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受关注的华为智慧办公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我们再一次听到了余承东“华为不会放弃”的声音,显示出华为面对打压不屈不挠的决心。这里面既包括不会放弃曾经占据华为业务半壁江山的消费者终端业务,也包括被国产芯片寄予厚望的华为海思。
尤其是华为海思,曾经跻身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更是多次位列全球前五,占据过超过11%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华为在芯片制造上被“卡脖子”,海思芯片无法被代工,其市场份额也就越来越小。
近日,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芯片组出货量数据显示,华为手机芯片份额仅剩1%,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次大幅下滑,而且这个下降的趋势仍然在继续,确实非常令人遗憾。
不过也有让我们欣慰的地方,那就是在手机芯片厂商出货量排名方面,虽然联发科、高通、苹果继续占据前三,但是华为跌出前五,却发现国产新黑马已补位,不但闯进全球前5,而且超过三星排到了第四的位置。它就是国产芯片新黑马紫光展锐。
根据公布的季度数据,展锐在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11%,接近当年华为的最高值,而在前两个年度,展锐的市场份额只有2%和4%。如此高的快速增长,确实令人意外,展锐甚至被一些媒体誉为“下一个海思”。
那么,为什么展锐能够成为黑马,在竞争激烈的手机芯片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呢?
首先,华为的撤退无形间给展锐留下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展锐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并且抓住了机会。在2020年之前,展锐的主要产品还是针对功能机和电视产品的低端芯片,随后展锐开始全面进军智能手机芯片领域,并在2020年智能手机芯片营收首度超过功能机。
2021年,展锐推出5G系列智能手机芯片,发布了5G业务新品牌“展锐唐古拉”,既有低端的5G芯片,也有性能强、代表前沿科技的中高端产品。其基于6nm工艺的5G芯片,已经在中兴等主流中高端5G智能手机中实现了部分国产替代,迅速晋升全球5G第一梯队。
其次,联发科发力高端芯片领域,为展锐留下了难得的市场空隙。联发科也抓住了华为市场份额下滑,以及5G芯片市场的机会,尤其是其5G旗舰手机芯片“天玑1000”,拿到了小米、OPPO、vivo的大量订单,也摘掉了联发科长期以来中低端“千元机”芯片供应商的帽子。
可以说,联发科大举向高端芯片进军,留下部分中低端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客观上为紫光展锐提供了成长空间。
此外,全球性的芯片短缺,也给展锐的发展带来了助力。去年全球主要芯片厂商都取得了大幅增长,联发科、高通等芯片甚至供不应求,联发科等厂商在一定程度上无暇顾及利润较低的中低端产品,展锐趁机拿到了不少份额。
至此,展锐不仅在国内智能手机芯片市场风生水起,而且在非洲和印度市场收获颇丰,同时抓住了5G解决方案在智慧物流园区、智慧电力、智慧采矿、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多个应用场景上落地,芯片业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当然,展锐目前的产品还是以中低端芯片为主,离“下一个海思”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而且由于紫光集团的重组变更,最近又曝出华为海思出身的CEO楚庆去职的消息,有些令人担心展锐能不能继续“乘胜追击”。
总之,2021年对展锐来说,无论是手机芯片业务、还是终端产品技术实力,可以说都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愿未来的展锐能够继续坚持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瞄准业界先进水平,不负众望,在国产芯片领域努力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