修建中的北克里米亚运河。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北克里米亚运河的路线图及其支线,图中的绿色区域为受运河灌溉的农田。

北克里米亚运河的起点是乌克兰南部塔夫里斯克市境内的卡霍夫卡水库,河道向南通过彼列科普地峡进入半岛,随后沿着克里米亚半岛东北海岸向东延伸,直到刻赤半岛最东端的列宁区,那里的水站利用管道将水输往刻赤市,全长402.6千米。

在运河沿途还修建了7座水库并延伸出多条支流,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南行至半岛北部的詹科伊,在那里通过4座泵站将河水提升100米,在继续向东流动。

北克里米亚运河是苏联时代一项极为成功的水利灌溉和土地改良工程,每年流量高达10亿立方米,满足半岛85%的淡水需求,极大缓解了半岛的缺水状况,让众多旱地变成良田,堪称造福一方。

即便1991年苏联解体后,运河依然继续发挥作用,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的爆发。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水量充沛的北克里米亚运河,提供了克里米亚半岛85%的淡水。

2014年2月,俄军突然武装占领克里米亚,建立亲俄政府,宣布独立,接着通过全民公投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

对于俄罗斯的这番操作,乌克兰和国际社会除了谴责制裁没有任何实质手段能让普京回心转意,克里米亚民众对于回归俄罗斯倒是欢呼雀跃,可很快发现这件事留下了一个很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缺水的梦魇又回来了!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2014年3月进驻克里米亚半岛的俄军部队。

眼睁睁看着领土被俄罗斯吞掉又无可奈何的乌克兰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很快就找到了报复手段,以克里米亚半岛拖延巨额水费的理由掐断了北克里米亚运河!

乌克兰人于2014年5月7日在距离运河起点91千米处修建了一座拦水土坝,运河水量顿时减少了90%,但土坝相对简陋,仍有河水渗透流往下游,于是乌克兰在2015年又在土坝下游15千米处加修了一座混凝土坝,彻底切断了克里米亚半岛的淡水供应!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2015年乌克兰方面在北克里米亚运河上修建的混凝土拦水坝,切断了克里米亚半岛的供水路线。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随着乌克兰单方面封闭运河,克里米亚半岛内的运河水道彻底干涸。

这一招的效果立竿见影,克里米亚的农业生产大受影响,2014年当年就出现了歉收!俄罗斯人对此也无可奈何,毕竟水坝修在乌克兰境内,总不能越境炸坝啊!

低声下气地求乌克兰人放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俄罗斯只能另寻良策,解决吃水问题。

首先,改建水利设施,将半岛本地水源引入运河,但半岛上水资源本来就不丰富,完全无法与第聂伯河相比,大段的运河水道和水库彻底干涸长草;其次,就是挖井开采地下水,可是四面环海的半岛上,水井打得越深,水就越咸!再次,是兴建海水淡化厂,可是投资巨大,进展艰难,收效甚微;最后只剩下老办法,节约用水,限量供应,在全年最缺水的季节,半岛很多城市每天仅有3~5小时有淡水供应。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并入俄罗斯后,克里米亚半岛面临严重的供水危机,图为民众排队领水。

此外,缺水还给俄中央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为了维持克里米亚的农业生产,俄政府每年要拨款20亿~30亿卢布进行补贴,尽管官方报道称克里米亚在2016年就克服了缺水问题,农业产量相比2013年提高了1.5倍,可是当地需要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由断水前的13万公顷减少到1.4万公顷,缩水了90%,半岛北部土地的盐碱化也日益严重!

总之,缺水问题困扰了克里米亚长达8年,被西方媒体评论为“普京无法解决的难题”。在2021年,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某政府高官认为克里米亚半岛的供水难题将是促使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因素之一,没曾想不到一年就预言成真,俄罗斯果然动手了!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因为水源断绝,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大片土地干裂,农田荒芜。

2024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驻克里米亚半岛的俄军部队迅速越境,第一个目标就是控制运河水坝。

同日,克里米亚行政长官谢尔盖·阿尔肖诺夫向各部门发出通知,做好恢复运河供水的准备。2月25日上午8时43分,俄军工兵将拦水坝炸毁,北克里米亚运河重新开通,从而为持续八年的水荒画上了句号。

不过,要想永远解除缺水之患,俄罗斯必须牢牢掌控整条运河,如果俄乌最后达成停战协定,想必有关运河归属和使用的条款绝对不会少!

俄军在乌克兰炸坝要水淹七军?实际却是为一个忍了8年的隐藏目标

■一位克里米亚居民在水位下降的北克里米亚运河旁取水,要彻底解除供水危机,俄罗斯必须牢固控制整条运河。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7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