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雇佣兵往往都曾属于职业军人,由各国军队的退役老兵组成,他们经受过完整的军事训练,熟悉多种作战环境和装备。一些规模较大的雇佣兵公司旗下的士兵们,往往出自特种部队、侦察部队和空降部队等精锐力量,具备极强的综合战斗力,甚至不逊于不少国家现役的特种部队。这些人受命于“雇主”,执行爆破、绑架、暗杀等特殊任务,在战场上神出鬼没,有时能给对方造成不可小觑的“隐形杀伤”。
通常来说,一国大规模地引入雇佣兵,在现代战争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而这种“砸钱换兵力”的做法,基本只能证明己方已穷途末路,在做最后的挣扎……
央视新闻援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话称,乌克兰正为迎接第一批16000名“外国志愿兵”的到来做准备。结合乌总统此前宣称的组建“国际战队”,并给予外籍人士免签等政策,有理由相信“雇佣兵大规模介入俄乌冲突”已成既定事实,他们或将成为俄罗斯军队的“拦路虎”之一。
不仅如此,大量雇佣兵涌入乌克兰,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政治后果,甚至造成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要知道,雇佣兵只为雇主服务,他们信奉“一手交钱,一手办事”的原则,
与自身的国籍属性没有关联,战场伦理意识也较为淡薄,不排除会出现滥杀无辜和抢夺乌百姓财物的现象出现。
乌政府如此激进的举动,恰恰凸显出纳粹化的迹象,也从侧面证明了普京帮助乌克兰“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目标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另外,一次性引入16000名国际雇佣军参战,非一国之力可以承担,北约或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从此前的叙利亚内战和利比亚内战来看,战场上活跃着一群以“雇佣兵”的名义打仗的人,他们是某些西方阵营国家在他国内战战场上的“代理人”,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来自诸多臭名昭著的恐怖组织或极端组织。在利比亚内战正酣期间,土耳其就被指从叙利亚向利比亚空运了大量所谓的“雇佣兵”,用于守卫机场和抵抗哈夫塔尔领导下的“利比亚国民军”。因此,不排除此次被派遣到乌克兰境内的这拨人,也会充斥着大量“不良分子”。
而对于俄罗斯而言,乌政府的这一“丧心病狂”的决定,将意味着战事的无限拉长,莫斯科方面需要警惕自身有生力量,被长久地拖在乌境内的可能。因此,俄军必须考虑相应的对策,而最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主动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势,让乌克兰获得的雇佣兵支援化为乌有,永久性地解决问题。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