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9岁嫁刘伯承,为其生育了7个孩子,照看病重的丈夫长达13年

发布啦 0 0


1986年,刘伯承元帅在医院逝世,病床的旁边还坐着一个老妇人,她泪眼婆娑,一双长满皱纹的手还紧紧地握着自己的丈夫,不肯松开。

嘴里念念有词:“老伴呀,你怎么就先抛下我先走了呀,我们不是说好了,要一直在一起吗?”

一旁前来吊唁的人,看见老太太如此伤痛也不禁悲从中来,13年的精心照顾,刘老还是没挨过这关啊!

她19岁嫁刘伯承,为其生育了7个孩子,照看病重的丈夫长达13年

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个老太太这些年为了照顾刘伯承元帅付出了多少,起早贪黑,日夜照顾;同时,他们也明白这是刘元帅一生最爱的女人。

因为担心老太太悲伤过度,怕伤了身体,他们纷纷上前劝阻,开导老人;在众人的安慰下,老人的身心才有所恢复,稍稍振作起了精神。

她19岁嫁刘伯承,为其生育了7个孩子,照看病重的丈夫长达13年

那么眼前的这个老人究竟是谁?她和刘伯承元帅有着怎么样的爱情故事,又为何能在刘伯承元帅逝世后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让我细细说来这两位前辈的革命爱情故事。

父母私定娃娃亲,强拉硬扯的婚姻

这个老人叫汪荣华,是刘伯承元帅一生唯一爱过的女子。然而刘伯承元帅在此之前还有过两段婚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封建文化的迫害下,刘伯承元帅的第一段婚姻并不幸福。

她19岁嫁刘伯承,为其生育了7个孩子,照看病重的丈夫长达13年

1892年,刘伯承元帅在四川出生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个人的婚姻爱情往往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刘伯承元帅也不例外。

在刘伯承13岁的时候,父母就给他定下了娃娃亲;性格倔强,又有自己想法的刘伯承并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安排:“我自己结婚,我要自己作主”,这在当时可是惊雷之语,子女的婚事都是家里安排,哪有什么自己做主的说法。

不仅自己家里不同意,女方家里也不同意,已经定好的婚事,哪有退的道理;更何况女方家里找人算过了刘伯承的手相,说是有富贵命,这样一来,更不可能接受退婚了。

为了向家人表示自己抗拒的决心,刘伯承还曾自毁相貌,离家出走;可惜种种反抗和挣扎之后,还是于事无补,他被迫接受了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

这就是刘伯承的第一任妻子,她叫程宜芝;成婚的时候,刘伯承才18岁,两人站在一起可以说是十分般配,男才女貌,才子佳人,程宜芝也非常的贤淑孝顺,对公公婆婆很好。

这样一来,刘伯承也不好拉下脸对着自己的妻子,没过多久,两人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叫刘俊泰。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早已按耐不住的刘伯承趁着这次机会离开了四川老家。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革命并立下了赫赫战功。

她19岁嫁刘伯承,为其生育了7个孩子,照看病重的丈夫长达13年

期间,刘伯承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为了掩盖革命任务,名义上娶了一个妻子,叫吴景春;后来任务结束之后,也就没了联系。从此之后,刘伯承和他的前两任妻子都没了联系,没有爱情的婚姻自然是走不长远的,他一心一意地扑到了革命事业上。

长征路上,擦出的革命爱情

辗转多地之后,刘伯承加入了红军长征的军队,他指挥了四渡赤水等等著名战役,军中的声望十分高涨。而就在红军长征的路上,刘伯承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爱情,他遇见了比自己小25岁的汪荣华。所谓爱情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相遇了。

初见刘伯承时,汪荣华并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刘将领,只觉得这个有着魁梧身材的大个子还带着一副斯斯文文的眼镜,和别人不太一样。

向一旁的战友询问:“那个带着眼镜的高个子是谁呀?”战友疑惑地看着她:“你不知道吗?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刘伯承呀!”知道大高个的真实身份后,19岁的汪荣华眼睛里瞬间闪耀出了星星,哪个年轻的小姑娘不会对这种英雄人物产生敬仰之情。

她19岁嫁刘伯承,为其生育了7个孩子,照看病重的丈夫长达13年

刘伯承在慰问战士们的时候也被这个年轻的小姑娘所吸引了,她年纪轻轻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原来,汪荣华并不是一个初出茅庐,没有经验的女战士;虽然她才19岁,但经历的战事却不少。

她出生贫穷,但革命意识却很强,13岁的汪荣华就申请加入了先锋队,15岁的时候就担任了四川苏维埃邮局的副局长;后来跟随部队参加长征,曾3次渡过草地。

当时红军渡过的草地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那种绿油油一片平坦的大草地,而是处处充满危险的沼泽泥塘,一不小心就会陷阱去。

汪荣华亲眼见过自己的战友不慎踏入沼泽,经历了他一点点地陷入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恐惧。除了泥潭沼泽的危险,更为要命的是粮食的短缺,这么多的红军战士,没有水源补给,没有粮食供应,就这样活活的饿死渴死。

她19岁嫁刘伯承,为其生育了7个孩子,照看病重的丈夫长达13年

刘伯承在知道了汪荣华曾经的经历时,更是对她肃然起敬,青眼有加。每每看见汪荣华时,都能被她身上的那股子冲劲所吸引,就像是看见年轻时候的自己一样。

多次的碰面,交谈自然而然地加深了这两位同志的革命情谊。在后来的日子里,两人经常相互扶持,刘伯承时不时地找她谈心聊天,随着对彼此越来越深刻的了解,不管年龄的差距,这两颗心逐渐走到了一起。

新婚小别,相濡以沫

1936年,刘伯承汪荣华两人在一个简陋的屋子里举行了婚礼,屋内设备只有一张木板床,可这对新人相处在一起却幸福美满,丝毫没有因为是上下级关系而感到一丝尴尬。

她19岁嫁刘伯承,为其生育了7个孩子,照看病重的丈夫长达13年

原来在结婚之前,细心的刘伯承为了打消汪荣华的顾虑,就通过写信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他在信中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对汪荣华的爱意,并告诉她只要两个人是真心相爱就不用在意外界的压力。收到信的汪荣华自然是开心不已,打消了心中大部分的顾虑。

还有一次,两人在聊天中,汪荣华向刘伯承问道:“你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可我只读过几年书,你会不会嫌弃我没文化”。

刘伯承听到这话,随即大笑道:“我年轻时连秀才都没考上呢,我看我们俩是半斤八两,十分般配”。没想到我们的刘元帅也有这么风趣的时候,汪荣华也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担子。

她19岁嫁刘伯承,为其生育了7个孩子,照看病重的丈夫长达13年

两人结婚后没有多久,就经历了一次分别,差一点就是生离死别了。

一天,红军战士正在跋涉的途中,突然天空中传来了一阵轰鸣声,是敌军的轰炸机。“砰砰”,几颗炮弹应声而下,汪荣华和刘伯承都受了不小的伤;看见刘伯承的腿受了伤,走不了路了,汪荣华不顾自己的伤势去搀扶他。

却没想到自己的丈夫居然厉声说道:“你快走,这是军令!”这时的汪荣华清醒过来了,她知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只有找到了救援部队才能真正地帮助刘伯承。

她强忍着泪水,拼命地向前跑,早一点找到就少一分危险;天不绝他,一位班长发现了受伤的刘伯承,在班长的搀扶下,刘伯承再一次地和汪荣华相遇了。在之后的岁月里,两人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这段革命岁月。

她19岁嫁刘伯承,为其生育了7个孩子,照看病重的丈夫长达13年

1939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刘太行出世了;但是由于战争还没结束,刘伯承不得不南征北战,还没来得及看孩子一眼就走了。1951年,他们一家人终于在南京团聚,过上了几十年幸福安定的生活。

晚年重病,精心照顾

常年的征战在刘伯承身上留下了不少暗伤,年事已高的他更是要遭受不少病痛的折磨。在刘伯承80岁的时候,已经卧病在床不能起身了。

而此时的汪荣华也55岁了,她一个人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既要照顾生重病的丈夫又要养好几个还未长大的孩子。

秉持廉洁家风的汪荣华没有凭借自己的地位身份而接受特殊待遇,不管再多么的辛苦劳累,她也只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换取养家糊口的物资,钱财。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多年,刘伯承在病床上一躺就是13年,而汪荣华在其中的7年都是寸步不离地在病床边悉心照顾。

在刘伯承元帅离开之后,她想请医院曾照顾过刘伯承的医护人员吃饭,以表示感激。

可没想到左算算右算算,要请的人居然有100多人,这让生活拮据的汪荣华有些不知所措,她哪来这么多钱请人吃饭呀?经过商量之后,最终决定只请几位医院派出的代表吃饭,此事才得以了结。

她19岁嫁刘伯承,为其生育了7个孩子,照看病重的丈夫长达13年

作为元帅夫人,汪荣华却生活如此拮据,落魄到没钱请人吃饭;生活中所用的一切开支全都是自己亲自换来的,这样廉洁的作风值得现在的我们所有人来学习。

我们即为刘伯承和汪荣华的革命爱情故事所感动,也要向他们学习不假公济私,廉洁公正的实干精神;只有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像他们一样的人,我们的社会才能愈来愈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