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体的楼市开局并不顺利,老百姓认为房地产将会延续2021年下半年的局面伴随着3月份的到来,各大机构也发布了2月份的楼市数据,有五组数据可以观看出整个市场的变化:
1、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全国百城房地产开发。额度为103亿,同比下滑34%;百亿房企企业仅剩下30家,就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4家;超过50亿的房企26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6家。国内的房地产企业都出现了大规模缩水,曾经的房地产辉煌似乎一去不复返。
2、房价行情网数据显示,房价排名前5的城市有三座城市,房价出现了下滑,现在能排在前端的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如北上广深,这些地方的房价都出现了下滑,大城市是楼市的风向指标,如今房价出现了回落,其他城市的房价上涨动力真的还在吗?显然是比较疲惫的。
3、2月1日,克而瑞发布报告,29个重点城市,成交面积14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北上广深整体成交面积为25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21%。
4、返乡置业人群也大幅度减少,根据58同城安居客披露数据显示,2022年返乡置业率为41.2%,相比去年的68.6%,下降幅度达到了27.4%,众多老百姓对于购房好像失去了兴趣。
5、房地产投资比例大幅度下滑,2016年是房地产最疯狂的一年,房地产投资比例达到85%,2017年房地产投资比例27%,2020年房地产投资比例不足40%,2021年下半年购房者主要是以刚需和置换人群为主,失去投资者,房地产仅靠刚需和置换人群能支撑得起吗?
从这五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前楼市“低迷期”,众多购房者都处于“观望”。我们认为一线城市房价绝对不会下滑的,深圳拥有“炒房之都”的称号,结果房价都下滑了15%,所以其他城市的房价回落无比的正常呢!
更多老百姓认为未来的房价将会呈现出“持续下滑”,心里想着降价10%、20%、甚至是30%,网上还出现了一份表格,未来一线城市跌至2万元,二线城市房价跌至8000元,三四线城市房价跌至2000元,众多老百姓纷纷认为现在购房就是等于高位接盘,再过两年房地产将会出现越来越多人抛售的局面!
市场供大于求,套房人群也正在慢慢脱离手中不良物业,这时候谁来接手房产的,房价必然都会迎来拐点。
根据机构发布的信息显示,2021年全年,新建商品房待销售面积高达5.2亿平方米,广义库存量更是达到37.7亿平方米,未来两年即便不再建新房了,都难以消化当前市场上所拥有新建商品房。有两座城市库存量惊呆了众人,广西防城港,广东珠三角肇庆,新房去库存周期居然高达10年以上。
二手房库存量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全国6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库存量突破450万套,重庆中心城区就突破了20万套,紧跟随后的郑州、天津、石家庄、武汉等城市库存量都突破了10万套,二手房去库存周期突破了18个月,而且还在持续地扩大。
当前的环境老百姓购房选择空间非常大,但是老百姓却不愿意出手,最关键的原因是,房价过高。
2021年平均销售价格为10,218元每平米,根据贝壳研究院公开数据显示全国65城平均房价为17,388元每平米,4个一线城市平均房价6.5万元每平米;平均房价突破2万元每平方米的城市有20个;平均房价突破1.5万元每平米的城市有34个;平均房价突破1万元的县城有103个。
中指研究院也公开数据显示4座一线城市购房门槛平均为617万、613万、580万、359万;4座二线城市平均购房门槛超过300万,5座城市购房门槛在200~300万;9座城市购房门槛在100~200万;8座三线城市购房门槛在105~313万。根据诸葛早盘数据显示,全国百城平均房价收入比为12.9有8个城市,房价收入比突破了20以上,其中深圳去到了48.1,稳居榜首。简单理解,只要在重点城市买房基本上需要不吃不喝二三十年之间才能买得起一套小小的房产。正如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所说当房价超过30万再怎么涨就跟普通人也有关系了,买不起。
孙宏斌发表对于未来楼市的看法,为何房地产价格不能持续地大涨,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当前的楼市已经到达了顶峰,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楼市一旦突破“两个18”销售额突破18万亿,销售面积突破18亿平方米,楼市就基本到达了无论怎么计算都不会有更好的数据出现;其二,房价持续上涨,一方面会导致老百姓所面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买房成为了整个家庭的压力或者说吸空了所有产业。
房价也不可能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原因很简单,一旦房价出现大幅度下滑,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连锁反应,房地产是中国企业的龙头,根据数据显示房地产拉动超过120个行业的经济,如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家私电器、纺织、陶瓷玻璃等。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2008年的美国金融次贷危机,都是因为房价出现大幅度的回落,才导致市场预期不稳,结果“崩盘”。持续出台政策调控,消灭楼市泡沫 ,为了防止企业大幅度降价销售,2021年全年有23个城市出台“ 限跌令”,限制幅度控制在5%~15%。
孙宏斌和万科首席执行官祝九胜一致认为“稳字当头”,只有房价稳了,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吧,经济学家马光远说房地产不能出现过冷,也不能出现过热。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房企债券集中到期,短期内大部分企业都面临偿还压力,房地产企业都在极力地调整,当然市场也做出了适当的调整,比如降低利率、加快放款速度,银行对于市场的需求得到了响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2021年楼市政策太过严厉,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结果出现“雷爆”。
吸取教训,2022年楼市不能再出现这种局面了,加快房企回笼资金速度调整市场,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
孙宏斌说到未来融创集团主要集中,中高端住宅,大力布局一二线城市:
从这一句话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未来房地产将会加速分化,人口在净流入的地方,对于住房需求还是很高,整体的房价还是往上走的趋势,而人口在净流出的城市有三四线城市,价格又有何支撑力呢?
手握百万,到底该不该买房?如果奔着投资去的话,那还是再三考虑吧!房价是否能跑赢持房成本。如果买房是用于居住用途的,要考虑自己是否只需房子,如果不值可以观看市场的变化,如果刚需优先选择二手房购买,风险系数低,可挑选的房源大。
当然对于想要置换的人群来说,首先要把自己手中的房产卖出去,毕竟现在市面上的房源都是供大于求的买房容易卖。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