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与专家呼吁:关口前移、预防先行,提高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率

发布一下 0 0
全国政协委员与专家呼吁:关口前移、预防先行,提高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率

  推进健康老龄化,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是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各项政策,对部署健康老龄化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其中“关口前移,预防先行”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正式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院长,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教授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三届主任委员张建中教授,就当前我国老龄健康以及如何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高疫苗接种率等话题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专家表示,在健康老龄化的国策指导下,社区医院、全科医生以及老年人群体自身都需要加强疾病预防的意识,及时接种疫苗,切实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基于我国所倡导预防先行的健康理念,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是合适的健康管理方式,也是中老年健康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带状疱疹通常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这种病毒就会被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除了瘙痒、皮损外,患者还会感受到持续的灼烧痛或刺痛,民间俗称“缠腰龙”“蛇盘疮”等。
  相关临床研究显示,约99.5%的50岁及以上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在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成该疾病高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身患带状疱疹,病情也更严重,即使身体健康,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会陡然增加。另外,一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阻肺、慢性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由于其免疫功能低下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也属于带状疱疹的高危人群。
  2019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的通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本)中再次明确带状疱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服务病种。此外,许多慢性病防治相关指南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疫苗接种均进行了推荐,包括带状疱疹疫苗。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9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