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东乌武装、顿涅茨克共和国发言人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摧毁乌军北方作战集群司令部,击毙集群司令官克拉西利尼科夫将军及第53独立机械化旅旅长季坚科上校,第53独立机械化旅基本全军覆没。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第53独立机械化旅将是自2月25日特别军事行动开展以来,第一个被俄军歼灭的乌军旅级单位。
传言被击毙的旅长季坚科上校
第53独立机械化旅究竟是什么部队,才这么几天就全军覆没了?笔者这回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支倒霉的部队。众所周知,乌政府军的很多旅级单位都由前苏联红军的师级作战单位改编而来,其中部分单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前甚至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但第53独立机械化旅却完全是一支新军,该旅正组建于2014年东乌地区发生动荡之际。
2014年秋,在罗夫讷地区的新卢博米尔卡村,从乌军第17独立坦克旅(原苏联红军第17近卫坦克师)和第24独立机械化旅(原苏联红军第24摩步师)抽调部分军官,再加上原领土防卫营(BTF)单位部分单位,正式编组为第53独立机械化旅。事实上,由于动员波次不同,该旅首先形成战斗力的居然是以顿涅茨克本地预备役人员为主的部队。
来自第17独立坦克旅的尤金中尉原先是一名消防员,在2014年被短暂征召入第17独立坦克旅后,又转到第53独立机械化旅报道。尤金中尉说:“由于俄罗斯的宣传工作,顿涅茨克亲俄的人很多,但也有穿上军装和他们开战的人(比如他自己)。虽然我在顿涅茨克有不少亲戚,但我已经很少和他们联系了……”
第53独立机械化旅臂章
“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地区是我祖先的土地,是我们自己的领土,我们必须解放它,不这样想的人永远是我的敌人。爱国主义没有国界,你要么是爱国者,要么不是。”尤金中尉的这种想法大概代表了大多数志愿前往第53独立机械化旅服役的顿涅茨克人的心声,虽然后期这支部队补充了乌克兰其他地区的居民,但据统计顿涅茨克人仍占该旅总人数的25%。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不少同学问道,2014年乌克兰极右翼武装不是在东乌犯下累累血案吗?为什么初期以顿涅茨克人为主的第53机械化旅愿意与他们并肩作战?这一方面是因为,俄族其实只占东乌总人口的不到50%,去乌克兰军队那边报道的大部分都是当地的乌族人;另一方面,大部分首批动员的都是乌克兰80后、90后,这批人从小受乌克兰民族主义教育影响更深,对苏联和俄罗斯已经没有什么认同归属感。
目前第53独立机械化旅下属的作战单位包括一个独立坦克营、一个防空导弹营、直属侦察连、直属炮兵集群和由第24、43独立领土防卫营改编的机械化营级战斗群(BTG),首任旅长是扎博洛特尼上校,被东乌武装宣称击毙的季坚科上校是该旅的第四任旅长,从2020年起一直服役至今。与其他乌军装备翻新版T-64坦克不同,该旅装备的是从仓库里拖出来的T-72坦克。
第53独立机械化旅装备的装甲车
2014年底,第53独立机械化旅被派往卢甘斯克地区的斯坦尼齐亚·卢汉斯卡村,执行巡逻和维稳任务,曾缴获一辆东乌武装的T-72坦克。2015-2016年,该旅先后被调往与东乌武装激烈争夺的阿夫迪夫卡地区和扎伊采沃地区,执行一些炮击和侦察兵捉对厮杀任务,顺便帮助当地人翻修些基础设施好收买人心,总体来说表现不咋地。
2015年在阿夫迪夫卡地区近一年的战斗中,第53独立机械化旅共计被击毙15人以上,其中包括一名副营长和10月31日炮战中被摧毁的一个自行火炮连。由于装备不足,第53独立机械化旅实际上已经丧失主动进攻的能力,只能作为静态的阵地防御部队固守在东乌前线据点上,在2016年10个月的阵地战中,该旅由阵亡37名官兵。
比起装备的不足,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第53独立机械化旅在历时两年的阵地战中严重缺乏食品、药品、生活必需品,甚至是取暖用的柴火,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能睡在临时搭建的野战帐篷中,最为可笑的是乌克兰当局还欠着他们几个月的薪水。2016年2月8日,日益不满的该旅官兵终于爆发,在一次军事演习中集体离开演习场去抗议,让乌克兰当局非常难堪。
第53机械化旅在东乌的糟糕后勤
为了加强第53独立机械化旅的战斗力,乌克兰当局一面对该旅官兵们承诺改善他们的待遇、及时复员超期服役的官兵、惩办克扣大兵薪水的腐败军官,一面却又将一支臭名昭著的极右翼武装——第24“艾达尔”领土防卫营——编入该旅序列。该营由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者组成,但与其他率属于国民警卫队的极右翼武装不同,该营是乌克兰政府军中正儿八经的的正规部队。
“艾达尔”营同样组建于2014年,其成员主要来自于极右翼组织“迈丹自卫队”,在前往东乌战场后,该营居然在社交媒体上公然宣称:“俘虏任何人都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要完蛋了!”不过吹牛归吹牛,虽然该营在账面上拥有1500余人,真正在前线与东乌武装作战的却只有400余人,且比起和敌人作战,这帮人似乎更热衷于在东乌地区抢劫、绑票和勒索。
“艾达尔”营官兵佩戴的臂章
由于“艾达尔”营在2014年下半年的作战中罪行累累,甚至公然屠杀东乌当地无辜平民,引起了国际特赦组织和欧安组织的关注,但乌克兰政府对此完全不当回事。所谓养寇自重,东乌停战后,没有大仗可打的“艾达尔”营变得日益骄横,不仅在前线不服从地方长官的号令,留守在基辅的该营1000多名打手甚至在2015年1月30日火烧乌克兰国防部大楼。
由于投鼠忌器,乌军方最终没敢做出解散“艾达尔”营的决定,只是默许其继续在东乌境内为非作歹。截止2016年夏,“艾达尔”营宣称自参战以来已累计损失172人,之后乌军方将其编入第10山地突击旅,再于2017年春将其转入第53独立机械化旅建制内。有这支生力军的加盟,整个2017年第53独立机械化旅只战死14人,其中包括“艾达尔”营的两名格鲁吉亚雇佣兵。
经过四个月的休整,自2018年3月起,第53独立机械化旅再次被部署到卢甘斯克州的斯拉维亚诺舍布斯克及霍尔利夫卡地区执行作战任务,并于次年10月29日再度轮休,这次该旅在一年半的时间中只损失了7名军人。损失人员数量的逐步减少,说明第53独立机械化旅的战力得到了一定提升,也证明这段时间东乌地区局势相对稳定。
沃拉迪米尔·莫诺马克王子
但乌克兰新总统泽连斯基上台后,在招抚俄罗斯未果后,开始走上积极扩军备战道路,其中一项很阴险的策略就是剥夺各旅苏联时期的荣誉头衔,授予其带有乌克兰民族主义宣传的称号。在2020年5月6日乌克兰陆军日上,第53独立机械化旅也被授予“沃拉迪米尔·莫诺马克王子”的称号,以纪念曾在十一世纪击败过外敌入侵的基辅公国亲王。
2022年2月24日俄军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部署在亚速海北岸的第53独立机械化旅因为早已不具备长距离机动能力,只能与困守马里乌波尔的乌军海军陆战队一部、臭名昭著国民警卫队亚速营原地待命,等待解围,但随着3月1日从克里米亚向北突击的俄军与顿涅茨克武装胜利会师,这部分乌军已陷入合围,那么覆灭也就是时间问题。
2021年第53机械化旅成立七周年纪念活动
所以笔者这里认为,第53独立机械化旅被大部歼灭的消息是可信的,当然肯定还有少许漏网之鱼,已退往马里乌波尔作最后的抵抗。不过,最后的最后,笔者觉得这里还是需要澄清一点,国内网上很多自媒体宣称2014年第53独立机械化旅是在“艾达尔”营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这个消息是有误的,正如前文所述,该营在2017年春才转入该旅建制,所以说“2014年第53独立机械化旅就在东乌犯下屡屡血债”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