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保安队兵变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1938年9月,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但是,蒋介石并没有放弃消灭共产党和镇压人民的反动政策,而国民党军队中大部分爱国官兵在爱国精神和共产党的影响下,不满蒋介石的反共媚日政策,纷纷起来抗日。驻通州、顺义的保安队发生兵变,给日本侵略者和冀东汉奸政府以沉重打击。
伪冀东保安总队队长张庆余、张砚田,原属国民党河北省省长于学忠旧部,由于受共产党影响和人民抗日热潮的冲击,具有民族观念和爱国心,其部队纪律也较好。七·七事变后,驻通州的二十九军官兵在长城抗战和芦沟桥事变中曾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所以日军日夜梦想消灭这支部队,发泄仇恨,解除威胁。7月27日拂晓,日军向驻新城南门外的二十九军营地发动进攻,命保安队侧翼堵截。但张庆余、张砚田已于26日向二十九军发炮示警,使之严阵以待。保安队又在堵截时,给二十九军鸣枪指明撤退方向。结果二十九军打死打伤日军七八十人,自己只伤亡2、3人,胜利返回南宛归队。日军发现这一情况,于28日上午,派飞机轰炸保安队驻地干训所和潞河中学,炸死炸伤多人,以示报复。下午,日特机关长细木繁又质问张庆余,并以撤职相威胁。日军的蛮横行径使保安队官兵忍无可忍,于当晚午夜举行兵变。经一夜战斗,杀死日特机关长细木繁、保安队顾问渡边少佐等500余人,殷汝耕也被羁押。由于日机轰炸,保安队西撤,殷汝耕乘机逃到北平,被日军扣留。抗战胜利后被公审,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通州兵变的当夜,驻顺义县城和高丽营地区的保安队,奉张砚田之命,也对驻地日军发动袭击,以策应通州兵变。当时,日军有30余人驻守在县城西门里戏楼处,分三班日夜轮流守卫军需物资。29日拂晓,保安队包围日军的战斗打响,日军有的还在睡觉,听到枪声,慌忙拿起武器迎战。保安队首先向军需仓库射击,100多桶汽油立即起火,随着浓烟烈火的升起,弹药库也爆炸了,七八个日军死于烈火之中。当保安队向日军进攻时,附近百姓奔走相告,有的甚至直接参战,帮助保安队送弹药、抬伤员、烧水送饭。战至上午10点左右,日军开来坦克增援,保安队主动西撤。攻打高丽营日军的保安队也随着向西撤退。顺义保安队共打死日军22名,重伤2名。重伤的日军在运送通县途中亦被打死。还打死一名伪警察和一名日本侵华帮凶--朝鲜浪人柳在良。
保安队兵变以后,伪顺义县政府大小汉奸及日本顾问,纷纷向四乡逃窜,县长安静山逃到李遂藏匿,直到8月1日下午,有人报告情况才敢回来。顾问米仓俊太郎化装潜逃,在庄稼地藏了一昼夜,滚得满身泥水,狼狈不堪。通州、顺义保安队兵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基本上摧垮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殷汝耕被扣,继任池宗墨搬到唐山办公,伪政权名存实亡。顺义县城一片混乱,商店关门,城门紧闭,一度处于瘫痪状态,日伪人员成了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兵变鼓舞了人民的抗日热情,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