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6日,乌克兰消息称,乌军已歼灭一支车臣特种部队,该部队指挥官现已死亡。
消息发出后不久,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在社交媒体上发言:他们现在比所有活着的人更有活力。
具体是这样说的:我联系了他们,这些小伙子斗志昂扬,没有任何伤痕,他们的弹药与肉干都很充足。只是遗憾一天只有24小时,不然今天就已经可以结束战斗了。
之后,卡德罗夫公布了一段与他们进行通话的视频。
乌方为何传出“假消息”,我们不能妄下定论,但可以看到的是,车臣部队抵达乌克兰之后,战力依旧勇猛。
从多方报道中可以看出,这次俄乌战争,俄罗斯军队没有多少新闻,倒是车臣部队频频被媒体报道。
那乌克兰战争中,作为俄罗斯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车臣怎么能直接出兵参战呢?
早在25日,各大媒体就已经开始曝出,车臣部队出动1.2万精锐士兵,进行了誓师大会,并在集结完毕之后,直接赶往乌克兰前线。小卡德罗夫更是表示,不需要普京出手,一旦获得普京的准许授权,他就能让乌克兰乖乖并入俄罗斯。
消息一出,网友们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车臣的战力到底有多强悍?用网友的话来说:在前往乌克兰的路上,路过的狗都得挨两巴掌。
当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车臣人也是人,他们只是更加骁勇善战,
但也足以可见网友眼中车臣部队的强悍程度。
那如此强悍的部队,此次出兵乌克兰,仅仅是因为忠诚吗?
- 车臣部队对普京唯命是从?
这还得从俄罗斯与车臣的深厚渊源说起。
俄罗斯幅员辽阔,目前有85个联邦主体,其中共有22个共和国,车臣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西南部高加索山脉,是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之一。
想要从高加索地区往返于亚欧两洲,必然要经过车臣。车臣就是经过高加索的交通要道。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车臣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几乎每一股势力崛起,都会试图征服高加索地区。如此一来,车臣不断遭到各方袭击。
但多年来无一方成功,毫无例外。
这种频繁的作战环境最终造就了车臣人英勇善战,不畏生死的民族血性。加之车臣人在进入阿拉伯势力之后受到伊斯兰教影响,车臣整个社会都进入了全民信教状态。
这种环境下,车臣人成为了顽固、坚韧、极端的代名词。
车臣人还有血亲复仇的传统,如果自己家庭、氏族或者部落的人被杀害,那么一定要杀死凶手家族的一个成员来为死者复仇,车臣人的这一特点在之后的恐怖袭击中得到印证。
18世纪,俄国人的触角延伸至高加索地区。两个好战民族之间的斗争至此拉开,之后两方的斗争也从未停歇过。
公元1722年,沙俄入侵车臣,爆发了闻名世界的高加索战争。沙俄在那里修路筑堡,建设村镇,遭到了车臣人及当地其他土著民族的顽强抵抗。1785年,沙俄再度进攻车臣地区,车臣人与其展开激战。
很长一段时期里,北高加索地区反抗沙俄侵略的战争此起彼伏,沙俄帝国最终未能彻底征服这一地区。
19 世纪中期,沙俄对高加索地区发动了强势进攻,车臣宗教领袖“伊玛目”沙米尔带领整个车臣民族与沙俄军队顽强抵抗,但这场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1859年车臣并入沙俄。这一地区从此被沙俄控制。
车臣人从此臣服了吗?
不!
车臣与沙俄民族间的仇恨就此埋下。
车臣人民也一直想要谋求独立。但俄国能答应吗?
显然不能。
在沙俄和苏联时期,车臣民族倍受压迫,造成了车臣人要求独立和反俄罗斯的心理。
1991年车臣首脑杜达耶夫发表独立声明,但未能得到俄罗斯的承认。
1992年在与印古什共和国分开后,以杜达耶夫为首的车臣分裂势力更加活跃。车臣恐怖主义企图通过恐怖爆炸、绑架人质事件及暗杀活动等各种极端事件,要求俄罗斯联邦承认车臣独立,这种恐怖行为,给俄罗斯与车臣都造成了严重损失。
于是,1994年12月11日,第一次车臣大战爆发,俄罗斯进军车臣。但此次大战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车臣的非法武装遭遇重创。俄方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一方是民众的舆论压力,一方是总统大选想要连任的现实。最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承认1997年1月车臣新总统马斯哈多夫为合法政权,默认车臣“独立”。
第一次车臣大战结束后,车臣当局却利用俄联邦政府的软弱,在伊斯兰极端势力、国际恐怖主义以及西方某些势力的支持下,变本加厉的从事民族分离和恐怖活动。
1999年8月10日,车臣当局宣布车臣和达吉斯坦脱离俄联邦独立,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开始具体了解车臣的情况。
但普京就是普京,手腕十分强硬。
俄罗斯先后有16万军队参加战斗,先后动用苏25攻击机、苏27战斗机、苏24轰炸机、T-80坦克以及制导炸弹等先进高科技武器。
在此期间,车臣士兵还利用自己拿手的巷战进行反抗,但在长达半年的斗争后,普京最终于2000年2月,控制了车臣的绝大部分领土。
之后,车臣一些武装恐怖分子仍发动过多次恐怖袭击,如机场爆炸、地铁连环爆炸、莫斯科大剧院人质事件等,但都被普京一一镇压。就像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在宗教的加持下,车臣分子成为了固执、偏执、极端的代名词。
在被普京一次次教育之后,这些车臣分子终于臣服在了俄罗斯的麾下。
更准确地说,是臣服在了普京的麾下。
因此,网上很多人都说,车臣是普京的死忠粉,他们不会效力于俄罗斯,只是会单纯效力于普京。
- 事实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卡德罗夫家族在车臣当地实力强大,可以说与军阀无异,他们家族一直以来都拥有自己家族的私人武装力量。并且这支武装力量训练有素,战力强悍。这其实也算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其次,在车臣并入俄罗斯版图之后,车臣就需要依靠俄罗斯获得财政支持,这也是车臣这么多年来得以发展的原因。直到普京执政的这么多年,这种财政支持一直在持续。
根据相关数据,人口不到140多万的车臣,每年可以从俄罗斯联邦拨款中获得3000亿卢布,这3000亿卢布折算成人民币大约是250亿。也就是说,俄罗斯政府每年会给车臣每个人21万卢布,以供其维持生活。
再来看一组数据,俄罗斯2019年3月的平均工资仅为46,324卢布,也就是说,俄罗斯每年需要向车臣每个人援助的资金是俄罗斯公民平均工资的4倍之多。
这个数字,足以证明车臣对于俄罗斯财政上的依赖性!
换个角度,普京为何要每年为车臣支援这么一大笔钱?
这个我们不好猜测,但很多网友都说车臣是普京枪里的一颗子弹,其实,有时候子弹也会有炸膛的时候……
最后,普京允许车臣人出兵,是俄方的一种战争策略。前期俄罗斯打安全,后期车臣打城市战。俄罗斯军队在使用重武器对乌军进行打击之后,使用轻武器,擅长巷战的车臣出兵打城市战争。
因此,普京愿意允许车臣出兵,一方面是考虑到车臣的忠诚,一方面也是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得已而做出的战略选择。
- 车臣人为什么要出兵?
按理说,这次车臣出不出兵,都不会影响到最后俄乌大战的大致走向。就算车臣不出兵,以俄罗斯的战力,拿下乌克兰基本上是没有悬念的。那骁勇善战的车臣部队为什么要出兵呢?
1.普京的子弹
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忠诚。车臣想要利用这次机会,在普京跟前好好表现,作为普京的先锋队,甘当普京的子弹,为普京卖命,以此争取到普京的信任,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政治地位。
2.争取资源
车臣人骁勇善战,但其在经济上对于俄罗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军事资源相对来说也比较匮乏。跟着普京出征乌克兰,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到普京的优质待遇,也借此拿到一些优质的军事资源。
3.稳固地位
说是车臣人甘愿效力于俄罗斯,不如说是卡德罗夫家族效力于普京。现在车臣当地还是有不少民众位于反俄罗斯阵营中,只是平时迫于卡德罗夫家族的威严演怒不敢言。
卡德罗夫这次直接带人出兵,也算是一次间接的民意调查,其实这次出兵大获全胜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卡德罗夫可以借此机会来看看车臣本地民众对自己的支持度,以便稳固自己家族的地位。
4.实战训练
“上一次见到车臣这两个字,还是在书上”。这是网友的感慨,但也足以看出车臣人有多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线中了。现代战争怎么打?车臣人估计也没有多少经验。毕竟现代战争不是拼谁块头大,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说辞,估计早已无法适用于现代战争了。
通过此次参战,车臣人可以出来积累实战经验,也就是我们说的“出来练练手”,只有通过实战积累经验,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对各种挑战。
5.摸清俄罗斯战力情况
共同作战可以迅速摸清俄罗斯的战力情况。在俄乌大战中,虽然两方实力差距悬殊,但这毕竟不是军事演练,而是真枪实弹的枪林弹雨,几小时之内夺取乌克兰制空权、制海权等等,就已经展示了俄罗斯战力的凶悍。车臣此次参战。可以理所当然地在一线真切地摸清俄罗斯军队的战力,为日后车臣发展早做准备。
6.争取财政保障
前面提到过,俄罗斯每年都会向车臣人提供财政支持,这种财政支持的数额巨大,是俄罗斯公民平均收入的4倍之多。卡德罗夫也曾在讲话中表示:自己忠于普京,也希望车臣独立,但如果车臣独立之后失去俄罗斯的财政支持,车臣估计不会撑过一个月。
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来,车臣在财政上对于俄罗斯的依赖程度。通过这次主动参战,车臣也可以好好表现一把,赢得普京信任,以确保日后俄罗斯对于车臣财政支持的稳定性。
总结:
作为俄罗斯的联邦共和国之一,看似没有发言权的车臣为何可以直接请求参战?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忠诚之外,估计普京与车臣人心里也有早已打好了算盘。普京与车臣达成了什么协议,我们不能主观猜测,但以现在的局势来看,一旦俄罗斯新的领导人上台,能否镇得住车臣人,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所以,车臣人未雨绸缪也未尝不可。
毫无悬念的是,车臣人的加入,加快了俄乌战争的进程。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现在的俄罗斯很可能打不起消耗战。这也给我们解放军提了个醒:加快武器弹药的采购和训练。
只是可怜了乌克兰人民,希望谈判顺利进行,战争早日结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