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的呼吁被重视,中企作出决定,“苹果依赖性”被减轻

发布一下 0 0

不对等的合作,收益伴随风险

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工厂,许多国内外的手机厂商都与台积电有合作,依赖于它的芯片制造技术。苹果公司在我国拥有众多代工厂,中国大大小小许多企业都是苹果的供应链,而苹果公司作为台积电最大的客户,可以说在台积电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订单数。

作为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苹果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早已在中国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从2007年到2013年,苹果连续6年被Gartner评选为全球最佳供应链厂商,由此便可以看出如果能加入它的供应链带来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央视的呼吁被重视,中企作出决定,“苹果依赖性”被减轻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巨大的利益往往和风险相伴。据内部有关人士披露,苹果公司会在作为供应链公司内派己方的相关科技人员进入该厂,从制作开始到每一步生产流程都牢牢把控住。

并且该生产线只能为苹果所用,企业是不能用于其他地方的。甚至包括设备和软件的所有权都属于苹果公司,后期的审核和资产清查也都由苹果公司派专人来负责。利润虽然可观,但限制也非常大。

央视呼吁重视制造业

而且一旦失去苹果公司这个大客户,企业如果没有其它产业链,甚至会面临倒闭的风险。面对这个问题,央视早就呼吁中企,要重视制造业,减轻对苹果的依赖性。对于央视的呼吁,中企是否会响应呢,我们该如何摆脱对苹果的依赖性呢?

央视的呼吁被重视,中企作出决定,“苹果依赖性”被减轻

苹果经过多年经营,早在我国建立起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包括富士康在内的代工厂有7家,而供应商则多达四百多家。

虽然这个数目看起来多,但其实中企供应商处于供应链最底层,最核心的部件根本看不见也摸不着,所生产的零件只是附属配件,替代性极高,以及负责一些人工组装等低技术含量工作。

是否真的离不开苹果?

那么面对央视的呼吁,为什么那么多人一边喊着摆脱苹果依赖,一边还是有那么多企业和苹果合作呢。苹果出色的营销能力和企业本身的实力让它就像一块喷香的蛋糕,谁看了都想咬一口。

央视的呼吁被重视,中企作出决定,“苹果依赖性”被减轻

苹果一个季度的营收便是上千亿美元,全球那么多企业,有几个能做到?很多企业都觉得只要能进入苹果的供应链,保证充足的出货量,便能不用为企业未来的营收发愁了。但事实上情况并不是这样,苹果随时会将企业剔除供应链。

拿曾经为苹果提供镜头模组的欧菲光来说,在苹果公司终止与其合作关系之后,去年一年的净亏损达到27亿元,而其市值也大跳水,股份损失高达300多亿。

央视的呼吁被重视,中企作出决定,“苹果依赖性”被减轻

中企做出行动

也是由此央视呼吁中企重视制造业,开展多元化发展,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时候摆脱对苹果的依赖性了。欧菲光的例子可以说是给中企敲响了警钟。那么中企做出了什么行动呢?

央视的呼吁被重视,中企作出决定,“苹果依赖性”被减轻

首先是欧菲光,在被苹果剔除产业链之后也是展开了一系列自救。欧菲光迅速确定发展目标,凭借着自身在光学光电领域的技术优势打入智能汽车行业。

在汽车业务上向客户供应光学模组和传感器以及一系列软件硬件系统。同时还收购了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这两家在智能汽车领域有深厚沉淀的车企。

除此之外,苹果的两大供应链代工厂——立讯精密和鸿海也相继跨入了电动汽车造车领域。

央视的呼吁被重视,中企作出决定,“苹果依赖性”被减轻

立讯精密与奇瑞展开合作,但并非要转型汽车产业,而是作为合作者协同奇瑞打造整车“ODM”造车商业模式,同时立讯精密也表示,未来客户并不单一,以后也可能和苹果再合作,或帮助苹果生产apple car。


央视的呼吁被重视,中企作出决定,“苹果依赖性”被减轻

苹果依赖性被减轻(总结)

很多人猜测那么多企业纷纷进入汽车领域,是否是为了将来Apple car做准备?其实不然,目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国家也是大力扶持。不管这些企业以后是否会再与苹果公司合作,有了前车之鉴,也不会再让苹果公司把控住命脉,而是自己掌握主权。

企业只要保持自身的多元化发展,而不是将身家都压在苹果身上,不仅能摆脱对苹果的依赖,在未来的综合市场上也能站稳脚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