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说秦汉——质子赵政

发布啦 0 0

云说秦汉——质子赵政

卢云

公元前259年,正月的一天,赵国都城邯郸城外刀光剑影,秦国一位公子的儿子呱呱坠地了。这个小婴儿非同一般,别的孩子一般怀胎十月就出生了,传说他足足在母亲的肚子里呆满了十二个月,父亲和母亲再三催促这才心有不甘地钻出来。小婴儿声音洪亮,降生时整条街市的人们都听得到他的哭声,一刹那间红光满室,百鸟飞翔,仿佛天地万物都在喜迎他的到来。他生得健壮有力,宽额头细长眼,红润的嘴巴里露出几颗洁白的小牙齿,背颈上还生有龙鳞一样的胎记,活脱脱一个神勇的小龙人。父亲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抱着儿子开心地笑了。他对妻子说,辛苦你啦,我们的儿子是天降祥瑞,骨相非凡,又生在正月,就取名“政”吧,希望他将来为政天下,光宗耀祖,造福万民。

这男孩长大后果然成了统治天下的大人物,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统一天下的秦始皇。秦始皇13岁即位,39岁统一中国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囊括四海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他自比三皇五帝还厉害,始称皇帝,是中国第一个皇帝。过去姓和氏是分离的,简单说来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上古男子往往用“氏”不用“姓”。秦始皇“政”属于嬴姓赵氏,人们后来称他赵政、嬴政,或者秦王政。

赵政或许没想到自己一出生就已危机四伏,他虽然是秦国公子的孩子,但是由于当时父亲异人(又名子楚)质子的身份,自己也同样成为了质子。“质子”是古代国家为了表示履行盟约,采取的一种外交制度,各国互派近亲去对方国家做人质。质子一般活动范围在首都,且受到监视。秦始皇的父亲异人是秦国安国君不重要的儿子,是秦昭王的王孙,所以被送来做质子。

秦赵两国关系时好时坏,异人像被秦国丢弃的棋子,每天在赵国提心吊胆的生活,简直是度日如年,后来多亏一个叫吕不韦的人。吕不韦是一名富有的商人,对权势有着很大的野心。他发现异人的身份和困境后,就出谋划策帮助异人。吕不韦告诉异人,秦昭王已经年迈,太子安国君的宠妻华阳夫人恰好没有孩子,可以投靠华阳夫人。吕不韦为了巩固异人对自己的信任,还把自己一个爱妾赵姬献给了异人,赵姬就是赵政的生母。

赵政出生时,秦赵两国的关系已经非常糟糕了。早在一年前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刚刚坑杀了40万投降的赵军,等赵政两岁时邯郸更是身陷重围,赵国人对异人起了杀心。为了能够让异人尽快顺利回国,吕不韦重金收买说服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干儿子,又找人在秦昭王面前说了异人不少好话,还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买通赵国守城官员,终于把异人先救回秦国。

父亲离开后,小赵政就和母亲相依为命在赵国隐姓埋名生活。他无法像秦宫里的王子王孙们,享受锦衣玉食和正规良好的教育。他就每天认真阅读父亲留下的经史书籍,了解天下大势和秦国历史,学习祖先教诲,练习剑法。等回国时文学武功已经远远超过秦王室其他王子,最终通过考试,进入太庙认祖归宗,后来成为太子。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异人顺利成为太子,赵政也被接回国。仅仅三天后安国君就突然生病去世,异人顺利继位,封为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同样是短命的国君,公元246年在位不到三年就去世了。13岁的赵政登上王位,吕不韦被尊为“仲父”(相当于叔父)执掌朝政大权。

赵政虽然年幼不能亲政,但是祖辈却为他完成统一大业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战国初期,齐、楚、燕、赵、魏、韩、秦等七国,并列“战国七雄”。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一开始相对比较落后,好在历代国王很有上进心。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变法鼓励耕战,军事和经济实力大增。秦惠文王采用张仪的“连横”策略瓦解了其他六国的“合纵”联盟,国力更加强大。秦昭王时已逐步造成秦统一中国的大势,再到秦庄襄王时期,又夺取了许多战略要地,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质子赵政一路坎坷,靠着实力和机遇从祖辈那里继承了“七雄”最强国家的王位,励精图治最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卢云点评:

《质子赵政》概述了秦始皇从出生到即位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及历史大背景,小赵政虽生于王族之家,但跟随父亲异人做质子的特殊经历,磨炼了他独立坚强的意志,果敢拼搏的性格和创新进取的精神。秦国历代君王的奋斗,祖辈积累的基业,加上赵政自身的努力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赵政的成功是外因加上内因的统一,如果前几代君王没有励精图治将秦国打造成为七国之首,如果赵政从小养尊处优胸无大志,或者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很可能就成不了统一中国的千古一帝王。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69571.html